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本科院校很不好,普通二本,高考失利所致,通过考研期间的努力,今年顺利被浙大风景园林拟录取,总分422,初试第一名,复试第二。分享一些切身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
本不太想写这些,我自己性格比较低调内向。但家人朋友一直劝我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且刚好本校有学弟学妹也在向我打听,索性完整写一篇,以供大家参考。
作为过来人,知道初考的同学们有多么困惑和迷茫,写这篇长文,希望可以帮到底下考研的同学。我会尽可能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写得细致,重点突出。
我自己的考研经历还算比较轻松,可能是效率比较高。
我是八月最终定的学校,九月开始认真备考,算到12月24号考研,顶多四个月。但四个月时间,考出了英语81、政治71、专业基础135、园林植物135,总分422的分数。由于平时在学校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所以大家都觉得我很神奇【尴尬】。
专业基础的分数略低,因为时间上没有注意,最后60分的小快题没有画完,这是我考研结束后的一个遗憾。
后来得知,自己的分数能排那么前,感觉很微妙,压根没想过自己会考那么高。我想,考得高的原因,大概在我的方法上。
在细致的谈考研经验前,想帮大家分析几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考研?
你是跟风去考研的吗?在我的学校,就有许多跟风考研的同学,他们不是自己想考研,也许是没有事情可干,就考研了,也许是被鼓动去考的,可想而知,在考研的过程中,他们会无数次动摇,重复问自己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如果心底没有坚定的答案,就没办法一心一意坚持复习到底。
所以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一定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稳固的出发点,才能有稳固的未来。
2. 如何定学校?
谈到定学校,我本人就来来回回定了好久,也去考察调研过。这个过程中,放弃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定学校的关键是懂得舍弃,咱们得知道,世上根本不存在,名牌学校、名牌专业,还特别好考的馅饼的。选择了好学校,门槛高,也许衡量自己的实力,就得选择它的弱势学科,选择了一个相对普通的院校,再不考它的热门专业,那考研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混文凭了。
综合考量自身的实力,和自己的愿望,是想去好学校呢,还是想针对专业有所发展呢,再来选择。
名牌院校收的名额很少,是不是更难考?
也不一定。诸如我们园林专业,北林毫无疑问是业界大牛。它每年学硕专硕共收一百来个左右,但它有多少人考?去年是八百多人,今年据说突破了千人。但浙大的风景园林,它虽然往年收六到八个,今年扩招了,收了十个。但考浙大风景园林的,往多里算,一共大概才七八十个人。算一算报录比,其实都差不多,只要努力,咱们就能冲到金字塔前端去。
3. 如何复习专业课?
复习专业课,不同学校考得侧重点不同,也不能套用个别的学习模式到其他学校去,但我自己坚定一点,就是必须要围绕重点出击,而不是散点进攻。 找准你所考院校的导师们爱出的重点,有针对性,有方向的复习,这会大大省去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些变态的大牛学校,什么都可能考,考那种学校的小伙伴,真心膜拜你们……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经验怎么介绍,希望大家不要迷信方法,按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学习,毕竟考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过分得压迫苛求自己,坚持不久,恐怕会适得其反。
考研经验(写于2016年12月27日)主要是围绕心态来的,那时写得很随性,没逻辑。
“考研期间小纠结是每天都会有的,看不进书,东西太多背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有种无力的想瘫倒在地长眠不醒的奢望,但往往由于实在身心太疲惫了,稍稍发泄一些不怎么有力的烦躁后,就只能选择乖乖继续背...都是泪...我有好几次晚上背得精神混乱跟对面的楠楠她们侃段子...
