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及其学习概述
(一) 知识的含义
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
—表征(representation):代表
—主观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组织结构
产生基础:客观
—主客观相互作用:客观刺激
—人脑的反映活动:生理基础
来源:考试大
(二)知识的表征形式
1、命题
知识有最小单元,表述事实或描述状态
成分
—关系
—论题
抽象性质
—可以用句子表达,但只代表观念或意义
命题网络
—命题之间的关系
Collins&Quillian(1969)实验
2、表象
对事物的物理特征作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表征事物的知觉特征
特征:直观、概括、可操作、非言语
3、图式
有关某个主题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组合了概念、命题、表象等
类型
—物体图式:形状、特性、结构等信息
—事件图式: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其关系,也称脚本
—动作图式:动作产生的顺序、力量、幅度、方式等程序性信息
基本特征:E.D.Gagne(1993)
—可变性:某构成要素在不同情形中可代表不同事物
—层次性:不同抽象水平
—促进推论:生成新的具体事件来源:考试大
(三)知识的主要类型
感性知识: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知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
具体知识:具体而有形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
抽象知识: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定义来获取的知识
陈述性(declarative)知识: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狭义知识
(四)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Ausubel,1978)来源:考试大
(1)符号学习
—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2)概念学习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以符号学习为前提
(3)命题学习
—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
2、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与并列结合学习
D.P.Ausubel(1978,1994)
(1)上位学习(superordinate learning)
总括学习
通过综合归纳来获得意义,学习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2)下位学习
(subordinate learning)
派生类属学习
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例证或派生物
新知识获得意义,原有知识结构得到充实或证实
相关类属学习
(correlative subsumption)
新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一观念,但不能完全由其代表
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
新知识扩充、深化或限定原有观念
(3)并列结合学习(combinatorial learning)
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不能产生类属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关系
三、知识的建构与改变
第三节 技能形成来源:考试大
一、技能的基本概念
(一)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的含义
—认知技能、智力技能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二) 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动作执行的内潜性
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来源:考试大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1、操作的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操作技能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即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3、操作的整合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但没有完全
4、操作的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
(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来源:考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