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真的希望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好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真诚地尽我所有帮助你,一如曾不记报答的他们帮助我一样。如此,每个人都会像雨季的一口水井,从不干涸——因为真诚从来换得更多的真诚,你无私馈赠给别人的东西,终会有人加倍回赠给你!”
本来打算四月份复试完了,不管最终结果怎 样,我都要来写点什么给后来的同学,至少让你们在这段考研路上,不会太迷茫。但当下这会儿,知道成绩的大都忙着准备复试去了,去年已经读研的学长学姐现在 早就融入到美好的研究生生活当中去了,如果没有认识的前辈,后来人之能从网上东拼西凑一些过时的考研讯息。最近也有一些同学加了我QQ,问一些东西,那我 索性现在就写点什么吧,给许多仍旧迷茫的奋斗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但其实,做什么事,还是靠自己啊,我有好友,我们13年一起考南师古代文学,那时 都是无从着手,最后她依旧完全靠着自己的坚持和不断摸索,公费录取。所以,所谓的经验都是别人的,是别人真实走过一段岁月的每一分每一秒之后,心有所感, 给岁月留下的印记,而不只是所谓的一点点“考研经验”而已。
我说起话来就比较啰嗦,再多说一句。考研的学生一批又一批。我的感受是,如果你想打听如何准备初试,还是去找身边那些考研落败的学长学姐吧,如果他们够真诚,从他们那里你或许能够得到更多有用的倾诉。而一年一度的“考研交流会”上,你听到更多的,只是“我准备的很晚啊”,“其实考研也不难啊”,而已。考研这段路,滋味究竟如何,走过来了,自己回头去慢慢品味吧!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是山东淄博人,本科在 山西大同。2013年第一次考研,从2012年大三结束的暑假正式踏上考研征程,开学之后由于学校原因,九月十月份安排实习,大多考研同学选择留校复习考 研,11月开学,一直上课,每周十大节选修课,一直到学期结束,所以那段时间很忙乱,状态不佳,复习方法不太得当。最终成绩351分,国家线350分。毕 业后,在家休整一段时间,8月17号一个人坐上南下的列车,18号早晨到南京,有个13年一块儿考南师在网上认识的同学帮我去南师仙林校区找了住的地方。 之后逛了几天,莫愁湖、大屠杀纪念馆等地方,算是熟悉环境吧。之间一直在南师复习,考完研1月7号北上,8号到家。计在南京140天。17号查成 绩,399分(这个分数不算高,尤其对于二战的人来说,今年高分挺多的)。
我还是想多说一点。一个人在南京复习的这段 时间确实挺难的,尤其对我这种平时朋友很多,习惯了热闹环境的人。而即便我已经踏入南师校园,可以在学校复习,但所谓“寄人篱下”的感觉,一直存在着。还 好,在复习的时候结识了几个南师的朋友,一直给我特别大的鼓励和帮助,还有我考上研的这位好友,以及另一位考上外语系研究生的高中同学。这一切,都是我应 该也必须感激的。而二战的这些天,我觉得特别值,不只是说我取得了还凑合的成绩,在这段时间,我的心态、我的状态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而最大的收获就 是: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就买下了幸运的种子,在你真诚坦诚对待别人之后,你会收获丰硕的果实。所以,如果你看到的这篇文字帮到了你,也希望以后你能 尽自己所能去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就是,我知道每个人考研的目的都不尽相 同,或许是为了逃避工作,或许是为了继续深造,但不论如何,明确自己的态度。这样,好让你在累了的时候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坚持二战,只是因为我喜 欢古代文学,我依旧把考研读研当做我年轻时候梦想的一部分,即使在这个社会中,梦想往往被眼下的生存逼到悬崖边上。但我会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做最后一根抓 紧梦想的绳索。
哦,废话说了好多,步入正题。
首先,树立好观念,就像写作文前列的大纲。 考研总分500分,政治、英语各100分,专业一、专业二各150分。好了,你要肯定的是专业课高分是王道。把我解剖了,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13年, 政治62,英语68,专业一98,专业二123(好像是,不出一两分的分差,脑子不大好使,见谅了);14年,政治71,英语61,专业一131,专业二 136。差距就在专业课上了,所以重点从专业课开始说起——(以下仅仅是我个人复习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每个同学,建议多多打听一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专业课一——“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门课在13年突然从考大综合(古文史、外 文史、现当代、文艺理论)变到只考古代文学,14年延续。15年如何,不得而知!也不是没有继续变化的可能性,因为今年的分数普遍较高或许就跟只考古代文 学一门课有关吧,说不定为了增加难度,15年继续大综合,所以要有个心理准备。因为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考大综合的,南师名气还好,再加上只考古代文学,所 以竞争会更加激烈。关注九月份南师官方网站上的招生简章,14年是在9月6日公布。
13年招生简章上没有列任何参考书目。14年列了:“《中国文学史》(修订本),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跟往年的差别不大。但总共有三套文学史教材是值得关注的。第一套就是上面游国恩的版本,第二套是北方大多本科院校使用的袁行霈版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套是之前南师出的一套,且是他们本科教学中一直用的一套教材——郭预衡的《中国文学史》。