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几次,屈指可数,一次是学校定不下来,我想考好一点的学校,但开我们这个专业的学校本就不多,好学校基本没有考快题的指望,暑假去重大考察后,发现加试的建筑设计,不是我这样的农学小菜鸟能掌握的,所以必须放弃有关建筑类院校的一切幻想。
这就导致我八月份还在纠结学校,选择学校不能选设计,选设计不能选学校,纠结了多天最后我选择了考带植物学的学校,和我一开始进专业就喜欢设计的初衷不符,也和三年来我在设计方面的积累学习不符,之前我从来没有对植物上过一点半点心,作为一个脸盲我连人都分不清,更别提认树了,凭借树叶树形树皮等器官来辨认,原本是我想都不想的...教我快题的小文子师兄推荐我考稍微稳点的学校,可是我一想到那个学校就没动力,我知道自己如果一开始就提不上心,最后多半也是废,所以还是下魄力决心拼一拼吧。
关于专业课
决定考植物学后书一下子多了起来,树木学,花卉学外还有六本专业书要看,而我自己又是个贪心的闲不下来的,除了这些专业书外,又抽时间多看了几本,比如川大考的南农丁绍刚的《风景园林概论》、华南农李敏的《中国古典园林30讲》、西建大考的《外国造园艺术》、《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后来拿到真题先把真题看了三遍,摸清考试方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面由于没买指定参考书,我嫌贵,自己手头的版本还没看,就认真看了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两个版本做了笔记,虽然最后啥都没考到...扫了华科的版本来综合了解重点和共同点大概有哪些,基本这本书就是各个大学的老师你借鉴我我借鉴你混合成的,出于对个别细节题的关注,还翻了一遍园林工程,做了一些简单笔记,最后确实考到了,就是不考我看的= =。
我就记得看参考书时就是在跟自己打拼,拼自己能多快看完,看完就码起来,越码越高…由于看书浪费了太多时间,看不完要求的六本里的西方造园史和中国古典园林史了,于是又机智(被逼的)的跑网上去荡重点,筛选好的修改修改,打印出来扫了两遍。不过后来还是把西方造园的重点看书过了一遍做笔记,不看不行,有些东西人家摘录的和我想要的不一样。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大厚书我是扔了,因为我考的学校不考那么多细枝末节,但我出于对重点的担心看了三十讲,后来该背的内容没有放松的,考前当天晚上还把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艮岳、避暑山庄、圆明园、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布局和特点都背熟了,结果一个都没考......今年基本中国园林史连边儿都没问,但不代表底下就不考,学弟学妹们要谨慎判断。
西方造园就总结重点,伊斯兰园林,欧洲园林的三个,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台地园主要是不同时期代表作,风景园主要是代表人物肯特布朗等。日本园林背几个特点词汇,其他的园林知识我自己手打整理出了名词解释和园林特点的比较的补充知识,考前看了一遍,为了确保考到时有印象,结果啥都没考= =...还有王向荣的西方造园理论实践那本书,我看了一遍书,看了一遍重要人物的事迹,又抄了一遍简洁概括的,熟读了背了一遍,虽然考前没来得及背巩固,但组织语言介绍一下还是没问题的,结果也啥都没考,简直是巧妙回避了所有我复习的考点。浙大的园林基础考得非常综合、零散,几乎没有原题,不算难但挺能考出学生的专业水平扎实与否的。
花了两天时间整理了三十讲的重点笔记,自行搜集总结了真题答案并且手打整理到电脑上,因为我有强迫症,也不怎么看得懂学长学姐的字体...自己百度、参考总结了两门课的真题答案还跑去打印,真的挺耗费时间精力的,所以最后大家都已经背得很开心了,我才开始挣扎着背书。
关于背书
原定背书时间是四十五天,后来拖缩减到三十多天,因为怕背书,怕背书成为第三个非常挣扎的关节点,我知道整理得再多,不背也是没用,可是看着那厚厚的许多沓精心凝练出的重点,不知道自己哪天背的完,我就又怕了,特别害怕开始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害怕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你不知道哪天才能背完。
我开始不想背,拖拖一天又是一天,背得东西寥寥无几,后来终于认真背了,进度依旧超级慢,我背书的能力真的不咋地,一遍就要背很久,天天数着纸张就觉得害怕和无奈,知道要快点可又快不起来。
简直怕死了,特别担心自己失去自控力,担心自己白白看着时间流逝而什么都不做,感到无力感和掌握不住自己想要的,有一次我怕到极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边哭边对话,对自己说,因为你在乎,你不想浪费时间,所以你会控制好自己,一定不会浪费时间的,你的潜意识里就是这么想的,你不会让我失望,因为你就是我。
