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要览(2)
16、元曲——元杂剧和元代散曲的合称。均以当时的北曲配乐,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四大元曲作家”,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杂剧尤为突出。
17、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它由词演化而来,兴起于金元时期,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包括散曲和杂剧。
18、散曲——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散曲分为散套、小令两种。在语言方面,口语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散曲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
19、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 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主要剧作家有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先祖《傅女 离魂》、王实甫《西厢记》。
20、笔记(宋代笔记文)——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属野史。起始于魏晋,可分为鬼怪神仙、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类。《搜神记》。考据辩证类居多,宋《梦溪笔谈》清《日知录》。笔记所载,多琐碎,但较官修史书生动,其中很多为正史所不载。
21、小品文——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译本为“大 品”。后遂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晚明小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松散、文笔轻松且有情趣。 晚明小品在古代散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小品文极盛一时,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是最早刊登小品文 的杂志。此后的“小品文”,系指那些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篇幅短小的杂感文字,它们或夹叙夹议地讲道理,或生动精炼地叙述一件事情,其特点是:深入浅出、 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并具有幽默感和讽刺力量。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等。
22、诸宫调——宋金元流行的说唱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所以称为“诸宫调”。它是由说唱、歌舞到戏剧的演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
23、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科学。同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等有密切的关联。主要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结构、功能、语用和发展规律等问题,以及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24、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联系由社会因素而引发的语言变异、变体等语言现象进行社会研究的一门新兴边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25、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 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规范化的语言不会妨害语言的发展,不会束缚个人的语言风格,同时推广标准汉语不杜绝或者禁绝方言。现 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话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标准。
26、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闽、粤、客家、闽南方言等,其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方言是北方方言
27、行话——1、各行业为适应自己的特殊需要而创造使用的词语。如“图纸”、“会诊”等。指某些阶级为适应自己的特殊需要而和制造使用的特殊用语,表明某种阶级意识,但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如“寡人”等。
28、语言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语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 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或补充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通俗化,是指现在汉语要少用文言词语和的语言,提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 式。正确的方言和外来语。口语化,则是强调现代汉语的语言交际功能,方便交流。
29、口语和书面语——同一语言的两种既紧密联系又明显区别、相互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形式。口语也叫“口头语”,是通过声音传播的、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用用最广、最早的语言形式。书面语也叫“笔语”、“文字语”,是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
30、术语——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用来正确标记生产技术、科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