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期末考试 微缩版 你懂得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4-10

生长: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儿童体内V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骨质软化症
胎龄:是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至分娩为止
正常足月儿:胎龄大于等于37小于等于42周,出生体重2500g~4000,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中性温度: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选择性易损区:由于脑组织内在的特性的不同而具有对损害特有的高危性
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川崎病:(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为原因未明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动脉。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肾病综合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大于50),高脂血症(大于5.7),低蛋白血征(小于3),明显水肿
生理性贫血 : 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10g/L,出现轻度贫血,称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过程,3个月后,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又缓慢增加。
髓外造血特点1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增加时,肝脾淋巴结恢复到胎儿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2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髓外造血。
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的过程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是先慢后快,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期迅速,青春期达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
新生儿神经系统反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病理反—克氏征、巴氏征均阳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不稳定。
接种五苗预防七病(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卡介苗 生后2~3天——2月(﹥2月首次接种前需作结核菌素试验)乙肝             0、1、6月;生后2、3、4月脊髓灰质炎;生后3、4、5月 白百破;生后8月麻疹;周岁         乙型脑炎;
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和吸收,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适当。白蛋白多尔酪蛋白,乳糖量多,含微量元素,钙磷比例适宜,含有较多的消化酶。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利于消化3母乳含优质蛋白、必须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4母乳具有增加婴儿免疫力的作用5简便经济6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7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哺乳期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有利于计划生育;亦少发生乳腺癌,卵巢癌等。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⑴从少到多,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⑵由稀到稠;⑶从细到粗;⑷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⑸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添加顺序:4~6月泥状食物(菜泥、果泥、米粉、配方奶)7~9月末状此期仍保证600~800ml乳类(稀饭、鱼泥、豆腐、肝泥、蛋)10~12月碎食(软饭、碎肉、碎菜、鱼、蛋、水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儿童体内V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骨质软化症
病因:①日光照射不足:冬春季易发病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 ③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故人工喂养者易发④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生长过快。⑤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导致1.25-(OH)2D3不足。
临表: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症状。
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大致正常。激期(活动期):A原有症状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1)小于6月颅骨软化按压乒乓球样感觉2)7到8月方颅肋骨与肋软骨交界部出现佝偻病串珠,手足镯3)大于等于1岁:鸡胸,肋膈沟、下肢呈O/X/K型B、X线变化: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大于2mm;骨质疏松皮质变薄;可有青枝骨折。恢复期:以上症状和体征经治疗及光照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见于2岁后,仅有骨骼畸形
诊断:病因+临表+血生化(25-(OH)D3最可靠)和X线(金标准)
