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把考研当成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这是个体选择,他人无法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但一所大学也把学生能考上研究生当成教育目标去追求,并为此殚精竭虑、使出浑身解数,对这种法只能用两个字来评价:短视。
这种为考研而学习的“应试”做法由学生的个体行为发展成大学的组织行为,其性质就由学生的“应试型学习”变成了大学的“应试型教育”,其后果要严重得多。毕竟,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学习更应该着眼于为未来发展建立宽广厚实的金字塔基座。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成考研,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分数、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四六级英语过级、各门功课过线、专升本、本考研……在这些院校眼里,考上研究生就是攀上了极顶,就可以领略无限风光。
谁都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尤其在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里,把考上研究生这么一个人生逗号当成极顶,是不是眼睛有点儿近视?
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类大学,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各自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但都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么赋予学生学识和素养,要么养成学生的创造思维,要么教会学生实践能力。而大学教育仅仅以考研为目标,就如同中学教育以高考为目标一样,只见分数不见人,而且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严重。
当然,地方院校有自己的难处,学校牌子小,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鼓励并帮助学生考上研究生,既是给学生找到了出路,也是给学校找到了出路——就业率问题解决了,而且还有利于招生。可只盯着当下的招生就业,只能解决眼前的办学困难,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未必有什么好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