三套比较,游国恩版本条理清晰,但内容简 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的,不免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和阶级观点;袁行霈版本,内容充实,但文学史的线条勾画不够明晰,用词太过藻饰,不易记诵;相比较,郭 预衡版本比较实用,二战时,好友强烈推荐我这套教材,看过之后确实获益良多,他的条理很清晰,繁简有度,对于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每章前面都有概 括,利于对每个朝代文化特征的整体把握,还有对每个朝代主要文体发展的勾勒,比如汉赋的发展、汉代散文的发展、唐诗的分期发展、唐传奇的发展等等。
所以,我的建议:游国恩版本的可以略过,有时间翻一下;重点看郭预衡的版本,用袁行霈的参考补充。可以做笔记,但不必过于精细,一方面浪费时间,一方面太多的笔记在你考研前夕看不完,只能徒增自己的紧张感。
从这两年真题来看,已经不像往年一道题反复 出现了,而是更加灵活。比如,13年注重对文学史发展脉络的把握(参考真题),还有对与南京有关的问题的考察,比如《桃花扇》、颜之推《颜氏家训》、《儒 林外史》,以及复试笔试时的袁枚和随园等等。14年就与13年又有不同,几乎没有文学发展脉络的考察,只是去掉一道简答题,把20分加到了论述题上。所以 复习时,注重全面一点,比如14年名词解释考《国语》,简答题考南北朝诗歌风貌,相对较偏。在这次二战的时候,我先大体翻了一遍郭版的教材,后来第二遍仔 细看,做笔记,后来翻来覆去看笔记。我讨厌背书,也不太擅长,所以大多只是熟悉,答题时按照自己的话来答。
对于作品选的问题,第一年我买了郁贤皓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个也是南师早先出版的,但它的内容不如朱东润版的详实,是简体字版,且有不少不严谨甚至错讹之处,比朱东润版多的地方是每个作 品后面有后代对它的评介,可作参考。从这两年真题上来看,如果平时读书较多,没必要放太多的精力在这上面。因为它不考往年那种解释字词啊、找典故之类的。
对于真题,年代早些的,参考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但最好看一遍,知道考过什么。重点看一下近两年的就好,不要有侥幸心理,复习要全面,你往往以为不考的地方总是命题老师出题的地方,比如13年的元散曲发展、魏晋小说之类。
专业课二——“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
大部分同学觉得这门专业课没法子下手。你看 真题会发现,断句标点、解释词语其实是古代汉语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每次要放到古代文学这方面考。我觉得是因为古代汉语这门学科在南师文学院地位很重,南师 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到2007年为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古代汉语一科,全国只有北大、南开、北师大、南师大四个学校)。所以,这样考也不 为怪,在复试时,更有繁简字转换的考察。而比13年不同的是,14年的专业二给出的一段文字是繁体,你在誊抄到答题卡上时,自然要转换成简体,这是隐性考 察。比如这次考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解释词语时有个词是“清廟”,我就给写错了,这个肯定会扣分的。
我觉得大凡喜欢古代文学的同学,都读过一些 古文吧,句读方面的知识,还是在平时阅读时培养起来的语感。平时可以买《颜氏家训》《洛阳伽蓝记》《徐霞客游记》等书籍来读,培养语感。做第一题加标点, 先拿铅笔在试题上用斜杠“/”断句,断完后通读一两遍,觉得没问题了,再加标点。之后誊抄到答题纸上。
第二题,解释词语,这个就不必多说了,自己去揣摩好了,也是考察功力的东西,没有技巧方法可言。
第三题写作文,要求1600~2000字。其实就是高考写作文,今年题目是以“诗穷而后工”为题, 写议论文。感觉比13年的好写很多,起码不用自己想题目。但我觉得这个题目好写是好写,但不容易出彩。如果之前没有准备素材,左不过屈原、司马迁;右不过 杜甫、曹雪芹而已。但如果你之前有充分的准备,这个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复习的时候,我准备了50多个素材,大多是别人很少用到的,诸如庾信、李贺、左思、 鲍照、王禹偁、骆宾王、韩偓、陈子龙、夏完淳、王令、蒲松龄等等,有的简写,有的繁写,基本全用进去了。说这个题目好些,是因为文学史上随便一个有名有姓 的文学家不是历经沉浮与磨难的,所以只要你熟悉的,基本都可以入题。
我手头有一套《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是八十年代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集合全国的名家写成的,那些名字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比如朱东润写的陆游、南师的名师唐圭璋写的姜夔,另外,周汝昌、袁行 霈、萧涤非等大家的名字都赫然在列。在学校图书馆偶然看到的,09年出了新版,我在网上把它凑齐了,去年去南师的时候,许多书都没带,但毅然带上了九大厚 册的这套书,艾玛,差点没累死!复试期间,看教材看累了就翻一两篇,顺手做个笔记,最后考研前背一下,确实获益匪浅!因为写某个文学家的作者都是研究这方 面的权威,所以读起来特别有味道,不会因为是八十年代的东西就落伍了。读这套书,会弥补一些文学史教材上的一些不足,比如大多文学史只注重作家作品的分 析,忽视生平介绍,这套书都有详细的讲解,在我做专业一“杜甫诗歌人民性”和“解释汤显祖《临川四梦》”时也有很大帮助。这套书网上不容易找到了,新版出的也少而且挺贵,有条件的可以去找找,但有老版的PDF格式,一会儿我传上来。噢,也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上淘一套旧版的,或者去学校图书馆找一找。
我的意思并不是非要大家看这本书,而是提醒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有准备写作素材的意识。不至于到考场上搜肠刮肚找不到好素材。好了,就说这么多了。
最后给大家列一个总体的计划:
因为现在大家还在上课,所以其实没有太多的时间专门用来准备考研。可以先买先关的书熟悉一下。前期,背单词,复习专业课;9月份,买来政治大纲,开始投入政治复习,继续背单词,复习专业课,开始做英语真题;后期,专业课笔记整理完毕,开始背诵,政治押题,英语作文。
还是那句话,这只是我的复习历程,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自己的方法。预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