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初试是“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话,那么复试应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初试拼的是坚韧、拼的是汗水。而复试则是“成与败皆在一念之间”。
MATCH
复试是学生与导师之间寻求match的过程,成与不成就在于导师对你的估计和判断了,和他的要求那么你龙出生天,不合他意,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说来也很简单,导师和你原来本不认识,仅凭一张成绩单他是很难了解你的,所以复试,尤其是面试则成为了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首先要明白老师想要怎样的学生。
其实导师代学生也是相当头大的,为了自己学生的毕业、找工作,导师们也是个个头大的要死。更何况学生还不一定听他的话,交给学生办的事情未必给他办,答应办的事未必能办好。所以招一个高素质又听话的学生对一个导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招好了,自己如虎添翼,招不好,就像捅了马蜂窝。举个例子,我有个老师,他读硕士的时候,他导师刚刚升硕导,没什么课题。他自己找课题,拼命发文章,不断写标书。等到他硕士毕业的时候,他导师正式升博导。在这其中,他是功不可没。而有些学生自己写不出论文,还不着急用功,成天想法让导师在别人的论文上带自己的名字。或者一件“多余”的事都不做,导师叫他作些普通的事,只要对他没有直接的好处,他就不干,干也是应付差使。这样的学生老师哪敢用啊,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你捅出祸事来。所以,导师们也会总结经验,形成招生的一些方法。
导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呢?
我感觉,第一:吃苦耐劳,不斤斤计较。交给他办的事扎扎实实的办好;交给他写的文章,认认真真的自己分析过,而不是东抄西抄,抄完自己还是没有一点了解;交给他管的病人,管的细细致致,不常常犯同一个小错。第二: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把交给他的任务很细致的做好,而不是错误百出或者直接造假。第三,自力更生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有些导师课题多,他希望学生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把他的课题作完先,有些导师课题少,就要学生自谋生路了。而自己作课题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第四,基础知识和能力扎实。写病例、写病程、常见病情的处理、做操作、专业英语、英语口语等等等等,都反应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也直接决定了你多长时间才能培养成一个独立干活、少让老师提心吊胆的住院医和科研人员。谁都不愿意招一个连病史的问不全,分不清病情轻重缓急的学生,这样的人,你把病人交给他到不如说把自己的下半辈子交给他。第五,无知者有畏。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商场、战场上也许有用,但在临床上则非常危险。病人的病情,自己判断不了诊断和鉴别诊断,不知道一个风险较大的治疗的禁忌症,不请示上级,盲目的给病人上治疗,这是很危险的。以前有的病人烦躁,值班医生想都不想直接给病人上了安定,但是这个病人是呼吸衰竭的烦躁,上了安定这个病人睡着之后就再也没醒过来。我们中山医的优良传统就是不知道的不作,没把握的不处理。导师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这一点。第六,善于交际。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酒桌上的技巧、和领导说话、团结同事、喜欢唱K,会开玩笑,懂得逢迎。这些在社会上的生存技巧是非常受导师重视的。他要你来不光是干活的,你也是他重要的人脉之一,如果你能成为一朵交际花,无疑,他的阵营中有多一名可以协调关系的干将。有个博导、专科主任,他升到这个位置靠的并不是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而是他能够协调好各个关系极差的博导之间的关系,这种制约平衡的能力使得大家都希望他当主任来平衡各方利益。
当然不是要你具备所有的长处,人无完人,但你要突出你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