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双证在职研究生:先参加十二月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上录取后入学。毕业后可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入学考试有辅导班。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英文缩写为MCMM。
为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简介
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 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四、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实现“工与学”有机结合,从“以学科为中心划分”转变为“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中心划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五、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重视实践教学。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
六、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七、课程考试合格、完成专业技能考核并通过专业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八、积极推进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中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九、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考试科目
思想政治、英语一/二俄语/日语、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历年国家线
年份 |
A区总分 |
=100分 |
>100分 |
B区总分 |
=100分 |
>100分 |
C区总分 |
=100分 |
>100分 |
2011 |
300 |
40 |
120 |
290 |
38 |
114 |
280 |
35 |
105 |
2012 |
295 |
38 |
114 |
285 |
35 |
105 |
招收院校名单(部分)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省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吉林省 |
安徽中医学院 |
安徽省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省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市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市 |
扬州大学 |
江苏省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福建省 |
江西中医学院 |
江西省 |
甘肃中医学院 |
甘肃省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辽宁省 |
暨南大学 |
广东省 |
沈阳药科大学 |
辽宁省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省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省 |
广东药学院 |
广东省 |
西北大学 |
陕西省 |
广西中医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贵阳中医学院 |
贵州省 |
陕西中医学院 |
陕西省 |
河北医科大学 |
河北省 |
第四军医大学 |
陕西省 |
承德医学院 |
河北省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中医学院 |
河南省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 |
泸州医学院 |
四川省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省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省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市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湖北省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云南中医学院 |
云南省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温州医学院 |
浙江省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省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省 |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省 |
注:专业学位类别下招生单位可招生领域以及是否招生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