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统计依据在生源地城市方圆100公里以内就业定义为在生源地附近就业。
结合数据发现,规划毕业生“最恋家”地区第一名为北京,100%在北京就业;第二名为陕西,67.57%选择在陕西就业;第三名为四川,58.33%在四川就业。
然而,生源地拥有毕业生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内蒙古、河南、河北三地区共有毕业生54人,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只有2人,低到3.7%。
恋家指数分析统计表
学校到就业城市
同样将老八校学校所在地与就业城市建立关联,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学校-就业城市”的就业网络。
学校到就业城市分布网络图
从北到南依次来看各学校的就业城市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TOP3分别为深圳、上海、杭州。20人中只有3人选择留在东北(哈尔滨1人,沈阳2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业城市分布图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14位毕业生中有10人留在了北京,2人去了上海,其余2人分别去了昆明和南京。不得不承认北京的留人能力很强。
清华大学就业城市分布图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17位毕业生8人去了北京,剩下的分别去了重庆、西安、深圳、上海等城市,统计到的数据中无人留在天津就业。
天津大学就业城市分布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76位毕业生有28人留在了西安就业,占总数36.84%。13人去北京,10人去深圳,其余25人各地开花,奔向上海、成都、广州、济南、苏州、南京等城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业城市分布图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的18位毕业生中12人选择留在上海就业,3人去北京,剩下的分别去了广州、深圳和重庆。虽然数据相对较少,依然说明了上海的“一级就业城市”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