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分真是心理战,走到今天算是有了结果。这段时间一直酝酿,想说的话也差不多都在这儿了。在这个时候写点什么应该会比较客观吧。
初试 分数: 政治68 英语81 专业一120 专业二120 总分389 排名5
复试 分数90.44 总排名3
个人情况: 省级普通本二院校,英语专业,大学成绩中等偏上,该通过的考试都通过了。本科学校有对外汉语和汉语言专业,可以蹭课,蹭老师。
动机: 不想再考英语的有没有?觉得再学就是再多背点单词的有没有?这种想法是挺极端的,但是我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大二暑假,发现本科毕业确实不好找工作的我决定考研。本人性子急,决定之后就在翻硕和汉硕之间选择了汉硕。想到北京离家近,好学校又确实多,就开始在北京地区选学校。选民大也可以说是毫不犹豫,看了两遍培养方案之后就再也不想看别的学校了。建议大家百度一下民大汉硕培养方案,简直是缺乏动力时的鸡血和强心针。
复习前准备: 大三开学之后开始买书,因为没经验又贪多,买了不少和初试没啥关系的,留着现在才慢慢看。还是建议初期不要贪多,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大三一年蹭对外汉语和汉语言的课,现代汉语听了两遍。蹭课的心得是:一定要自己先看书,不然意识不到老师讲的都是精华。然后就是尽量多地记,不管是总结句还是例子。有些点可能现在还不能理解,但是书看多了之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有啊,蹭课就是要脸皮厚:往前坐,勤问题。抓住这六字纲领,蹭课才有意义。
复习期: 真正开始复习大概是大三那年三月份开始的。看过招生简章的都知道,考民大有托福成绩(80分以上)算是优先录取的条件,所以在大三寒假抢了一个考位在5月30号考了托福。说到托福,其实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难,我从开始准备到考试是三个月的时间,很充分。如果你铁了心上民大,就一定要考托福,今年竞争异常激烈,英语和经验(外派志愿者)你总要有一个。对于应届生来说经验真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托福是你准备了就管用的。没时间不是理由,因为托福是不需要一天到晚刷的。我习惯在上午复习托福,尽量和考试的时间,程序一致,下午晚上碰也不碰,为的就是跟考试频率一致。托福的重要性,高过敬业福,相当于保命符啊。今年复试的要求是这样的:总分不低于320(国家线,但是实际进复试的最低325),政治不低于45(国家线,民大不卡政治)英语不低于60(比往年高五分,因为大家都考得太好了)或者英语不低于45且托福不低于80(一考试就紧张星人应该很开心),最后一条最惊艳:专业课不低于100(还是大家都考太好了,去年80,但是专业二偏难所以卡掉许多人)或者托福80分以上且专业课不低于90(很多小伙伴都是90多牺牲的,特别可惜)总结成一句话:快去考托福。我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帖,但是规规矩矩地背单词(百词斩,托福词汇过了两遍),做口语(用的小马,每天签到就可以免费批改真的很感动),刷TPO(马叔的微信给的)还是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当然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模板,综合写作简直就是离不开模板的呀。如果有条件报班当然好,口语写作有保证,但如果像我一样自力更生也没关系,很多资源都是免费的。最后结果出来100多一点点我觉得还算是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吧。
准备托福的这段时间正好学校安排实习,不上课,就没出去,每天上午托福,下午现汉,晚上引论,有了复习的感觉。
政治:政治都说不着急,但对于我这个笨鸟来说到后边是真着急了。政治考的不多,但总算没拉后退。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看书,晚上八点多教学楼就关门了只能回宿舍。于是就从网上找了一些视频看,买了一套书对着画。这就看出了看书的重要性因为我啥也没记住……这几插一句,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最好暑假还是在学校看书,可以回家呆一周左右放松,但如果一暑假都不在就会影响复习情绪了,这是很连贯的过程,重新找感觉很费劲。后来开学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连看带划就到了十月份,这时候1000题一遍还没做完,有点慌。当时学姐推荐了蒋中挺客观题答题宝典,知识点编排很好。看视频又买了任燕翔的主观题答题宝典,最后背的基本就是这本书了。特别感谢任燕翔老师的是强调政治答题的时候最好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写上每题的题目:马原,毛概……今年如果不是写上了我很可能就把3.4两道答反了,因为试题是小册子,我多翻了一页……