治疗:原则1以口服为主,2000~4000IU/d或1,25-(OH)2D3 0.5~2微克/d,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d 2重症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Vd20万~30万IU肌注,3月后改为预防量3、1月后复查4、其他治疗(加强营养、添加辅食、户外活动)
鉴别诊断:1、体征鉴别(粘多糖病,软骨营养不良、脑积水)2、病因鉴别(低磷抗VD佝偻病远端肾小管酸中毒、V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VD缺乏性佝偻病伴发症状之一,多见6月以内
临表:1、隐匿型:面N征(+)、腱反射(+)陶瑟征(+)典型发作:血Ca小于1.75mmol/L出现惊厥喉痉挛手足搐弱
治疗:急救: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和喉痉挛(水合氯醛灌肠、地西泮);钙剂治疗:葡萄糖酸钙静滴;VD补充同佝偻病治疗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类型:消瘦型、浮肿型、消瘦浮肿型
临表: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干燥皱折弹性下降,皮下水肿,肌力减低、肌肉萎缩皮包骨、四肢挛缩。脂肪消耗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重度可有精神改变(烦躁或抑郁)严重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
并发症: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锌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试验室检查:白蛋白降低,胰岛素生长因子较敏感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调整饮食(轻度60~80kcal/Kg.d,中重度40~55kcal/Kg。d逐渐加到120~170,蛋白质1.5~2g/Kg开始,逐渐增到3.0~4.5g/Kg,补充丰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消化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症状:嗜睡,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惊厥 a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拥抱反射增强,瞳孔扩大。b中度:出生24-72小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瞳孔缩小c重度:出生至72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瞳孔固定无反应,肌张力低下。病变如在两侧大脑半球,其特点是惊厥发作常在生后第1天内出现,对抗惊厥药不敏感,同时有前囟隆起、颅缝分裂等脑水肿症状体征;病变如在丘脑、脑干核等处,其特点是婴儿惊厥持久,肌张力减低,有脑干功能障碍,但无脑水肿症状。
诊断:(一)病史:胎儿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史(二)临床表现:窒息后不久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主要是意识、肌张力及新生儿反射的改变。
治疗:1)支持治疗a维持良好通气b维持脑和全身良好血液灌注c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4.16~5.55mmol/L)2)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20mg /kg)3)治疗脑水肿,首选呋塞米严重时使用甘露醇4)智能体能康复训练
生理性、病理性黄疸鉴别:生理性:a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一般情况良好,b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迟3~4周c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微mol/L d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小于221微mol/L早产儿小于257。病理性a病因复杂,一般有相应表现,出生后24h内或5天后出现b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c黄疸退而复现4)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大于221、早产儿大于257,或每日上升大于85 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
新生儿溶血病 ABO溶血:发生在母亲O,胎儿A或B型;Rh溶血:发生在Rh阴性母亲二次妊娠;临表:黄疸、贫血、肝脾大;治疗:1)产前治疗:血浆置换、宫内输血、酶诱导剂、提前分娩2)新生儿治疗: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其他治疗(防止低血糖、贫血、心衰)
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诊断:1)主要表现:心脏炎(最严重),游走性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2)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高,CPR阳性,P-R间期延长3)链球菌感染证据:咽拭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增加2主要或1主+2次可诊断为风湿热;
心脏损害证据:体征: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X线:心脏增大、心胸比增加;心电图:P-R延长,ST-T段改变,心率失常;超声:瓣膜增厚,关闭不全,心包炎;心功能不全
诊断内容:是否风湿热(Jones标准)、何种类型(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初发或复发、有无心脏瓣膜病(部位、心脏是否扩大、是否风湿热活动、有无心功能不全)
风湿热活动性判定:具有发热、苍白、乏力、脉搏增快等症状,WBC计数和N升高、血沉快、CPR阳性、粘蛋白增高、进行性贫血、P-R间期延长
治疗:1)休息a 风湿热-至少休息2周;b风湿热+心脏炎-绝对卧床休息4周;c风湿热+心衰-至少休息8周;2)消除链球菌治疗,青霉素,疗程不少于2周3)抗风湿治疗,关节型(单纯风湿热-阿司匹林疗程4~8周);心脏型(风湿热+心肌炎-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强的松;风湿热+心衰,慎用洋地黄,宜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吸氧、利尿、扩血管、低盐饮食)4)舞蹈病时:苯巴比妥、地西泮 预防:一级(生活习惯==)二级:苄星青霉素
 
