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院和老师让我们考上研究生的给学弟学妹们做考研经验交流。前一段时间忙着毕业论文,现在也接近尾声了,想着去年此时有点迷茫的我们,决定写下自己的考研历程供学弟学妹参考。
首先是选学校。个人觉得不要盲目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比如参考书目、命题风格等等。就像谈恋爱一样,只有跟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才能很舒服地自在地过每一天。选择适当的学校可能就已经是考研成功的三分之一了。我从来不是学霸,大学期间成绩也不好,所以我没有选择报考厦大等专业强的学校;我没有好的记忆力,也没有毅力能把十多本书好好地全部复习,而华科的参考书只有4门,这几本书基本上是大学的教材,比起上手完全陌生的教材,我觉得这几本书更加适合我;而且华科综合排名在全国排名靠前,文科相对比理科弱,能考上一个名气大的学校对我来说已经知足啦;再看真题的题型,我更加欣喜若狂,我觉得只要稍微努力一点,这个高度我是能达到的。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华科。我是个学渣型的人,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比我强,那你们就更加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专业课。华科汉硕的参考书目是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徐通锵、叶蜚声的《语言学刚要》、王力的《古代汉语》以及张岱年的《中国文化概论》。这四门在试卷上的比重是一样的,都是75分左右。我是先看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的,因为这两门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样看不会搞混了。现代汉语我还参照着黄廖版的。第一遍不求全部看懂,但要看仔细,有整本书的大概框架。第二遍是做笔记,我是先画知识树,把每章节的知识脉络理出来,然后把重要的知识点概念等整理出来,做好笔记。我的笔记是这样做的,只写正面,不写反面。第三遍是先研究华科专业课的真题。华科以大题为主,很多都是一个题目25分,一定要形成自己的体系。现汉和语言学主要是名词解释、填空、分析说明和论述。根据题型,我再整理笔记,在对应知识点旁边的空白页按照题型要求做补充。比如声韵调的名词解释按5分的要求去答。现汉和语言学相通的概念,我就综合整理成一个,避免混淆。华科专业课的真题参考价值很大,一定要重视。做好这些笔记,后期只要拿着这些笔记去记忆就可以了。中国文化概论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比如有先秦百家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西学东渐是什么?谈谈原因。根据这个特点,我把书看一遍的同时也在网上找资料补充。形成完整的前因、后果、影响等系统。古代汉语我主要是看了一二册,先看课文,然后对照着翻译,然后就是繁简字的互换。然后就是四册书的常见字。华科的古代汉语是不会考书上原本的文章,但看些文言文有助于我们形成语感。华科的古代汉语大概是70分到80分,分值挺大的,还是要好好复习的。考研前一晚,我比较浮躁,看不进书,我就把历年真题从头看了一遍,很幸运的是今年考的知识点很多都是以前考察过的,所以真题最好是能动笔完整的做一遍,即使没有一字一句的写出来,也要把各个点写出来。
心态。首先,既然选择考研了,就要放下一些东西。不是说考研期间完全与世隔绝,不看电视不逛街。每个人都有兴奋期和情绪低迷期,要懂得适当发泄和调整。当学不进去的时候还不如放松放松,和朋友聊聊天,看看电视。我每个礼拜会有一定的时间看些电视,比如《快乐大本营》和韩国的《爸爸你去哪儿》,因为比较搞笑,看的过程会很放松,但看完了就能比较好的状态去看书。其实有11月份有半个多月我状态不好,窝在房里看了半个月的美剧。虽然我能最后通过复试然后录取,但我是特别不赞成这样的,休息是可以的,但要有个度,因为一旦休息过了头,到了临考的时候还没复习完就会很焦虑的,对考试也不好。所幸是我这次人品爆发,没看到的没考。所以真的希望学妹学弟能吸取我这个教训。其次,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复习进度。你身边不乏考研的同学,但每个学校的参考书目、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不要太在意考别的学校的同学复习进度,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完成,相信自己不会差。最后呢,考研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我是一个二本学校的学生,虽然我们学校已经升了一本,但感觉还是比211、985的学校差一大截,我曾一度担心华科会排外等情况。但事实证明,其实我们就是在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竞争,复试的时候打听了一下旁边同学的学校,我发现我的学校其实在当中还是不错的。所以,考研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关于考研,先写到这里,关于复试还有其它的我过几天再更新。送学妹学弟几句话:其实复习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效率和方法。当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相信一定能成功!
http://bbs.kaoyan.com/t5262846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