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9基本介绍
(1)、包含749的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少年组织和思想意识教育。
(2)、749题量大,有14个名词解释、7个简答和5个论述。14×5+7×15+5×25=300,一般来说,230分的成绩算不错,所以大家以后模拟试卷可以以这个分数为标准。
(3)、专业书目:
刘铁芳主编:《学校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孙俊三、雷小波主编:《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可以不买、随便看看)
看书顺序:
①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学校教育学,这个顺序是我前期看书的顺序。中、外属于历史,心也是偏于实际的一类,原、学这两本是原理,可以说前三本都是为了让你更深入了解这两本书,毕竟咱们学的是学硕,原更基础,学与当今社会联系更紧密。这个顺序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符合人的心理发展顺序。
②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学,这是我后期看书的顺序。当看书到一定量后,为了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我会先看原,就是为了从整体把握大局,对这五本书进行拆分和整合(脑子内部对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属于心理学中的下位学习。
注意:看书顺序不一定是固定的,前期看书理解了以后,后期你
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去看,去记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考研一定
是要按部就班,不要贪图速度,也不要一开始就拿起书去背背背,不
像高考有三年时间背,考研只有几个月,所以你必须要理解。另外,
教育原理和学校教育学占得比重大,有 120 分,你必须在后期多多关注背诵。(不要瞎听一些人说不要去背,就算不是背,那也是有意识的去默默的记忆,通过多看很多遍书去回忆,这也是一种背。)
2、749复习方法
(1)前期(3月初——7月初)
看书之前请多看看目录,我认为看书就是两个目的:知识储备+逻辑能力。
看目录是为了整体把握这本书的结构,想想作者编排的逻辑顺序,作者编排的每一章都是有他的想法的,你们细细领会。建议每次一翻开书 就看看目录,睡觉之前回忆目录,一定有用。
第一遍不用太详细的看,(但是要全面的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点,即使那个知识点一般不考,你也必须要看。)可以边看边做一个大致的框架(在脑子里思考建构也行),第一遍目的是大致了解五本 书的结构,内容可略看。
第二遍你就可以在形成一定框架的基础上精读(详细而全面),精读我就没什么技巧了,大概就是老老实实的看书,边看边用铅笔画。当然如果你第一遍是精读的,那么你可以这一遍全面有省略性的读。
请记住看一章之前一定多看看目录和书本本身的章节框架,我是希望你们能够看看绪论,了解这本书的结构、你需要达到的目标、这本书的实际用途等等。(在第一二遍看看绪论,后面的可以省)。
请注意:拜托各位考生不要死扣字眼,死扣某一个小知识点,不断地钻牛角尖,而是要全面分析。第一二遍是让你理解教材的,不是让你去背的,你必须要对湖师大的指定教材形成一定的整体理解你才能顺畅的开展下一步,尤其是跨考生别想一步登天!不懂得可以在群里问、或者是私聊学姐,也可以看看那一章节不懂,听听音频课程,但不建议说你都懂,你也去听,这会是浪费你的时间,除非你想巩固你得记忆。
第三遍如果前两遍的基础还不错,能理解书本在讲什么,知道那个知识点、教育家教育思想等你都懂了,那么你可以开始快速性的看书,不要强求一些细节,比如说书中的举例、某个思想的发挥在细节等,可以用黑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知识点,可以自己做点框架,记住了框架不是让你抄得很详细,做框架是为了让你概括总结,加强你对书本的理解和记忆的。千万别傻傻的去摘抄书本知识点,照抄你记不住就算了,你还不知道重难点就去照抄简直就是浪费你的时间,你抄完一本书,别人已经看了一遍所有的书。
第四遍,尝试着加快你看书的速度,以前一小时 10 页,加到 1小时 15 页.20 页,甚至是一章节之类的。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这一边遍必须要结合资料看书本,不要只看资料,(虽然有人真的只看资料也考了高分,那也是运气好,也承认是资料一定程度上整理的好)。
由于资料是起解析作用的,用我们学生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表述了书中的观点,以及还采用了简单的教育现象和事例,比较简洁明了,没有书中那么繁琐,所以可以拿来当解析,把书本重新理解透,可以把资料当成课程,类似于所谓的“导学基础课”,但是自己看又快要节省更多时间。
另外,由于有的学生不知道一个知识点下面的那一大段话,到底哪一句才是最适合拿来背诵的,是最能体现讲述清楚那一个知识点的,针对这个情况,资料中也专门标记出了书本上最能表达观点的“中心句”,那样一本书的厚度就变薄了,也是后期可以直接拿来背诵的工具,起到了背诵作用,毕竟我是不相信押题的,押题赌的是考生的运气。
第五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看书的速度,但一定要清醒的是你别生硬的去记书上的一句话,如果你记不住,你自己转换成自己能懂的语言。所以推荐一个方法就是,看书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老师,进行“说书”,把书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你平时教人写东西,你会记忆更加好。
第六遍,就开始分流,也要注意“说书”。有的同学只看书,是看不进的,一看书就睡觉走神集中不了注意力,所以这类学生,请你也别让我误导你,你该背就背,只要你有效率有效果就行。
但是也有的同学是不能背,只能看的,根本背不进去,背着背着就走神了,我是属于后者,所以我把书前前后后看了 30 来遍,基本知道了哪个知识点在什么书、什么章、什么节,甚至知道在书的哪一页,真的一点没夸张。
第 7.8.9……遍,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情况真不同,如果有无法自己做主的,自己不清白的,让一对一的学姐帮你。清白的学生请你争口气,不断的进行反复和循环。一有问题就去找学姐进行答疑就是了。
前期我写这么细主要是希望你们能正确掌握读书的方法,这对你各种文科性考试都是有用的,也能够大大提升你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中期(7月初——10月初)
