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是近年来高校里的普遍现象,不独曲阜师大才有。为什么重点院校的考研热被视为合情合理,而地方院校的考研热却受到质疑?这种质疑背后潜含的又是一种什么心态?为此,我们有必要检视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看到底是学生和学校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制度和环境有什么毛病。
在我看来,地方院校的考研热,首先是广大学生和学校对不平等教育制度的集体抗争。
地方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治结构,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在不平等的起跑线上;不仅是教育起跑线不平等,还有人为设置的障碍,或者说是裁判不公,这种“裁判不公”就是不公平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和高教小省,在浙江这样的经济强省,在湖南这样人杰地灵的中南省区,高考录取分数线常常要比首都北京和其他一些省份高上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即使在同一省区,广大农村所在的县市又常常比省会城市高出几十分。
还有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把地方院校学生置于不公平的环境中。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几乎就是一种“马太效应”:本来已经充足的重点院校继续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动辄几亿甚至上十亿元;本来就嗷嗷待哺的地方院校依然处于饥渴状态,资金短缺,入不敷出。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其实已经决定了地方院校无法和重点院校相竞争。“人往高处走”,地方院校鼓励学生通过考研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和环境,实在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如果说考研就是应试教育的延伸,那么,重点大学考研也是如此,而不应该只将板子打到地方院校学生身上。综观中国目前的大环境,处处都是考试:小考、中考、高考,考研、考博,毕业后找工作用人单位还要考,公务员竞聘也要考,单位评定职称还要考外语。一些能够进入大城市混得有点头脸的人,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才立稳了脚跟?应试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教育长久培育的传统和大环境,一定阶段一定时期,你不顺应它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连饭碗都找不到,即使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也未能免俗。像曲阜师大这样的地方院校,一边为地方和广大农村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一边顺应潮流为高一级研究型大学输送人才,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高分低能的学生在任何地方都有,不独出在地方院校。人们已对较早时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先生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许纪霖说:“像我们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招研究生,居然招来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三四流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除了会考试,和我们这些名牌学校受过良好教学术训练的学生素质根本没法比,现在的研究生选拔制成全了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说法不但被认为是“一种学术贵族居高临下的傲慢和偏见,缺乏一个真正大学者应有的人文情怀”,还当即遭到了孙立平先生的有力反驳。孙立平说自己带的头5届硕士生没有一个是北大毕业的,但是他们现在都很有成就,“我们过去的考试制度是一考定终身,他一考没有考好,要给他们第二次能够把潜力发挥出来的机会,这个机会对整个社会精英选拔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地方院校考研更热的现象的确让人深思。这种深思不是简单地指责学生成了应试制度的牺牲品,更不是片面地指责学校眼光短视。围绕这一话题所暴露出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记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