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简介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4
哈尔滨医科大学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前身为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建立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原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70多年的创建和发展中,学校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成为具有适度规模和鲜明特色的高等医学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院校之一。
全校校园面积123万平方米(1840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全校教学科研医疗等仪器设备总值5.7亿元。1996年开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校园网络。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56.5万册、期刊2262种、中英文全文电子期刊1.3万种、中文电子图书2万册,可提供电子文献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药学院、第一至第七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附属单位。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设在我校。
学校设置11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六年制日语医学班、六年制俄语医学班、五年制)、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药学、生物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卫生法学方向)。
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三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有国家特聘教授岗位学科1个,省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2个。
学校有教职工7151人,其中有教师2285人。教师中,有专任教师1151名,其中,教授324名、副教授289名、讲师249名、助教289名。有兼职教师1134名,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546名。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博士生导师132人,硕士生导师456人,国家、卫生部、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4人。获南丁格尔奖教师1人,获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优秀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全国留学归国先进个人等29人次。
现有各类在校学生9228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593名,本科生4821人,成人教育学生2197人。建校以来,培养学生3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国内外,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
科研工作近几年取得了显著进展。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研成果奖133项;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863”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项。亚砷酸注射液治疗M3型白血病研究被中国科学院《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科技发明之一;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主编《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等6种专业期刊。先后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德国、芬兰、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
学校三所附属医院(第一、二、三临床医学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两所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百佳医院”。三所附属医院和口腔医学院编制床位共3514 张,年门诊量160余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近11万人次。在同种异体劈裂脾移植、心脏移植、同种异体双手移植、同种异体单前臂移植等器官移植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另有四所非隶属的临床医学院(第四、五、六、七临床医学院),有床位290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