英语: 因为是英语专业,所以没下太多功夫,加上今年英语题确实比较简单,所以分数不低。大家都知道考研英语最爱考熟词新意,所以单词一定要熟悉。手里正好有一本高教社出的单词书,400多页,一天10页看了三遍,就当是课间休息了。我平时很少刻意地背单词,但是专四之前开始就一直用百词斩,这个良心APP非常适合记不住单词党,重要的就是一个词表重复背几遍。开始记常用义,再背就要记记不常见的啦,比如fresh这个词做名词的话是 开始 的意思,要是自己猜就很困难啦。百词斩很有意思,每次碰到背过我又刚好有点印象的单词就会条件反射想到那幅图,非常生动。转回来说,真题很重要,所以舍不得做,最近4年的都要留出来做模拟。模拟就要和考试时间一致,我到最后四个星期周末都是在模拟,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场上紧张的话真的会事倍功半。平时练习的话手里有学姐留的几套新东方模拟,后来做了十几年的真题,最后还买了何凯文最后六套。英语作文一定要背,但我不建议背太多,不然真正写的时候拿不准用哪个就成费力不讨好了,脑子笨的我三个月就背了三篇。把三篇吃透,融会贯通,每周写几篇练手,写作文的时候很自然的就把句型用上了,背多了反而不知道用哪个好。小作文格式大家一定注意,今年的notice活活让我写成信…感觉整个都白写了。另外推荐大家看看何凯文的长难句和翻译课,哪一年的不重要,是看方法,启发很大。阅读一定要每天做,我开始一天做两篇,后来发现题不够就做一篇,保持手感就好。做英语题重要的是要看出老师想让你选哪个,考试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足,可以把相关段落和题目,题干对应,方便检查。
专业一: 现代汉语真的是下功夫最多的一科,但是成绩没有那么理想,毕竟跨专业,只看那两本书未免有点空中楼阁的意思,所以建议大家多看几版现代汉语,了解框架,再深挖。我看黄廖之前看了两遍邵敬敏版的《现代汉语通论》,有些说法自然是不一样,但是对于拓宽思路有帮助。黄廖自然是要死看,前后有十遍左右吧,其实看前五,六遍的时候都有: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觉,看每一遍都如初见……后期就上午看上册,下午看下册,速度会快一点。课后题一定要做通,我到后边的看书的时候连课后题都一起看,毕竟是基础,不能放过。习题的话先不要急着做真题,一是真题知识点分散,翻书太慢也没效果,还容易丧失信心。二是答案有时候让人不忍直视,在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能让错误答案误导自己。前三遍都可以做课后题,觉得枯燥的可以买《现代汉语800题》练手。我是从第二遍开始做的笔记,不断整理,最后成框架。小的知识点尤其是语音部分我自己编了很多顺口溜,比如前响复元音是 爱熬藕A 后响是 约丫也窝娃 中响是 要有外围。 笔记和讲义都是利器,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学校有对外汉语和汉语言专业是优势了,尤其是碰上讲课讲得好的老师——老师的讲义帮助特别大,每一次看都有新理解,像寻宝一样。基础阶段推荐《核心考案》(全名好像是叫 汉语国际教育考点核心考案 蓝皮的 挺厚 名字记不太清了这本书专业二不太符合民大风格,但是专业一的部分对基础阶段特别有帮助)词语辨析可以买一本《201例》。学有余力的可以看《现代汉语语法简明教程》,我当时买了没看,后来再看发现真的很好,深入浅出,思路清晰,把理论讲的特别具体。答题方面,一 定 重 视 真 题,没有更重要的了,确保真题没有不会的,大题都背过,真题上出现的知识点在书中标出,复习的重点就更突出了。建议复印一份空白的用来多次练习,如果第一遍就写,后边再加上笔记就看不清字了。(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两遍以后带老花镜都要看不见字了…)还有一点是我个人的教训,不止要背黑体字,黑体字后边的一到两句话也特别重要!!!比如说义素,语义场的定义,填空专门挖定义后边那句,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是哭不出来的呀……最后强调一下,看书真的不怕细。