说完那些绕口令的自我暗示后,感觉好了很多,人自信了起来,开始相信自己能掌控好自己最完整的意志,这对我一个一直不太自信的人来说,非常的重要。有些问题我们都明白,只能自己解决,在那些时候你必须坚信自己,不寻求帮助或者逃避,你要相信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的意志,我们的内心和意志不能够脱节,只有当它们两者结合,才能让你采取主动的行为,才能如愿以偿。
背书的时候基本放弃了政治和英语了,偶尔会做政治题和英语阅读,记录几句好句子。政治英语这时候的进步都很少,但我发现政治每次看一点都满满是收获。相反是背书更痛苦得多,我才发现对于没什么计算题的学科,考研最关键的,难就难在背书吧……
关于政治
第二次挣扎基本是在把政治精讲精练看完后,因为我嫌边看书边做题太慢,就先单看书,七到十天把书看完,然后单做1000题,五天做完,做题很快,一天几百道小意思,我也没有一天天对答案,因为嫌麻烦,是最后一起做完慢慢看答案的,1400题大概错650题吧……当时就绝望了……650道错题怎么看得完?觉得遥遥无期……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但也不知道怎么也就都过结束了,而且距离八套卷出来也还有一些天,所以说真的很多事情你都以为来不及,最后其实也都能很快做完,时间其实还是给了我们足够机会。
最开始做政治题目也就在十月中下旬……那时候最初看了文都的书,看不懂记不住,感觉完全不对,因为我本就是史政生,有过政治学好的体验,很着急,后来看了张鑫的视频课,买了精讲精练才好起来。所以政治理解是第一位的,基础要打打好,看详细点的书或者看好的老师讲解,不一定是浪费时间。当然做题也是很重要的,后来后悔没有更多时间刷题,觉得不该看精讲精练,因为疾风劲草的重点就够看了...如果能多刷些题,还是很好的。至于大题目,我的建议是每张预测卷先别急着背,不如先花一段时间看一看,理解一下意思,翻来覆去当故事看上好几遍,能自己组织语言描述的就不用背,而有关键名词的地方,有严格规定的描述方式时,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背熟。这种方法能减轻你的记忆负担,也比较有效。
关于英语
英语一必选丁晓钟……不知道是哪位老师的真题详解,连排版都挺乱,我问同学借去年的真题看,搞不明白它的讲解是怎么排在里面的,丁晓钟的排版非常合理,思路也清晰,选好真题很重要,哪怕内容差不多,思路需要培养和学习。
考研英语重在阅读,拿下阅读基本上一切都不在话下。哪怕单词不全认识,意思你能懂也足够应对考试。
需要认真精读、不要图快图做得多,要把每篇都看看懂,哪怕没错,也尽量看下详解,因为你做题目的目的是为了读懂它,了解它的出题思路,不是为了一时的对错,有的同学会被一时的错误百出所打击,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一时的对错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是把每一次错误当成为你临场发挥的正确打基础。因此,阅读英语的基本功就是踏实一些,哪怕一天就做四篇,详解看两篇。因为光这些我就能做一上午,做起来非常快,一个小时多点就能搞定,但详解看起来,最开始的时候一篇要一两小时,很慢。不过等我做到2014、15年时,详解已经能看得很快了。第一遍就做阅读,第二遍做其他题,看作文。其实英语真题我就做了一遍,但每次做题时阅读一遍,解析时阅读一遍,感觉也还好,不是说做得多就有用,但要是时间多的话,多阅读一些还是很好的。
作文请务必引起重视!多给它时间,一定养成经常写的习惯,最好连续两个月每星期背一篇写一篇,不多写考场上完全懵逼,连单词都想不起来怎么拼,你的意思根本没法用句子表达出去,再牛逼的高手也无法轻松过这关,不要自恃英语功底高就掉以轻心,小作文也要好好练,不然写出来的结果真的让你想死......大概就是小学生水平吧。考完我的心也是醉了……T T,三小时英语特别虐,做得你头晕眼花基本是正常的,特别是阅读四篇结束后,基本字母都在飘,越读越反胃,这时候可以调节一下先去写作文,再回来做其他。
个别同学觉得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不重要,其实并不是那样,有时候它们出得其实非常简单,比如今年,简单到让人懵逼,觉得什么时候考研英语难度档次降低了?降了好大一个层次,如果根本不想去完成它们,抱着这样的心态,肯定会错过得分的机会,今年的新题型更简单,简单到基本不用动脑筋...到了简单可怕的地步,如果不看就放弃实在不明智。完形填空哪怕就是难了,错十几个,认真点读完选也能拿到三四分。我留意过往年因为单词难的时候,单词能难住我多少分,大概在六分左右,看试卷难易,越难单词难倒人的比重就要相对高一些。这样看,英语里头四到六分就能划一个档次,三四分能争取有什么不可争取的?
