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汉教大纲的确有变,但吉大的参考书目没变,就2010的考题来看,没有涉及到古汉、中国文化、文学史等,唯一与2009不同的是考试科目的名称变了,和汉语国际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定的叫法一样,一科叫汉语基础,一科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第一科考的是现汉和语言学在一张卷上,第二科考的全部都是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题型和以往一样,没有选择填空,全部都是主观题(有名词解释),也有和历年真题相重合的部分甚至是原题重现。因此,2011考题延续2010的命题形式,原则上是和2010不会有太大出入的,下边具体分析一下2010汉教试题。
汉语基础:
其实我个人感觉这科的考试是融合了现汉和语言学的知识,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论述,基本还是原来的那些考点,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几乎每年都有,不管是何种题型),元音辅音的差异,这个也考过至少两遍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也是第N次出现了。只要大家看熟,弄透了以往的历年真题,这些都不在话下,结合着指定参考书和老师的笔记,基本都有详细答案的,这个大家应该都没有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和2009年比起来,2010的汉教试题应该说更正规了一些,很有“对外汉语”这个科目的样子了(2009的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发挥空间比较大,以至于没有标准答案,怎么说都有道理,可能是第一年招生,不想让题目过难的缘故吧)。2010的真题,我个人感觉,应该说只要仔细的看了刘珣的那本《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同学,答起来应该不会特别吃力,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讲的还是比较透彻的,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总结的也比较好。
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题目部分。像中介语、迁移、跨文化交际、HSK等这些概念果然都考了(汉教毕竟是2009年才开始招生,只参考这一年的真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之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试题参考价值尤其大,而2006的语言学这一科,还有半套试题是针对对外汉语方向的考生的,因此,从这半套题其实也是可以看出些端倪的。话说我2009年考的时候,其实也是仔细分析了这仅有的半套题,但2009的对外汉语只考了75分,还有一道发挥题占了45分,所以,没太起作用,但2010的真题,却体现的比较明显,2006那半套题里,居然绝大部分在2010的试卷中都出现了,这一点让我颇感欣慰,尽管自己没再参加一次考试。
另,除了这些重点概念以外,也涉及到了一些诸如学习策略、心理语言学等的知识。这些嘛,算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比较前沿的理论了,考卷中也有所体现,所以,正如前边所说,这套卷子还是比较像“对外汉语”的考卷。
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也有所考察,论述一道,案例分析那个也算是涉及到文化的了。所以说,尽管参考书目中没有指定“文化”方面的,但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其实还是可以看一下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推荐一本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的话,也要把刘珣书中《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跨文化交际”那个章节好好看一下,肯定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