专业二: 三本书——《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三本都属于小身材有大智慧的类型,再加上民大的专业二只有主观题,重要性更可想而知,一本一本说。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绝对是所有这基本参考书里的老大,尤其作为一个三跨生简直一点头绪都没有好嘛。前两遍硬着头皮看着记笔记,结果拿比书大两倍的本记了80多页,差不多把书抄了一遍,然而还是没有印象。这个痛苦的阶段之后看了两遍串讲视频,还是懵懵懂懂,这个时候差不多十月份了,我就一不做二不休开始背,还有120天的时候开始背,第一遍背了60天,时间长,但是基础打好后边背起来就轻松多了。我当时状态好的时候一天也就是背一节,所以不用怕慢。第二遍30天,第三遍没背完还有18天的时候开始发烧,烧完就剩八天了。18天里背了两遍,上考场前一共背了四遍,感觉不算多,所以如果看两遍知道脉络之后就早点开始背吧,早背早主动。后期不要忘了总结框架,背烦了就用铅笔填,填完擦干净,可以反复填。除了多背,还要背全。民大不爱考常规点,参见 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 这个问题的位置,并不显著。历年真题要在书里标出来重点背,而根据今年的趋势,简答,论述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分是需要自己发挥的,这更要求大家熟悉理论。而且今年的专业二,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改得那叫一个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分分钟写不完,尤其是引论,硬编的话真编不出来,理论和材料还要融会贯通,任重道远呐。
——《中国文化要略》对于考小题的学校来说这本书还远远不够,但是民大的题型如此超脱,把这本背透还是够用的,因为有些题好像就是考你临场发挥能力的,比如,中华老字号。看到这个题瞬间想到大宅门…说远了,意思是不要奢求看到所有的知识点,平时可以积累一点,但不要顾此失彼。背的时候不建议直接背书,知识点太零散加上书厚容易失去信心。我是借鉴了学姐和网上的笔记,自己总结了一本,因为总怕总结不到位所以知识总结到很细的点上,虽然背的多一点,但心里比较踏实。比如今年大题有一道 玉器时代 的题,大多数人可能觉得不是重点,但我总结上了就不管不顾地背了,所以专业二整体答的不错。按前几年的趋势徐福东渡,丝绸之路这些对外交往的事件应该是重点,但是今年一道也没考,说到底,老师的心思是看不透的,多背多记才是王道。今年题型变了,知识点也更细化了,以往5.6个短案例分析变成了一个长的,之前的思路有点用不上,所以学弟学妹们两个都要准备,估计出哪种就看老师心情了。
复试: 一生中总是赶上改革,这次也不例外…以前笔试就是一个小时的英语作文加面试,今年——逻辑思维20分钟+英语写作(今年是给一篇材料,总结教学法和你的意见,而不是以前的命题作文,字数500-800词)+汉语教学(今年是写教案,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改)=3小时,没错,晚上六点到九点。要说复试有什么能复习的,我感觉就是对二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英文术语和表达要能掌握并且有一定的理解,尤其是现在流行的克拉申,认知法之类的。这样写出来会专业一点,也能凑字。今年我想把克拉申的5个假说摆一下,悲哀的发现好像并不知道英文名称,就现编…估计老师都看笑了…
面试的话顺序是按成绩排名的,所以和你一起面试的同学和你水平差不多。程序大概是自我介绍,中文问答,抽签:中文问题,抽签:英文问题,才艺展示。期间老师也会问一些问题,但是老师都很和蔼,很亲切,所以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紧张。这几步里最重要的肯定是英文问答,这就又体现出托福的重要性了,托福独立口语是15秒准备45说,面试是念一遍题就说,考过托福的话会更容易适应节奏,至少在念题的时候就已经把第一句答案想出来了,不至于冷场。关于才艺,真的是各显神通,不一定都有童子功,但是来之前一定是下了大功夫的。
作息: 因为我的作息安排有点特别,所以写出来大家可以借鉴一下。上午: 7:30-8:20 早读(英语)+背书
8:30-9:50 现代汉语上册
10:00-10:40 要略 政治
10:50-11:10 英语单词
11:15-11:50 背书
下午: 2:00-2:50 背书
3:00-4:30 现代汉语下册
4:40-5:30 英语
5:40-6:10 概论 201例
傍晚: 6:15-6:40 背书
6:40-6:50 晚饭
晚上: 7:00-8:40 引论
8:40-9:20 政治
9:20-10:00 背书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每天背5次书,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我嗓子不太好,背时间长了嗓子疼,得不偿失。其次,从进入状态,到过度学习,我的周期差不多一个小时,再多也记不住。第三,一个小时之内我会安排两本书,先背难背的,比如引论,让脑子不那么累。而且这样安排相当于用零散时间背书,大块时间可以用来做题。身边同学大多一背半天,我的建议还是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一年的辛苦能结出果实。
http://bbs.kaoyan.com/t7062275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