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终于结束了,最后成绩为初试分数386(政:77,英:70,专一:127,专二:112),排名第20,复试排名第9,确实令我感到惊喜意外。决定记录下来整个过程以作为纪念,也希望会对同志们有所帮助。
专业选择:
我是2011年6月毕业的英语专业普通院校本科生。在国企工作一年,排除了万难几番挣扎斗争决定辞职考研。由于第二外语水平的限制,放弃了老本行英语专业;由于对统计学的驾驭实在不够,放弃了感兴趣的心理学;一次偶然机会联系上了在中山大学读汉硕的大学同学,通过几经了解,决定报考中山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当然,我也有过关于其就业前景、该学校报考难度、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学习基础的各种考虑,清楚这不是“mission impossible”,因此在6月毅然开始了考研之路。
专业一:
6、7、8三个月:汉语基础的教材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下两册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稍作了解,第二遍结合《现代汉语自考测试2000题》,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值得一提的是中大对这两本书考查的点都非常细致,因此从第二遍开始就要很细心的看书,以至于下方的注释、书中举的例子都要涉及并且一一理解。
9、10、11三个月:又把这两本书反复看了三遍。第三遍是看书,并且结合《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出版的)做题。另外,在第三遍的时候,我把所有我觉得有可能会考的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抄在了笔记本上,例如:我国北方方言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第二天在开始看新的章节前自测式地填空,把答案工整地写在A4纸上,错误的在纸上而不是笔记本上更改,以便后期再做自测。第四遍和第五遍分别也是看书加上再做一次《现代汉语自考测试2000题》和《现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需要强调的是每一次看书都要比上次更加细致,做题中发现的问题最好能在书中相应位置写下来,这样反复看书的过程中也就反复地回顾自己出现过的问题。每次都用不同颜色的水性笔、记号笔划记,所有错题用同一种颜色的笔标记。另外,关于文言文的复习,我没有特意去买王力的古汉语,而是直接使用的朋友借给我的胡安顺、郭芹纳的《古代汉语》上下两册和解析,这两册书几乎每章后面都有习题是需要做翻译和标点练习的,我把标点和翻译在解析那本书上标记出来,后期只需翻阅解析那本书了,方便又有针对性。另外,我还在网上下了大约10篇的文言文标点练习,考前练了下手。从10月开始可以每隔一天花5分钟读一读文言文,主要是培养自己的敏感度和语感。另外,我还做了大量大量的试卷,包括:各院校的11年、10年的真题、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以及一些网上下载的语法练习等等,这些练习我做了一遍,又反复看了两遍,不懂的问题都要弄懂,其实考原题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因此扎实才是王道。
12月-考前:这段时间反复看错题、反复看书N遍、把之前设置的填空题拿出来做一做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个阶段还是得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其他做过的练习补充,中大的题目出得很基础很细致,甚至是教材中举的例子,所以无论如何不可忽略教材。
专业二:
6、7、8三个月:这三个月把《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三本书看了两遍。第一遍只是当小说似的过了一遍,了解大概内容、整本书的结构等等。看第二遍时,把《中国文化要略》中所有可能考的点抄在笔记本上,以后就只需要看笔记了。另外,在第二遍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时,除了在书中划记重点以外,也在笔记本上设计填空题。这期间也要开始配合着做各种题目。因为文化题涉及面广,所以需要提前开始记忆,后期反复已达到强化的效果。题目包括:《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点测评》及各院校真题和网上下载的习题。
