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上午研习英语和政治真题,下午和晚上开始根据大纲集中记忆,记忆的目标是在书看完以后能够把看到的章节的知识点都能默写出来,这在开头比较比较困难,但我在默写的时候尽量把所有的记得的知识点都写完后再校对,在这种压迫中使自己看的内容能够更多更有效的在头脑中加工整理,默写在最后已经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手段了。因为大纲有些知识点很难找到,我后来买了一本心理学大纲解析,在复习时以它为基础,然后把一些缺少的其他书上有的知识点写在书的边页上,这样在最后复习时省了翻书的功夫。复习到最后,对知识点越来越熟,专业课复习的周期也从二十多天缩短到一周,基本上每一天一门课目。
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的是每天设定一个目标,以目标完成为主,而不是简单地拼时间,目标完成了可以让自己适当休息一下。复习的时候自己还是很没有底的,特别是最后感觉自己知识点都很熟悉了,却有害怕遗漏了什么。我就从网上下了一下模拟题,感觉题目的质量不是很高,经常有一些偏题和错题,主观题基本上就是大纲的标题。不过感觉做一些题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等于变相记忆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适应一下考试的节奏,我一般把完整做模拟题放在周日,和考试日程合拍。考研过程中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12月了,随着1月考试的邻近不可避免的带来紧张,同时由于复习已到了一定程度,容易产生困惑,不知道还该干什么。我想这个时刻,最必要的是信心和坚持,无论如何要向考研的方向继续努力,而不是迷惑和停滞。到了1月除了政治,其他方面的复习的强度开始降低,这时候我试着想像考场的情景,调节一下考试的情绪。到了考试前几天,我就不怎么看书了,到考场周围溜溜,让自己能够更平静地迎接考试。考试前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考试那两天,对我来说没有意外,而且感觉一门比一门有信心。统考的内容比我想像的要简单不少。考试的时候一直在下雪,在考试结束的时候雪下的最大。看着白茫茫的漫天飞舞的雪花,我感觉心里的轻松,平静的结束,没有苦恼和激动。然后就是等待结果的时刻,等待时我把注意力放在了对报考方向资料的收集上,没有特别的为等待而焦虑,当然结果出来前几天还是很紧张的。结果是我进入了复试。
英语和政治的看法
我觉得自己平时英语还可以,四、六级都很轻松的过了,刚开始做真题的感觉也不错,但最后的成绩差强人意,还是考试时患得患失太重了吧,对题意考虑得多了一些。以我一般的英语成绩,我觉得英语复习还是要围绕真题,学会找到真题的感觉。写作我按照新东方的。更好的总结要由英语高手做了 。
政治我看的较早,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了。但是总找不到感觉,做真题做的很差,所以在复习到尾声的时候,政治是我最担心的。我吸取了网上政治高手的经验,得选择题得政治,于是我集中做了序列二、三的选择题和2000题,对政治的感觉慢慢从选择题中找到了,材料题在掌握知识点情况下学会自己组织(参考模拟题的组织方式)。最后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特别是记忆网上下的冲刺班的笔记。特别是考政治时我以稳为主,尽量保证选择题的正确率,最后的结果比想像的好了不少(当然今年的政治平均成绩也比以往高)。
复试相关
今年是北大第二年在复试中出笔试,第一年北大出了一个开放题,应用是两选一,一个是研究设计,一个是对中国文化哪些因素阻碍创新的看法。我估计今年还是出一道开放题,所以把重点放在研究方法和对报考方向资料的搜集上。基本能看到的导师的和相关领域的论**看了一遍,特别是实验设计方面。笔试的内容让我吃了一惊,一道心理测验,一道心理统计,一道实验设计,题目三道而且多是客观题。前两题基本上是痛苦地回忆初试前复习的地方,最后一道因为准备了还算顺利。写的时候基本上把能想到的都写了。感觉北大的笔试不是容易能够猜到的,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平时积累吧,毕竟大家面对的境遇都是一样的。不过笔试在复试中并不如面试重要,因此决定复试结果的还是在于面试。面试刚开始老师让我做一分钟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根据我写好的自我陈述问我大学期间的经历(自我陈述是需要好好写的,而且要做到处处有依据,尤其是对于心理学专业的考生,老师对你的大学经历会非常有兴趣),然后结合前一个问题叫我试图进行一项研究设计,后来问了一个较简单的发展心理学问题,最后让我谈谈我为什么要报这一个方向,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很平静,没有感觉特别紧张,根据的自己的感觉尽量回答。感觉心理学专业的应对复试没有必要紧张,老师不会问很难的问题,但是会关注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这是在平时需要加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