儿童能量代谢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热力作用、活动消耗、排泄消耗、生长所需)
川崎病(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原因未明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动脉。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诊断:发热5天以上,伴以下4项排除其他疾病1)球结合膜充血水肿,非化脓性2)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口唇潮红,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3)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触痛、非化脓性一过性肿大4)多形性红斑:躯干5)四肢: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跖端膜状脱皮,指跖甲横沟。不足4项+超声见冠脉损害(狭窄或动脉瘤)
治疗:1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2g/kg, 8~12hr 注完,发病10天内使用)+口服阿司匹林(30~100mg/Kg.d)2丙球治疗无效时用糖皮质激素或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合用3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补液、 护肝、 护心及支持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临表: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此期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和全身不适。2前驱期,指从发热至出疹,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咳嗽,流涕,眼睑水肿、畏光、流泪、眼鼻卡他症状)、 眼结合膜炎、 麻疹黏膜斑、全身症状3出疹期,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伴全身症状加重,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部,颈→躯干→四肢,达手掌、足底,皮疹性质,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4恢复期:出疹3~4天后全身症状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伴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一般7~10天痊愈
并发症:肺炎(最严重,金葡菌,肺炎链球菌)
诊断:麻疹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前驱期鼻咽部找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
结核病:诊断1,病史:中毒症状、接触史,接种史,传染病史,结核过敏
2,结核菌素试验:小儿受结核感染4~8周后,呈阳性反应
方法:PPD注入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48-72小时观测结果。直径﹤5mm(-); 5-9mm (+) ; 10-19mm (++); >=20mm(+++) 以上或有水疱、坏死 ( ++++) ,    临床意义:(+)——曾接种过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 年长者提示受过结核感染; 1岁以下提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强阳性——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两年内阴性变阳性or 直径由小于10mm到大于10mm,且增加幅度大于6mm——提示新近有感染。 阴性反应:未感染过结核; 结核变态反应前期(4~8周内);假阴性反应(免疫低下,急性传染,麻疹水痘,激素应用等); 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3,实验室检查:痰,脑脊液结核菌检查,抗结核抗体检查,血沉上升,PCR,结核抗原
4,X线显示结核病灶,CT更清晰
5,其他检查:纤支镜,周围淋巴结穿刺涂片,肺穿刺活检
治疗:(1) 一般治疗:营养,休息,规律生活制度(2)抗结核治疗:目的_杀死病灶中结核菌,防止血行播. 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分段 a,杀菌药(INH、RFP、PZA,链霉素)b.EMB 方案:a,标准:INF+RFP/EMB、9~12月,用于明显症状原发型肺结核b,两阶段:强化INF、RFP、PZA巩固:INF+RFP4月 (2HRZ/4HR,2SHRZ/4HR,2EHRZ/4HR)用于活动型原发型,急性粟粒性,脑膜炎型;
结核药物的副作用:INF——肝毒性、外周神经炎RPF-肝毒性
判断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①结素试验≥20mm②<3岁、尤<1岁未种卡介苗结素试验阳性③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④找到结核菌⑤胸片显示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改变者⑥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⑦纤维支气管镜检显示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
原发型肺结核
临表:1中毒症状2过敏性皮肤结节红斑,眼疱疹性结膜炎3压迫症状(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分叉处-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部分阻塞-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声嘶;压迫静脉-胸部静脉怒张;压迫膈神经-恶心、呕吐、打嗝;4体格检查:颈部淋巴结肿大、肺呼吸音减低、少许啰音,可伴肝脏肿大
诊断:同上1~5点
分类:1原发综合症,少见,哑铃状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分炎症型,结节型,微小型,
治疗:同上
小儿贫血指标新生儿 Hb﹤145g/L,1-4个月   Hb﹤90g/L,4-6个月 Hb﹤100g/L
贫血分度﹥90为轻度 ﹥60为中度 ﹥30为重度 ﹤30为极重度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apgar评分;项目(皮肤颜色、心率、弹足底、肌张力、呼吸,每项0~2分,共10分)
新生儿护理: 保暖、喂养、呼吸管理、皮肤粘膜护理、预防感染、预防接种、新生儿筛查
营养素分为:能量;宏量营养素(蛋脂糖);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
 
