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的研究生录取名单终于贴出来了,这段时间每天晚上睡不好的,一大早起来就上主页看动态,真的是在紧张与不安之中度过。看到最终成绩那一刻,真的是所有的情绪都迸发了,自己被自己感动到,为了考研放弃的东西太多太多,总算有了回报。思前虑后,决定写个经验算是对自己一年多的努力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算是为师弟师妹们提供点复习经验。先自我介绍,我本科是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的,跨考本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最终以第四名被录取,专业课排名第三。下面,我依次就西外汉硕概况、参考书目、复习建议等做以小小的介绍,希望对后辈们有用。
一、西外汉硕概况
西外2009年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0年开始面向海内外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由汉学院承担。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教学研究、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汉语教学测试与评估、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外语言对比、中华才艺、外语教育心理学、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本专业学生需有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可根据情况选择在国内汉语教学实习基地或到西外承建的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孔子学院及与西外有交流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汉语教学点进行汉语教学实习。
西外汉硕历年分数线和单科线也就是踩着国家线,2014年是315分,所以门槛不会太高。招生人数每年招生简章都有,但实录取人数不对外公布。尤其是今年,招生简章说录取30人,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扩招了好多,挺吓人的,但能扩招就说明有扩招的实力,师弟师妹们要抓紧这个机会哦。
二、参考书目
初试:354 汉语基础、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修订本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2、《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叶蜚声、徐通锵
3、《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1999郭锡良
4、《中国文化要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程裕祯
5、《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胡文仲
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2007赵金铭
复试:复试笔试科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古代汉语
内容范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及古文翻译。
1、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2、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上下册,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1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汉语语法与语言教学 2、中国文化基础
汉语语法与语言教学: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中国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
1、胡裕树:《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重定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导师信息:孟长勇教授 浮根成副教授 沈兰副教授 裴雨来副教授 张丽娜副教授 顾清副教授 李艳副教授 梁静副教授
三、真题题型
西外所有专业的考研真题均不外漏,这就导致大家在复习做题时没有一点针对性。我当时也是找各种关系让西外汉学院一个老师帮我开了考研参考书目录,然后我壮着胆子问那位老师能不能给划个重点啊,说个题型啥的,结果他回复了一句让我很冷的话:你把所有参考书都背下来就没问题了……这个……我也只能说好的,谢谢您……所以,没办法,弄不到真题只能找汉办样题和其他学校汉硕真题来做,差不到哪里去。但是,重点来了,西外汉硕完全没有按照样题出题,全都是自己的题型,虽然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都有,但出题范围也都是始料未及的,我拿到题后发现题出得真的很有水平,都是换个角度和问法来考察平时复习的内容的。所以,各位在广泛练习样题的基础上,要学会举一反三,把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理解,自己最好可以猜猜题,想象如果自己是命题老师会怎么出题,这样遇到各种问题都不会害怕不会手足无措了。
四、复习建议
西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笔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块:“语言学基础知识”、“文言文标点翻译”、“对外汉语心理学和教育学”、“古今中外文化”以及写作。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现汉”和“语言学”部分主要是测试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语言知识的运用。所以,在反复熟悉教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思考这些基础知识经常以何种方式考查。比如说“语音”一章中的“音节”部分,一般是以音节分析的试题出现,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注意音节中的省略和音变现象;“文字”一章,一般会考汉字的造字法,大家除了记住教材上举的例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例字总结造字规律;“词汇”一章一般会涉及语素禾凼的判定以及词的构成方式等问题;“语法”部分是考查的重点,也是考试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章,词类的判定、短语类型的分析、句子层次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分析、修改病句等等都是必考内容;“修辞”部分,考查的最主要是判定使用了哪种修辞方式,考的也不太多。《古代汉语》主要考查文言文标点翻译及字词解释,但是要做好这一部分试题,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还是必要的。所以,建议大家把古代汉语教材中的通论部分好好读读,当然,有规律地阅读文选,是锻炼自己阅读古文能力的最好办法。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教育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常识。建议大家多看几遍书,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跨文化交际》两本书看烂,在理解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记忆。“文化”部分考查范围比较广,范围难以确定,所以,建议以《中国文化要略》和《外国文化史》两本书为主,细小的知识点也不要放过。再涉猎时事方面的内容。材料写作主要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答题思路结合所给的材料进行写作,建议大家在网上多搜些范例看看,西外的材料题不是一般的志愿者出国实践遇到障碍之类的,而是给一段对话综合考察汉语基础,教育基础,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点,答题时脑子一定要高度活跃,理清思路再作答。
五、学习方法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我复习期间政治四科加上所有专业课都作了很详细的笔记,真的很有用。
综合我的专业课复习经验和真题出题范围来看,我觉得对于专业课来说,不管是本专业直考还是跨考,不管是有基础还是零基础,考研都得从头开始。以现汉为例,我前后看了大概有6,7遍。第一遍是暑假开始刚拿到书,每章节用两天时间系统了解,大概12天时间对整本书有个概括性和条理性的认识。第一遍后的每一遍以周期性复习为主。汉硕参考书比较多,内容也很复杂,所以我每几天一循环,每本参考书同时进行。比如我以14天为一个周期,第一天看现汉,古汉,语言学,第二天看概论,跨文化,引论,然后第三天又是现汉,古汉那部分。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率,不会感到枯燥,长期循环,复习也在不断加强,记忆也在不断变牢,建议记东西没有效率的同学可以用此方达,且辅助笔记讲义的形式加以强化。
其实,考研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多些自制力,自控力,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坚持下来,自己活的的远比放弃的多很多。祝各位2015考研师弟师妹们都可以取得成功,一切顺利!
http://tieba.baidu.com/p/303048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