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MBA头顶光环,脚踏风火轮,是企业争相追逐的宠儿,简直就成了高职高薪的代名词。可是《职场》杂志日前发布的“中国2009应届MBA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应届MBA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超过三成人坦言现在拿到的薪酬“与入学前相比几乎没有增长”,其中甚至有8%的人拿到的薪酬与之前相比“反而下降了”。就在MBA脱下华丽的外衣,遭受市场冷遇的时候,一家企业却向MBA伸出了30万年薪的橄榄枝,这家企业就是中国最大的协同管理软件企业---金和软件。
金和软件一直以开发中国特色管理软件,为中国企业解决管理难题为己任。在实力壮大之后,金和软件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但金和软件奉行的是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储备上,金和软件把目光投向了MBA,希望用高薪吸引MBA从事管理咨询,用管理咨询的工作把这些MBA打造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级管理人才。虽然金和软件作为企业来说非常成功,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也头顶着精确管理总裁训练营总教官、中国管理实战第一人的桂冠,但30万年薪招募MBA做管理咨询顾问,真能拯救MBA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吗?
2005年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曾表示:“根据对国内主要商学院的调查综合分析,MBA毕业后的薪酬与就读前相比,平均增幅达50%以上。”前后相比,2009年的MBA薪酬有非常明显的“缩水”迹象。不少MBA都认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让MBA的投资大打了折扣。MBA就业当然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举步维艰当然就要压缩开支,这肯定会影响到员工的薪酬。但MBA自身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首先就是MBA的“生产”过程,由于前几年MBA受宠,报考MBA的人数剧增,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很多MBA教育机构破土而出,但教学力量明显不足,很多就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再有就是MBA的“销售”过程,很多人把MBA当成了跨国大公司的敲门砖,但大公司的职位是有限的,为了进大公司很多MBA挤破了头皮,也错过了在中小企业中锻炼的机会;再次就是MBA的“使用”过程。大的公司更强调专业的能力,对MBA管理能力的锻炼并不多,而中小企业错把MBA当成了空降兵,希望MBA来之能战,战则能胜,而忽略了对MBA的二次改造。MBA是一个外来词,译成中文是工商管理硕士,是管理理论的高手,但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理论和战略思维,还要对企业的基本业务非常熟悉,由于在“生产”环节的错误,MBA往往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理论固然重要,但还要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才能发挥作用。而且理论不是万能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得到升华,这样的理论才是指导企业的管理秘笈。因此MBA就业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产”、“销”、“用”的系统问题,金和软件30万招募MBA做管理咨询顾问只是为如何用好MBA提出了解法,而MBA这个大方程的解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解开。
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也曾表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材,只是没有放对地方而已。MBA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只是没有找到合理的释放途径。这一方面是由于MBA好高骛远,眼睛只盯着管理岗位;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MBA的再造上偷工减料,认为高薪请来,就要马上发挥管理绩效,没有基层的锻炼,势必造成MBA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短版。金和软件这次高薪招募MBA,是希望为MBA开拓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之路,也为企业合理使用MBA这一宝贵财富提供一个案例。金和软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但金和软件不会请空降兵,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向来不怕“麻烦”,管理咨询顾问是金和软件服务客户的窗口,也是金和软件连接企业客户的纽带,因此需要像MBA这样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MBA提高实践能力,验证理论的最佳途径,能通过这一关的考验,MBA也就有了胜任高级管理者的资格。”
金和软件30万年薪招募MBA做管理咨询顾问把高薪待遇给了MBA,也给MBA实现高层管理者的梦想搭建了一个舞台,更为挖掘MBA的潜在价值提供了一个试验台,但舞台有了,试验台有了,可戏还要人来唱,实验还要人来做,在决定人的命运上,环境永远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因为人生靠自己,拯救MBA的最终还是MBA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