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习进度:
就浙大的四门课为例的话,我作为过来人,觉得可以这样复习:
普心-认知-实验-统计(也可以统计-实验)
1、普心。其实比较简单,老师补充的东西不多也不深,但面很广,全记住有难度。但好在知识浅显,与生活现象结合紧密,比较有趣,多看两遍要记住也不难。
2、认知。难点重点,“整人点”。有同学在看普心的时候觉得难看,那是因为他还没有看过认知。我现在的研究生同学就有在复习时看认知看哭过。普心是基础,统计和实验都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认知。
北大王甦汪安圣版的认知是典型的西方写法,不符合我们中国学生多年以来找结论背结论的学习思维方法,书中更多的是讨论,而没有结论。各章各节对同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很多,(如,选择性注意的几个理论,支持反对的实验都很多,没有定论,所以大家必须都掌握,而且要知道各有些什么实验支持和反对它)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你所考的学校,比如浙大的老师们他们更加支持哪个理论,因为老师们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些最基础的理论展开的,如果你能对老师们偏重的理论有自己独特的评价和见解是很容易脱颖而出的。
统计学复习方法
作为过来人,我也来介绍一下统计复习的方法吧(以浙大指定的张厚粲的书为例)
1,方法因人而异;
2.但是一定不能到最后才背公式;
3.第一遍看统计书时:看完一章,做一章的习题,做习题不会可以翻例题和公式;
4.第二遍:依然看完一章做一章,做时尽量不要再翻公式了,做完后比对详细解答,更正,记忆,标记出做错的第二天重做;
5.第三遍:课后习题同第二遍一样做,加上历年真题,不翻公式,严格按解题程序做,做完对比详细解答,更正,标记,重做;
6.最后一遍:历年真题同第三遍一样做,从头到尾按笔记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背公式,背每章的重点概念。
7.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的:
1)不要压题,虽然重点很明显,但至少浙大这几年的题不是随便压中的;
2)知识只要建立起网络了,铺开很容易,公式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多,有意义联系,举一反三;
3)背公式并不是重点,也不是难点,最重要记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什么样的公式(像楼上的说的平均数差异的假设检验,公式是多,什么样的条件下用才是难点,突破口是形成知识体系,理解记忆)
4)做题,只要吃透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100%足够了,但解题过程一定要规范,踩到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