 
结核型脑膜炎
临床表现:早期(前驱期)1小儿性格改变:少动、喜哭、、易怒2中毒症状;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主要症状:两颅(颅内压增高、颅神经受累)两脑(脑膜刺激
征、脑实质受累)一脊髓(脊髓受累);晚期(昏迷期)1~3周强直性痉挛发作、
昏迷、水电紊乱、中枢性呼衰和循环衰竭
脑脊液检查:毛玻璃样,静置后有薄膜形成,涂片检查结核菌查处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同时降低(结脑典型表现),蛋白升高。
诊断:病史+临表+脑脊液检查+结核抗原、抗体监测
早期诊断指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乳酸盐测定、腺苷脱氧酶活性测定、结核抗体测定
治疗:1一般治疗2抗结核:3HRZS/6HR 3降颅压,脱水(甘露醇),利尿(乙酰唑胺),侧脑室穿刺引流,腰穿减压、鞘内注药,分流手术4糖皮质激素5对症治疗:惊厥、水电紊乱(低钠、低钾)6随访
化脓性脑膜炎:
临表:1急性感染中毒与脑功能障碍症状,典型表现:急性发热、意识障碍、反复惊厥。可能有休克幼婴及新生儿:体温正常或降低;不吃、不哭、不动;微小惊厥2急性颅压增高表现,典型表现:头痛、呕吐、脑疝,幼婴及新生儿:尖叫、皱眉、前囟饱满紧张、颅缝分离3脑膜刺激征,典型表现:颈阻、 Kernig’s、 Brudzinski征,幼婴及新生儿:不明显
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任何发热,伴惊厥、意识障碍、颅压高或脑膜刺激征,而原因不明者,均应考虑此病。注意幼婴、新生儿、不规则治疗后患儿的不典型表现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常规检查:压力、外观、白细胞数、糖;生化检查:糖、蛋白、氯化物寻找病原菌:涂片Gram’s或美兰染色、培养(药敏)
化脑CSF的改变特征:早期糖降低、外观脓性、涂片和培养 ,找到致病菌、WBC显著增高且分叶核为主、蛋白明显增高。
结脑CSF的改变特征:糖降低、外观毛玻璃样、蛋白明显增 高、 WBC轻度增高且单核为主、 薄膜涂片和培养找到致病菌。
病脑CSF的改变特征:外观清亮,糖正常,WBC正常或轻度增高,且单核为主,蛋白轻度增高,找不到致病菌特异性抗体
治疗:原则:①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杀菌剂;②药物应易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易达到有效浓度;③急性期静脉给药;④早期、足量、足疗程、联合用药;
停药指征:临床症状消失;热退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小于20*10 6/L,均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及糖恢复正常易透过血脑屏障——氯霉素最好(副作用:骨髓抑制)
大肠杆菌脑膜炎——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
肺炎球菌脑膜炎——首选青霉素
原因不明得化脑——首选头孢
支气管肺炎
诊断:(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全身症状(精神不振、烦躁、食欲下降、腹泻等)(2)体征: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3)X线:肺纹理增强,斑片状阴影伴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积气
合并心衰:①心率突然﹥180次/分②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指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1抗感染(1)抗生素:原则a经验用药。药敏用药b在肺组织有较高浓度c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肺炎链球菌:链霉素、阿司匹林;金葡菌:甲氧西林(2)抗病毒,利巴韦林2对症治疗,氧疗,保持呼吸通畅3糖皮质激素应用:呼衰,中毒症状明显,合并休克、脑水肿
4合并并发症a合并心衰,吸氧、镇静、利尿、强心、扩血管b合并中毒性脑病,脱水,改善通气,扩血管,止痉c ADH异常综合症:3%氯化钠d脓气胸:穿刺引流5生物制剂:丙球房缺:胸骨左缘2、3肋间可及Ⅱ-Ⅲ 级 收缩期喷射状杂音,P2固定分裂,S1增大
胸骨左缘舒张期杂隆隆样杂音,右房右室增大
室缺:胸骨左缘3、4肋间可及Ⅲ -Ⅳ级 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广泛传导,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相对性狭窄致),肺动脉高压时P2亢进,左右心室增大(先左后右)
病理:当大型室缺直径大于15mm,大量左向右分流,体循环血量减少,使肺循环血量增加,当超过肺血管床容量限度,出现容量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痉挛,肺小动脉中层、内膜层增厚,官腔变小梗阻,发展为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时左向右分流转为右向左,出现发绀及艾森曼格综合症
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持续全期,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相对性狭窄所致),P2亢进,周围血管征:水冲脉、指甲床毛细血管搏动,左房左室增大
法四:右室流出道梗阻;漏斗部狭窄多见,也可为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继发性改变;胸骨左缘2、3、4肋间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杂音,由肺动脉狭窄所致,无震颤;P2减弱;狭窄严重时杂音反而不明显电轴右偏;右室肥大,严重者可呈现心肌劳损;右房肥大
 
