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刚开始,我们不忙着讲专业知识,我们先摸清复习方向和
目标,才能更好地前进,所以下面我们着重谈谈自己归纳的四“有”
即:
有方向!
有目标!
有重点!
有规划!
一、有方向:了解人大文博专业考研情况时有方向
文物与博物馆考研方向是考生在决定报考那个学校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考试科目、专业考研情况、专业考研考试特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本专业考试科目为:348—文博综合
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每年
推免 5 人,统考 15 人,共 20 人。
2.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招生人数较
少,从这一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文博硕士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
门类,这么宽广的原因,是因内容庞杂,需多学科一起研究。另外,
文博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本身很大,跨专业考试是完全可行的。
3.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考试特
点侧重于考古学知识,特别是参考书目: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
348—文博综合总共 300 分,其中:
《中国考古学通论》约占 180 分。
博物馆学概论 80 分
文物与文物保护学概论 40 分
二、有目标:选择参考书目时要有目标
有复习的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最先来说一下参考书目。以前我考研的时候,推荐的书目有:
而我选择的只有前三本书,你肯定会疑惑,为什么只选择三本呢?三本是不是太少?万一考到后面的几本我不会答怎么办?好,我下面就来一一回答。对于只选择三本书籍,我有以下的三种理解:
1.考试侧重点问题:我们都知道,每个考研学校都有各种的侧重点。因为我们的考研目标学校是人大,我就人大文博历年的真题而言,当然自己一年前也刚经历过考研,也明白人大文博考试侧重点在哪里。人大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课考试考得是 348—文博综合(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等文博系统),共 300 分,特点侧重于考古学知识,考古学占据了人大文博考题的半壁江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具体分析,其中《中国考古学通论》约占 180 分,而博物馆学约占 80分,文物学约占 60 分。
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到,这三本书籍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考点,所有说我选择这三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张先生的《考通》非常重要,那可是占了 180 分的题,总分的 3/5,页不是说其他的不重要,博物馆学和文物学同样重要,只是就我们人大考试重点而言(毕竟我们考研还是注重的还是考试成绩),靠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知识点要少。这样就需要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有重点的复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时间问题:今天 6 月 6 号,考研时间是 12 月 26 日,距离考试还有6 个月零 20 天。近 7 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为什么?说长是因为我们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去复习,我们来计算一下哦,6 个月 20 天,差不多有整整 200 天,人大专业课分数线是 180 分,就算我们 1 天拿下 1 分,也有足足的 200 分。
说道短,也很好理解,我们考研除了专业课考试,还有公共课考试,政治、英语我不清楚你的基础这样,但就我们跨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基础几乎是吧!平时你还要去上上课,上上辅导班,有时还参加同学聚会,各种活动等等,平均下来,一天能有 3 小时看书的时间就很不错了!6 个月 20 天,就算 7 个月,一天三小时,7 个月就 630 小时,整合在一起就是 26.25 天。就算说你坚持每天看三个小时,也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是不是很有紧迫感了!所以说,我们的抓紧时间复习,有重点,有目标,该着重的就狠狠抓住!所以我把那么多书缩减成三本了,有些知识点能总结的就总结,就说后面的基本书籍,偏向于专题性的,博物馆技术、科技博物馆学概论,自己抽取一些时间总结,归纳成自己的答题模板,一旦遇到这些专题性的题,就拿出自己模板,摆出考题要点,然后在其基础上扩充,这也解决了遇到后面几本相关的考题,我们不会怎么办
的问题。
3.跨专业:咱们是跨专业的考生,毕竟要比本科是文博系统的考生基要薄弱些。所以得抓紧每分钟每一秒来抢的先机,舍去一些考试不是太重要的,好好把握重点部分。我问了一些跨专业考试到文博的,人家还是理科生,我问他:你怎么比那些本科是文博的度厉害呀?人家告诉我,那是他们不会看书,不会总结,不会抓住考试重点和方向。
我看书就没看完一节或者一章就把这章所以相关的知识点整合,然后牢牢掌握,一旦考到这个点,我就从脑海里面抽取出来答题。就像操场集合,我把全班所有人编号排队,你想叫他们的时候,就能随叫随到。
以上是我自己总结的三方面原因,可能有些许偏差,但是我最终的目的却是很明确,就是:我们要有目标的去选择参考书目。这是我们的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