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1)基本内容。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轮廓相吻合 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大陆大致吻合,南美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格陵兰岛都可拼合起来。地质构造相似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地层大致相似。古气候、古生物相似 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等地的古气候、古生物很相似,但在中生代以后则显著不同。这证明这些大陆过去曾连在一起,后来才逐渐分开。另外,还有古地磁方面的证据等。
(2)海底扩张学说。
1)基本内容。6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发展。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2)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5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岸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3)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内容。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岸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划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的地方,常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北美洲西部海岸山脉等。当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则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
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现在人们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分布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等。
5.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1)地热。
1)地热资源及其分布。地球内部有巨大的热能。地热最经常的释放形式是地热流。分散的地热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富集起来,就成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分布不均,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2)地热能的利用。地热是一种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尤其重要,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目前,地热已被用于采暖、育种、温室、发电等方面。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在利用地热资源。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因全部用地热采暖而被称为“无烟城市”。
(2)火山。
1)火山的构造。地球内部岩浆喷出地表,在地面堆积成的山称为火山。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种锥形山丘,叫做火山锥。火山锥的顶部有圆洼形的火山口,口下有“通道”(火山管道)与地球内部的岸浆库相通,是岩浆喷出的通道。
2)火山的分类。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三类:一是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叫做活火山;二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做死火山;三是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的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这叫做休眠火山。
(3)地震。
1)地震的发生。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地震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2)震级和烈度。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般说来,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烈度可能不同。因为烈度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还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
3)地震的分布规律。从世界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