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学习大纲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网络资源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10-31 18:18:12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搜索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1)防止以今拟古,将貌似现代汉语复合词的词组为复合词

(2)防止以古拟今,将已经凝结成词的复合词还原为词组

语法(一) 

虚词部分 

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重点掌握常用虚词。

一、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概述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一)   之、其、者、所、或、莫、焉、诸

(二)   曾、且、乃、非、勿、毋、弗

(三)   于、以、为、与、因

(四)   而、则、虽、然

(五)   唯(惟)、盖、夫;也、矣、乎、焉、哉;欤(与)邪(耶)、耳

语法(二) 

实词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实词用法的异同,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

一、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但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比较突出。

二、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

1.  名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三、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行为的状态

2.  表示行为的处所

3.  表示行为的凭依

4.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1.  表示行为的处所

2.  表示行为的方向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等。

语法(三) 

句法部分 

教学要求: 


了解古今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特有句式,并能正确分析一般的句子结构。

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

1.“……者,……也”

2.“……,……也”

3.“……者,……”

4.“……,……”

这里的“者”字有表示提顿的作用,语气助词“也”字有加强判断的作用。

三、指示代词“是”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不要误认为是判断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 

一、被动句的特点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1.  没有特定结构标志,即意念或概念上的被动

2.  动词后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3.  动词前用“见”字表示被动的

4.  动词前用“见”字,动词后用“于”字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的。

5.  动词前用“为”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或“为”后所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不出现。动词前用“为”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又加“所”,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为”后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成为“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6.  谓语动词前用“被”表示被动的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相同,但在特定结构中宾语常常置于谓语动词之前

二、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

1.  疑问代词用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谓语动词前。疑问代词用作介词宾语,宾语置于介词前

2.  否定句代词用作宾语时,宾语多置于谓语动词前

3.  用“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宾语+是+动词”

“宾语+之+动词”

“唯(惟)宾语+是+动词”

“唯(惟)宾语+之+动词”

三、为了突出兼语而把兼语提到主语前,或提到兼语前的谓语动词前

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 

熟悉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及其编纂体例,重点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认识标点古文是一项基本功,掌握标点古文的方法。明确直译和意译,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古汉语知识进行较为准确的对译。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经验>专业课经验>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