 
 
 
 
 
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急性起病,前驱感染,血尿为主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肾小球疾病病菌:A组B溶血性链球菌
临表:a前驱感染:链球菌感染,呼吸道,皮肤b典型表现:水肿(眼睑、颜面向全身蔓延、飞凹陷性)、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量减少c严重表现1严重循环充血:钠水潴留2高血压脑病:脑水肿(头痛、呕吐、复视、惊厥、昏迷)3急性肾功能不全(尿少、氮质血症、水电紊乱、代酸)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管型;WBC上升,血沉增快;抗链球菌素滴度升高;C3下降;血尿素尿肌酐升高
诊断:典型表现+ASO。C3
治疗:a休息:卧床2~3周,症状消失可下床,血沉正常可上学b低盐,优质蛋白c抗感染:青霉素d对症治疗:利尿,降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e循环充血治疗:利尿(蚨塞米)、硝普钠扩血管、腹透或血滤f高血压脑病治疗:首选硝普钠+利尿、脱水、透析、降颅压、惊厥是止痉(安定、苯巴比妥)
肾病综合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大于50),高脂血症(大于5.7),低蛋白血征(小于3),明显水肿
临表:水肿开始于眼睑部逐渐遍及全身,呈凹陷性,尿少,血压正常或稍高,肾衰少见
并发症:感染(上呼吸道),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血栓,急性肾衰,肾小管功能障碍
治理:1一般治疗a休息b优质蛋白饮食、低盐c防治感染d利尿在激素下配合用利尿药2糖皮质激素尽早用泼尼松,副作用:a代谢紊乱:柯兴貌(满月脸、水牛背)、高血糖、高血压、骨质疏松、肌无力、蛋白质营养不良b消化性溃疡:精神欣快,无菌性股骨头坏死d易感染e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戒断综合症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副作用:WBC减少,肝功能损害,秃发,出血性膀胱炎,肺纤维化4抗凝、纤溶药:肝素、尿激酶5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6ACEI:伴高血压用7中药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不足3生长发育较快4铁吸收障碍5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
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铁剂为其治疗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剂量不超过1.5~2mg/kg2注射铁剂:适应症a诊断肯定但口服铁剂无治疗反应者b口服后胃肠反应严重c由于胃肠疾病手术后不能应用口服铁剂或口服铁剂吸收不良者
疗效观察:补给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注意寻找病因。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储存
输红细胞适应症:1贫血严重,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b合并感染者c急需外科手术者;贫血越严重,每次输注量应越少,30以下者,应采用等量换血方法;30~60者,每次可输注浓缩红细胞4~6ml/kg;60以上者,不必输红细胞
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有精神症状者,应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如但用叶酸反而有加重症状的可能;B12500~1000微克一次肌注;或每次肌注100微克,每周2~3次,连用数周,直到症状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口服叶酸剂量为每次5mg,每日3次,连续数周至临床症状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同时服用维生素C有助于叶酸的吸收;治疗初期,由于大量新红细胞,是细胞外钾转移至胞内,可引起低血钾,甚至发生低血钾性婴儿猝死,应预防性补钾
腹泻病:低钾原因:1钾摄入不足2呕吐,腹泻丢失过多3肾脏保钾功能下降,酸中毒尿钾增多
临表:1神经肌肉兴奋性下降,肌肉软弱无力,呼吸肌麻痹,麻痹性肠梗阻2心血管: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压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出现U波3肾损害:肾浓缩低下导致多尿,重者有碱中毒,长期使肾纤维化
补钾:1一般每天3mmol/kg,重者4~6mmol/kg2浓度小于0.3%,速度小于0.3mmol/(kg。h)静滴大于8h。监测血钾,心电3见尿补钾4持续补4~6天,严重的10~15d
腹泻分类:急性:小于2周 ;迁延性2周到2月;慢性大于2月
急性分:轻型: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上升,稀便或水样便,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痛轻,便检大量脂肪球;重型:a消化道症状:腹泻重,可有粘液血便,呕吐明显,厌食,腹痛,腹胀b全身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发热,昏迷,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节,经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1~3天,6月~2岁多发,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临表:1起病急,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先呕吐后腹泻3大便次数多,稀水蛋花样粘液无腥臭,有少量白细胞4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5心肌受累:心肌酶谱异常,6严重的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
 
 
 
 
 
 
 
缺铁贫
巨幼贫
病因
各种因素导致的铁缺乏
各种因素导致体内叶酸、VB12缺乏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反甲,乏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
颜面虚胖,毛发稀疏,黄色,皮肤蜡黄,可有出血点或瘀斑偶有轻度黄疸,乏力
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大
肝脾大
神经系统
烦躁或萎靡,精神不集中,智力低下
烦躁易怒,B12缺乏有呆滞,反应迟钝,智力低下,严重有震颤,抽搐,共济失调,病理反射阳性
消化系统
异食癖,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炎
厌食。恶心,呕吐等
心血管
心率加快
 
其他
免疫低下,易感染
易合并结核
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细胞多,中央淡染区扩大MCV小于80,MCH小于28,MCHC小于32%
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见嗜多色性中性粒细胞分页过多RC、WBC、Plt均降低MCV大于94 MCH大于32 MCHC正常32~38%
骨髓象
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核老浆幼
红系增生为主,莉、红巨幼变,核幼浆老,N和巨核细胞分叶过多
有关代谢检查
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血清铁下降,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
血清B12和叶酸水平下降
治疗
一般治疗,去除病因,铁剂治疗(硫酸亚铁+Vc),输红细胞
一般治疗,去除病因,补B12和叶酸,有精神症状是B12+镇静剂,无精神症状用叶酸+Vc
 


相关话题/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