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硕士专业介绍:纺织工程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27

纺织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苏州大学纺织工程学科起源于1903年由著名爱国人士史量才先生创办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经过10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国内唯一的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造、印染、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等与纺织丝绸产业链相关的完整教学与研究体系。

本学科是国内仅有的三个国家级纺织类重点学科(东华、苏大、天津工大)之一,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本学科重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丝绸业,在蚕丝新品种、丝绸新原料、新产品设计与工程、丝绸产品的生态加工、丝绸加工过程的信息化技术、蚕丝蛋白综合利用研究等学科方向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

四、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创新等国家及省部级200多项,总经费达35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49项,实现产业化的项目8项。

本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三等奖4次,获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大赛”金奖1次、银奖1次。

1、天然彩色茧家蚕新品种选育及其生产技术研究。第一代天然彩茧蚕品种和产品2006年入选江苏省十五重大创新成果,有关成果获2006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加技术成果获得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获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优质雄蚕丝的研究。该成果发明了具荧光茧色判性的蚕品种的培育方法,由这项技术生产的雄蚕丝2003年、2006年连续两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一对优质高产特殊用途荧光蚕品“苏雄X荧晓”通过审定,获得江苏省蚕品种证书,2011年,获教育部二等奖、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丝蛋白创面修复制品的研发。在“十五”及“十一五”期间分别承担国家“863”及国家“973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构建了多种诱导生物组织再生修复的丝蛋白生物材料,目前已通过临床实验,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

4、基于敏捷制造的服装CAT/CAD/CAM装备集成技术与产业化。实现了从CAT 人体尺寸测量到CAD样板重建、CAM 样片裁剪的全流程自动化,是国内首套集成装备;设计了样板智能拟合模型,创新了拟合算法,实现了按照定制个体变化样板的自动生成系统。构建了人体数据转换系统,发明了人体数据到款式数据、通用数据到专用数据的运算方法和体系,使服装CAT/CAD/CAM系统可有效有序地使用和管理数据及信息;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物新型8项,国家标准一项,软件著作权13项,撰写核心期刊和收录论文6篇,2011年,获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5、高色牢度、短流程天然染料染色成套技术及产业化。该项目201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桑麻基金会纺织科技奖二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多组分纤维丝绸产品染整关键技术。相关的科研成果“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获专利10 项,授权7项,发表论文46篇,2007年,获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竹碳纤维制造与纺织染整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7、丝织物原位微晶矿物生态染色及功能整理一体化技术。相关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两项已授权)。已与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苏州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以及江苏省丝绸实业有限公司对本技术投资500万,2011年,获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学科带头人

陈国强,教授,研究方向:功能性纺织品化学及其染整。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委员兼印染专业委员会染色组秘书、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名师、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科技奖获得者。
白伦,教授,

研究方向:纺织系统工程

相关话题/纺织 技术 学科 数据 工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该学科方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学科范围包括:各种控制理论、工程控制问题及其他相关领域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介绍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该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的传输和利用,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过程等学科互相交叉和融合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及其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学科范围包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专业介绍: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 本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研究领域:(1)核电厂关键设备在恶劣工况下的完整性评价,提高安全经济性的新型核电设备和装置的研制,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及核电设备寿命管理,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及故障诊断技术,核电厂仿真技术及先进控制策略在核电厂中的应用,新型反应堆传感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介绍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该专业在电磁场理论和微波与天线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电磁量测量中的应用、计算电磁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电磁兼容建模方法及其测试技术、微波电路与天线新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介绍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该专业在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电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基于微机的现代电磁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介绍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生。培养电力系统、电工制造和技术物理等领域中从事高电压、强电流技术、绝缘技术、放电应用技术、过电压防护技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能够从计算机系统层面、计算机软、硬结合的层面解决应用问题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中国地大(北京)研究生专业介绍:资源勘查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地球科学、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冶金、有色、建材、宝玉石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勘查、国土资源、旅游资源等领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资源勘查与评价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及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构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首都师范大学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科学类一级学科。我系的科学技术史教学和研究起步较早,在科学史教育功能研究和中国近代物理学史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特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目前,我系在该专业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
  •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材料加工工程 080503二、专业介绍北京工商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实行材料系,塑料所合一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运转模式。以突出高科技、工程化、综合性为发展特色,突出教学和科学研究交叉互容的教学课程及内容设置,突出 研究所在行业及本领域的地位与本领域学术界和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