我是靠着学姐的几份资料以及学姐各个阶段的安排任务等等,学姐真的很好,她会在必要的时候提醒我们,花了点资料钱跟报了个一对一一样。第三遍我就将学姐的资料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搬到书本上了,因为我看书一定要把握大局(有缺点、有优点),所以我不放心直接背资料,就全部搬到书上来,即使背重点我也能顾到别的地方。至于搬的过程就看个人习惯,是边看边搬,是看完一章搬一章或是直接全搬,这里重点说一下搬到书上后请不要偷懒只看划线的地方。考题只有你想不到,就拿我们这届考题来说,目前整个教育学的趋势是以学生为主(书看多了就知道了),结果2个论述题都是考的教师。这个期间看书会快很多,时间也很多,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期间看书要多想想,要将心理学和两本原理书多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来,比如迁移。还有一点可以自己进行扩展,比如学校教育学那本书涉及到陶行知的一段话:{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是一种现代大教育观,主张把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促使“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注重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使教育成为推动社会平等、民主的力量。这种将教育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教育观是与现代民主社会相适应的,也是对孔子所开创朱熹所中兴的以儒家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书本式、知行脱节方式的根本否定,对现代教育民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你就可以把它搬到陶行知那里去。这个期间也要适当背背框架,方便后期的背诵及检验。
(3)后期(10月初——12月初)
很多人都说得暑假者得天下,我却认为最后两个月才是制胜的关键时期,考验你的心态和毅力的时候到了,这个时间学姐的冲刺资料就派上用场了,很精炼,很利于取舍。你最好把你的洪荒之力在这个时候全部使出来。最后阶段要做的事情是背诵、模拟真题和取舍,后期直接用冲刺资料背诵,因为比前期的薄,排版也特别舒服,所以拿着背感觉很好(就是有些东西你看着就会有背的冲动,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吧,哈哈哈哈)。背几遍书后可以用知识清单检验自己背书的情况,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只有经历痛苦的量变才能有质的飞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意思。
(4)冲刺模拟:(11 月中旬——12 月中旬)
我第一次模拟是在十月底,学姐给了模拟的试卷,那是真痛苦,第一次只是为了了解真题并找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这里注意一下,在这之前我从未看真题。
11 月份你一定要按照考试要求模拟一两张试卷,题量真的很大,手残也要按照三个小时的要求写完,非常重要!!!学姐那个时候会给我们判卷,找出优缺点,并给了我们一个比较标准的模板,你可以过几次模拟给自己定一个答题的风格(比如答论述题,先名词解释,再分点,最后总结;又或是找几个好看点的万能句子)、题目位置的摆放file:///C:\Users\G50-80m\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51.tmp.png
最后你必须得学会取舍,哪些更重要,就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但与此同时最后还是希望你们能再次完完全全地看一遍书,能够留意你们之前忽略掉的知识,毕竟文科只要懂了大致意思还是好编的。
(5)结语:
不管怎么说,这只是我当时学过来的方法,研究生选拔的是愿意读书和会读书的人,而不是那种一路上都靠着死记硬背侥幸投机的人。你们看到这里,我也希望你们能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愿意沉淀你自己吗?
所以请一定结合自己的情况和习惯来找方法,做一个会学习的人,而不是时时要别人监督的人。这些经验请你们分类保存在手机里,隔一段时间再看你会有不同的想法。
3、心态、男朋友以及其它
我算是我们当时自习室最拼的几个其中之一,我是老老实实从3月开始泡自习室,暑假前回过一次家和男朋友出去旅游过一次,然后5月份之后就再也没乱跑过了,真个暑假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泡自习室,就连我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也卖了。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如何取舍的问题,考研期间我也和男朋友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
现在回头想想,大学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和自习室的同窗们共同奋斗的日子,每天都很开心,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简单又充实。由于一开始我的考研想法就比较坚决,所以在自习室我一直是一个正面例子。我的状态大概是烦了累了就自己跑会步或者回宿舍休息,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因为我即使不想学,我也会逼自己学,效果还不错,逼着逼着就可以了,“要么学,要么死”。关于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自己调节,不要动不动就找人谈心,学习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还有我坚持一个观点,考研内容不难,难得是你静不静得下心来。我高中是理科,所以政治没基础,文科答题的方式也不会。我也是跨考,教育学也没基础。所以,天道酬勤!
此复习方法与经验,是综合了 16 级高教高分学姐和 17 级高教初试第一名 398、第三名 389、第四名 387 分考生的共同点,同时还18级有30多位学硕考上同学,以及19级30多位高分学姐均证实此方法还是挺有效的,适用于广大考文科性考试的考生。当然,任何经验是都是值得你去借鉴和学习的,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