9、10、11三个月:这期间也是反复看《中国文化要略》笔记、《跨文化交际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另外,我又看了《外国文化史》,由于中大对外国文化考查的分值不大,因此我只是草草过了一遍,把自认为可能会考的几点抄在了笔记本上,方便记忆。看网上有人推荐,加了《开心学国学》,里面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我做了一遍,考前看了一遍,考没考原题我不确定,但文化这东西就是靠积累,所以能有时间多看一点就多看一点吧。另外还把《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点测评》看了2遍。自己根据2012年的大事挑出了一些可能会考的,比如美国大选(选举制度、奥巴马个人背景等)、奥运会(奥运会历史、英国介绍、开幕式上提到的各个历史文化点)、诺贝尔奖、各种节日等等。《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是非常重要的。我把里面每章可能的考点都总结了出来,非常之细致,对应的答案也写了下来,有了这个总结的知识点,几乎可以不用再翻书,后期都是考的总结过活,因此强烈推荐大家总结出该本书的知识点,方便记忆。
12月-考前:最后的冲刺时间内依然是要反复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除此之外,总结出《跨文化交际概论》提纲、《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提纲,根据提纲发散知识点检测记忆,另外,背诵之前做过的题目和打印出的资料。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这一题让人真的很迷茫。我也谈不上有很系统的准备,只是想到了什么就做什么。
(1) 案例分析:准备好引言和结语的模板,考试时可直接使用;把《跨文化交际概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两本书中的专业术语和适合于分析案例的句子列举出来,多看以便熟练运用;思考一下各院校的真题,分点列出来。
(2) 教案写作:我把《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中的综合、口语、综合、写作、听力、阅读的教案都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写了一下,考前看一看就好。今年考的口语教案的写作,往年还考过综合和听力的,感觉写作和阅读的不是很重要。
(3) 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方面的我也毫无准备,当时是把《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中提到的偏误的分类等等看了一下。
复试:
简要地回忆一下复试过程,希望对报考中大汉硕的同志们能有点儿帮助。
上午:
笔试:给出了一些调研数据和分类及简要介绍,要求根据所给提示写一篇1500字的小论文。论文主题是就汉语教材整体情况或某一分类进行研究分析。要求按照论文格式。且分析出特点和问题,给出解决策略。
下午:
共47考生,分为AB两组。按照上午的抽签顺序一个一个面试。复试前准备时间10分钟。面试教室里大约坐了5-6个老师,2个记录员。
面试过程:
1、中文自我介绍1分钟。
2、回答抽到的题号上面的题目。
我的题目是:
病句:
1、飞机场从中山大学三公里。
2、汽车被爸爸没开走。
(这个环节就是需要有条理有逻辑地讲出自己的解释。病句:错在哪里、怎么改、为什么留学生会犯错)
词语辨析:挑选和选择。(词语辨析:说出不同点并举例证明)
整个过程中老师可能会打断你并且反问你,我的建议就是如果知道的话就按实说出,不知道的话就谦虚地承认这方面功课做得还不够好,不要逞能。老师未必是要考察你的专业素质多么好,而是看你的普通话、应变能力及你适不适合干这行,所以大家也无须太纠结这个专业题答得是否完美,我觉得整体发挥稳定自然就好了。
3、英语问答
面试我的老师是潘小洛老师。虽然他真的很严肃,让人觉得很紧张,可是同志们,他的英语真的好好听啊!听他问问题我顿时就感觉升华了好吗。于是很享受地完成了英语面试。
大概问了这么几个问题:简单地谈一谈自己?为什么不做翻译要跨专业做老师?(我本科英语专业)因为我回答得都比较长,所以基本上说完这两个问题老师就说好的英语环节结束了。
复试结束后,第二天下午便在学院办公室门口发榜了。中大还是很有效率的。
以上就是整个复试基本过程了,关于如何准备复试,我只能根据自己的小小经验谈一谈。
我正儿八经开始准备复试是在复试前半个月吧。之前一直都在瞎忙活其他事情,最后两周开始着急了才看书的。
专业方面:《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语法释疑201例》、《现代汉语》上下册、《现代汉语教学导论》。不一定会考原题,主要是总结从哪些方面角度答题之类的。
英语:一分钟英语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介绍发散一些老师可能会提到的问题准备回答。能想到多少个问题就准备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