关于焦虑
焦虑基本上是每月初,月中,月末都会有,焦虑袭来时会让人负能量爆棚,要懂得自我排解,自我疏导,跟大禹治水似的,需要疏通而不是光阻挠。越压抑越容易适得其反。
我有许多成绩优异的小伙伴,考研失败就是因为后期心理这道坎没过得去,她们压抑焦虑、忽视焦虑,太看重结果,把自己逼得过紧,最后被失败的恐惧扰得心境片刻不得安宁。这样的复习效果是效率极低的。作为一个心理素质差导致高考失利的人,我努力培养了四年的心理素质,就是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也希望考研的小伙伴们能重视起这个隐形的敌人。
但更多的到后期就会很容易懈怠,懈怠的时候光刺激恐吓自己:“你这样肯定考不上了”也是不行的,怎么说呢,学会正向激励自己,比如我的理智劝自己学已经劝不进去了,我就会反过来说,你看,你又不想看了是不是?你肯定看不进去了。这时我的逆反心理就会被激励起来,怎么我就看不进去了,我偏偏还能看。类似这样掌控自己的情绪,其实我个人认为人的情绪很像幼稚园儿童,是需要哄的,只要你是有目的地去哄,把它往好的方向引导。因为你的最终目的,始终是提高有效复习时间。
绝不要自我责备,如果某天你突然想出去转转休息一下,回来绝对不要责备自己浪费的时间,也不要歉疚什么的,就当自然而然发生好了,因为休息、放松这些都是你确实需要的,歉疚自责什么的会占用更多的大脑CPU,对你继续复习并没有任何好处。
做事情是保持人平静的最好方式,如果焦虑的来源是无作为的话,不要怕,现在就开始行动,一切都会好转,不要用无作为来助长大脑的乱想,那只会无端放大恐惧,真正的事物靠的近来看远远没有在远处看那么巨大,凯撒说的。
最后就是背书该背的要背,关键的要领是要活,千万不要思维僵化地往前冲,保持头脑清醒,要认准方向再用力,哪怕慢一些迟一些,没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很显然无论你做得多用力,折扣都得打得很厉害。要有大魄力,有最实际冷静的头脑,最信赖自己的意志,做最明智的选择。然后,不惜代价去完成你的决定和你的选择,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有了这种心态,没什么理由是别人能做好而你做不好的。
关于本科的我们
我在班上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群人,只能说七八名左右,好一点往前去,坏一点往后掉,但这都不是关键,我做不到像学霸那样不分课程每堂课都认真听课做笔记,做不到每次考试都格外努力复习冲刺高分,但考研不一样,它是你为自己争取的机会,只属于你的考验,关键是你有目标,并愿意为它付出多大的代价,最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代价,你觉得自己真的尽力了,你不能做得更好多少了,这个考试结果已经基本反映你的真实水平了,那情况也就不会太坏了。
考完之后也觉得自己考的还不错,后来又看到许多很厉害的同学,苦苦学习坚持了十个月,觉得自己虽然复习过程没那么辛苦,但论吃苦也还差得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仍需要不间断的进步才行。”
最后,想补充一个点。
关于复习期间的生活方式,我仍然觉得效率是第一位的,应当选自己效率高的时间来复习,不是说考研的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苛刻的作息。如果你清晨效率格外高,那早起没问题,可如果你晚上背书格外记得住,早上早起却每每犯困一上午呢?(当时与小伙伴苗哥常戏称上午犯困为“坐船”,因为晕晕乎乎的,且持续数个小时)我最后那阵子经常会把书背到晚上1、2点再睡,因为那时候心静,背什么第二天都能复述出来,效果比较好(个人情况不一样,不推荐),第二天早上则偶尔要到9点才能去图书馆,但去了就能立马进入状态。我觉得这种都没问题,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不要过分相信他人看似“勤奋”的方法,只有最后成绩出来了,才知道谁花了真功夫,谁又把功夫落在了实处。
以上。
比较忙,能写得帖子都写了,不接受不相干的咨询,非诚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