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部分与综合预测题相比较,现实的联系性稍弱,但作为重要的预测知识点,其题型更多地侧重为选择题和辨析题。
知识点1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及其社会功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及其社会功能
提示(一)
意识形态的含义
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等。
提示(二)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具有阶级性。
提示(三)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可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封建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即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斗争,构成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迭往往也是社会革命的先导。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私有制的反映,它们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有着根本的区别,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意识形态。
提示(四)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1.不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意识形态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阻碍社会发展;有时又会预见到社会存在未来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发展。但这只是相对的,过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新的意识形态也只是在历史条件具备时才可能产生。
2.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会吸收、保留以往的某些意识形态材料,“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推陈出新”。
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3.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对经济及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提示(五)
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由于每一社会形态中往往存在着反映新、旧和现实社会的三种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武装、感染、教育和引导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提示(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也就是说,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其他的某种“始基”;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提示(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它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提示(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知识点2 社会制度的更替
提示(一)
社会经济制度更替规律的含义
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就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这就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提示(二)
规律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决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因为这一规律表明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使它经常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因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或在其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3.生产力还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所以,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优劣与否,评价一种社会变革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这一规律表明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生产关系只有在适应生产力状况时才能确立和巩固。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建立的超前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知识点3 资本周转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
提示(一)
资本周转、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它也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要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来表示。周转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它与周转速度成反比;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的周转次数,它与周转速度成正比。
2.资本的周转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里的时间的总和。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生产过程中断间隔的时间和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三部分。其中,只有劳动时间实际生产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的流通时间由资本的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两部分组成。
3.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
n=Uu其中,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次数越多说明周转速度越快;U指年;u指某个资本周转一次所花费的时间。例如,某资本周转一次花费时间(u)为3个月,一年(U)为12个月,则该资本年周转次数(n)为4次。
提示(二)
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生产资本的构成状况,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周转速度就慢;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大,周转速度就快。(2)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总的时间越长,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周转速度就越快。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周转速度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总的资本周转速度。
提示(三)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表现在:(1)它可以节约预付总资本,特别是其中的流动资本。(2)它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剩余价值率为已定),提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状况。(3)它可以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特别是其中的流通时间。(4)它可以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由于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特别是其中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就意味着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这就可以增加资本所获得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3.上述关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的分析,关于加速资本周转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影响的分析,也可以用来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社会主义企业加速资本周转,有助于节约预付资本,增加年利润总额,提高利润率和总体经济效益。
知识点4 世界经济的构成全球性经济问题
一、世界经济的构成
就客体而言,世界经济主要包括了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1.世界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跨越国界地进行交换的场所、关系和机制。世界市场是逐渐形成的。从广度看,它经历了国内市场、区域性国际市场等阶段;就深度而言,它从主要进行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到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诸如资本、劳动力、信息、服务等。当前,世界市场已经成为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础平台。
2.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它是各国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国际贸易由来已历史久远。当今的国际贸易,交换的物品更加丰富,交易的方式更加灵活,流通的渠道更加多样。
3.国际金融是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周转和运动,它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商品交换是国际金融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国际投资一般是指某国的企业、个人或政府机构以资本增值或其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超出本国疆界的投资。它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又叫证券投资,即购买外国的股票和证券;通常投资者对企业不拥有实际的控制力。直接投资是对外国经济实体的购买和控制;它主要有直接创办新企业和通过购买股票达到控制企业的效果等形式。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的直接投资,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经济政策、共同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进行干预和调节,以便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正常发展的行为。当前,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是借助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等形式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缓和和化解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
提示(一)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内容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谓“全球性”,首先是指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普遍的,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所独有;其次是指这些问题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最后,是指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球的协调与合作。
提示(二)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表现
1.人口问题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持续膨胀。1927年时世界人口只有20亿,到1987年即突破了50亿,1999年达到60亿。根据现在的出生率预测,到21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20~140亿。人口膨胀已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即为人口结构老龄化。1998年在全世界59亿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为5.78亿,占总人口的9.8%.据预测,在之后的20年中,世界老龄人口的年递增速度为2.5%,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这表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人口的老龄化,将造成国家革新能力的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负担加重,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粮食问题日益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2.3%,而人口却增长了10%.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再发生粮荒,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目前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至少8亿人。
3.目前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能源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根据统计,在1995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石油所占的比例为39.7%,煤炭为30%,天然气为20%.按照现在的消费量和已知的储藏量,石油可维持20年,煤炭可维持111年,天然气可维持22年。也就是说,如果继续走高能耗的发展道路,人类注定没有前途。
4.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显示,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全球总人口40%的居民面临淡水资源的危机;发展中国家中有10亿人喝不上清洁水,并且这种趋势在可见的未来还将日益严重。
5.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困扰和阻碍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另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全球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蔓延、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未经处理的生产和生活垃圾以及农药和工业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等日趋严重。所有这些,正在动摇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污染导致一些宝贵的资源被白白耗费或无法利用;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温度升高、海平面提升而淹没田地和城市;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受到伤害;而土地的蜕化和沙化,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加剧了粮食的匮乏。自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增长的极限》以来,国际社会对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每年的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每年的6月5日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如《斯德哥尔摩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即《京都议定书》)等协议。这些对问题的缓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国利益的分歧和观点的差异,国际社会联合一致以保护环境的努力依然步履艰难。
知识点5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提示(一)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阶级,产生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当然,在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即反帝反封建。
提示(二)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民主和专政这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参加者。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与破坏,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远大目标。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
总之,人民民主专政既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有着本质区别,又与马克思、列宁论述的无产阶级专政不完全相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独特创造。这一理论的形成,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提示(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化”。它既不同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无产阶级领导”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这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2.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内容和形式。这种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中华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色,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结合,但并不排斥外国的进步文化,而是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3.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槽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4.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也就是民主的。
5.新民主主主义文化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是一个历史的尺度,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无疑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真理,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寻觅而最终找到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当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并为他们所拥有,无疑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
提示(四)
人民军队建设
在中国建设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党指挥枪的原则
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毛泽东在1927年9月对秋收起义部队进行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最早体现了这一原则。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这一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1)思想领导就是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3)组织领导,就是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这也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最直接的体现。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
这个宗旨,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它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体现出来的。这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人民军队三大任务的执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
3.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
军队政治工作有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与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相一致,还必须从方法上在人民军队内部实行三大民主,即①政治民主;②经济民主;③军事民主,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