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变特点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较胃溃疡为浅,直径多1CM以内。
光镜下: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一.消化性溃疡
病因: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使粘膜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溃疡。
发病机制
1.幽门螺旋菌的感染
2.长期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3.胃酸分泌增加
4.应激和心理因素
病理变化
肉眼:1.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愈近幽门愈多见
2.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光镜:溃疡底部分为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合并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二、病毒性肝炎
病理变化以肝细胞的变质性病变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1.肝细胞变质性病变
a.肝细胞水肿: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性
b.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小体
c.肝细胞溶解坏死: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亚大块坏死和大块坏死
d.毛玻璃样肝细胞
2.渗出性病变
3.增生性病变:库普弗细胞增生、肝星形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肝细胞再生和小胆管增生
类型
1.急性(普通型)肝炎
最常见,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前者多见于甲、丁、戊型肝炎;后者多见于乙型、部分丙型肝炎。
病变特点:a.肝细胞变性广泛以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最为显著而坏死轻微;
b.肝小叶内可有散在的点状坏死和少量嗜酸性小体
c.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轻度的炎细胞浸润
D.黄疸型者坏死灶增多、稍重,毛细血管官腔中有胆栓形成。
2.慢性(普通型)肝炎
轻度:有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周围纤维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中度:肝细胞坏死明显,灶状、带状、中度碎片状及桥接坏死,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重度: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有重度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小叶周边与小叶内肝细胞坏死区间形成纤维条索连接。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肝细胞呈严重广泛的大块的坏死,残留的肝细胞很少有再生现象;肝窦扩张、充血并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炎细胞浸润
亚急性:既有亚大块的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再生的肝细胞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小胆管增生并有胆汁淤积形成胆栓;炎细胞浸润
肝炎病毒的类型:HAV、HBV、HCV、HDV、HEV、HGV
乙肝两对半:HBsAg(+)表示感染乙肝病毒;HBeAg(+)和/或HBcAb(+)表示正在复制;HBsAb(+)表示已产生抗体
HBsAg(+)、HBeAg(+)、HBcAb(+)大三阳
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可无传染性)
三、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分类:按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等
我国结合病因及病变的综合分类为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素性肝硬化。
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慢性酒精中毒
3、营养缺乏
4、中毒
肉眼:晚期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表面及切面见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直径0.1~0.5cm之间,最大的结节不超过1cm;肝包膜明显增厚。
光镜:假小叶
临床联系:门脉高血压(晚期表现:脾肿大、胃肠淤血水肿、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肝功能不全。
四、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严重肝疾病发生的肝功能衰竭所继发的一种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氨中毒学说:认为血氨升高是主因
a.血氨升高原因:氨的产生增多、氨的清除不足、门—体侧支循环的建立
b.血氨升高对脑的毒性作用: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ATP生成减少、消耗增加);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乙酰胆碱合成减少、脑内谷氨酸减少、生成γ-氨基丁酸)
2.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结构相似,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3.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认为与血浆氨基酸比例失衡有关。a.芳香族氨基酸(苯丙、酪氨酸、色氨酸)增多,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减少;b.血浆色氨酸代谢异常;c.γ-氨基丁酸学说
2017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重点归纳(十)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6-22
相关话题/细胞 组织 神经 结构 病理
2013考研备考: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十三大知识点
摘要:同学们应该对考研西医综合的内容已经有了全面的总结和理解。本文是老师详尽总结病理学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整理的重点知识结构进行温故。梳理重要知识点: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是考查的重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和常见部位。2、组织或器官中的萎缩、肥大、增生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6考研西医综合:常见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总结
病理学中涉及到疾病尤其是肿瘤的病理组织分型较多,最常见哪一型是易考点也是拿分点,有分型相似的地方,容易记混,现总结出来方便大家复习。一、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脏良性肿瘤:(1)心脏黏液瘤,最常见;(2)横纹肌瘤,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多发性。2.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以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较多见。二、呼吸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6考研西医真题系列解析:病理学
老师第一时间对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进行解析。考试之后很多同学在网上跟老师互动,多数报忧,少数同学报喜。一般同学考后报忧的多,做的好一般不说窃喜,所以从老师拿到所有题目中,起码老师授课的外科学和病理学,病理学相对难度比去年略微增加,但是外科学的难度应当与去年比较持平的。具体分析今年的病理学题目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6考研西医病理学真题解析
通过对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进行解析,病理学相对难度比去年略微增加,但是外科学的难度应当与去年比较持平的。具体分析今年的病理学题目数据,在A、B、X型题目,所有题目16道病理A型题目中,应该有4道相对比较困难的,占到四分之一。B型题有6个,其中一个题相对比较难。最难仍然是X型题目,并且有一道题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趋化性白细胞
趋化性白细胞游出血管后,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定向游走,向炎区集中,是于炎区中存在某些化学物质,对白细胞具有化学吸引作用所致,这种现象称为趋化作用,能吸引白细胞定向游走的物质称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可以是内源性的如补体成分,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细菌产物。各型白细胞都具有被一定趋化因子吸引的特性,所以不同的炎症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白细胞附壁
炎症过程中,不仅有液体的渗出,而且还有各种白细胞的渗出。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即为白细胞渗出。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进入组织间隙内,称为炎细胞浸润(inflammatorycell infiItration)。炎细胞浸润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学特征,也是构成炎症防御反应的主要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渗出
渗出炎区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抵达体表、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exudation)。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称为渗出物。渗出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它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是消除病原因子和有害物质的权极因素。渗出过程是在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血管反应
血管反应当组织受到致炎因子刺激时,通过神经反射,迅速出现短暂性细动脉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接着细动脉和毛细血管便转为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多,形成动脉性充血,即炎性充血、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随着炎症的继续发展,血流由快变慢导致静脉性充血(淤血),甚至发生血流停滞。上述血管的变化,为血液成分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液体渗出
在炎性充血、,细静脉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基础上,血管内的液体成分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液体渗出。炎区血管内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间隙含水量增多,称为炎性水肿;渗出的液体潴留于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或关节腔,可引起浆膜腔或关节腔积液。炎症时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渗出原因
渗出是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微循环内流体静压升高和组织渗透压升高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1)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的内皮细胞是一种半透膜,正常情况下,水分和小分子的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血管壁,而血浆蛋白等大分子则不易通过。炎症时,由于致因子、炎症介质的作用,局部组织淤血缺氧、酸中毒,使细静脉和毛细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