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程》约稿,我欣然同意。想起了十年前在一家面向大学生的杂志时实习的日子,零星的场景时而在脑海中浮现,拼凑出斑驳的青春画面,成为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
与所有大学生一样,若干年前的我也曾为将来谋划了很多出路,比如出国、工作、上研究生等等。究竟哪条路才适合自己,确实也很迷茫。结合自己的经历,在这里提出若干建议供大家参考。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白日梦没有意义,要踏踏实实地为将来的出路做好准备。比如选择找工作,就要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寻找实习机会,通过实习,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职场人际交往能力,试试水的深浅才能避免被水淹,提前了解职场,能有效增强求职面试的信心。如果选择出国读书,在大二时就可以上一些“寄托”(GRE、TOEFL)“烤鸭”(IELTS)辅导班,大三参加考试,大四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如果选择保送或者备考国内研究生,就应该认真对待大学中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选修课,刻苦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大三时联系在读研究生了解如何备考入学考试,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取得一些学术成果比如有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就会为录取增添砝码。还有一条路,就是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千军万马都要往这条独木桥上挤,能考上靠能力也靠运气,不可抱太大希望。具体说,就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除了认真准备难度较大的公务员考试外,最好大学期间多参加社会活动,做到品学兼优,比如做过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等都很吸引面试考官眼球。
也许是青春本来就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当年的我也尝试了这些选择。北京的大学里都有一股考各类英语考试的潮流,于是我在大二时随大流上了新东方的托福班,并糊里糊涂地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坏,比上不足,比下倒是绰绰有余。大三时想想出国不知道能学什么,我又考虑准备找工作,于是联系各种地方实习。我认为可以多在几个不同类型的机构里实习,包括机关、国企、私企、外企,还有去支教、去支边都是不错的经历,这样也许可以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到了大三下学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觉得自己知识的底子还很薄,如果有机会继续深造也不错,突然想挑战一下自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正好有个师姐在清华读研究生,在她的鼓励下,我就开始去备考清华的研究生,考研的日子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复习的内容多,往往感觉无头绪时间不够用。快乐是因为发现人生又有了新的目标,每天被一种信念支撑,这种信念一直坚持到研究生复试结束。最后,幸运地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专业复试。
我的第二个建议:毕业族一定要有目标,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在考研究生的同时,受到同宿舍好友的怂恿,我也报考了中央机关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几十个人争一个岗位,竞争激烈,比我优秀的人很多,谁能认定我就是唯一呢。正是抱着这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我竟然神奇般地以高分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宝贵的面试资格。到了这一步,我不敢大意了,面试时公务员考试中最重要的环节。我认真准备了面试中可能考到的问题,反复演练面试中的细小环节,在BBS上与阅读前人的心得……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面试获得成功,被录取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在毕业生中我是幸运的,曾经所有的梦想都偷偷地微笑了一下,除去一些企业的工作offer,我还拥有了选择读研还是做公务员的机会。最后,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主动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选择做一名公务员。初做公务员时,曾担心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会磨去青春的棱角,激情退去,现在看来热情依旧,收获的是成熟。公务员的工作虽然十分具体,但是内心感觉很有意义。我的第三个建议:学会放弃,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作者:杨承亮
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2007年考取IMF奖学金赴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