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7-01


2、谈谈你对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的看法。
 答题思路:
(1)简要论述传播学在我国发展的历程,注意交代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2)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建立自己的理论范式,关注本土的传播实践,是我国传播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二、加强传播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传播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和学术正当性;三、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实证研究的发展;四、强化对批判理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传播研究的视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传播批判理论;五、加强我国传播学研究与国际传播学界的接轨和交流,走国际化的研究道路。
 
2001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名词
1、传播
参考答案:传播学中,不同学者对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有不同的定义。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定义:第一种定义把传播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A送给B一个讯息,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效果;第二种定义则将传播看做一种意义的协商与交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讯息、文化中人以及“真实”之间发生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使理解得以完成。归纳而言,可以认为,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2、施拉姆
参考答案:施拉姆(Wilbur Schramm),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一生编写了30多部传播学著作,对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概括而言,施拉姆的贡献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他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门新学科,这是他最大的功绩。他于1949出版的《大众传播学》一书,是传播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其次,施拉姆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发展壮大;第三,施拉姆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不少传播教育和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人员,扩大了传播学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
3、枪弹论
参考答案:枪弹论(bullet theory),又称“皮下注射”论,是传播效果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就像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播媒介的作用不分条件地夸大化,有严重的缺陷,因此很快遭到唾弃。20世纪40年代,枪弹论被有限效果论所代替。
4、编码
参考答案:编码(encode)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5、实验法
参考答案:实验法源自于实验心理学,传播学先驱卢因和霍夫兰将之引入了传播研究,使之成为传播定量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实验法包括控制实验法(室内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室外实验法)两种。其中控制实验法是指研究在实验室中进行,并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进而探索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其步骤大体包括:(1)提出假设;(2)简化因素模式,确定自变量与应变量;(3)控制与实验;(4)统计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检验假设。自然实验法则是以整个社会作为“实验室”,在真实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研究,它的操作往往是事先设计好一个研究程序,然后等待时机,一旦社会上发生了合适的事件,研究者立即参加进去,使实验与事件的进程融为一体。
6、知识沟
参考答案:知识沟(knowledge gap)是知识沟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知识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对人们获取知识量差别的影响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其所处经济地位的高低,在信息媒介的获和使用方面存在差异。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量差异不断变宽,差距不断变大。这种不同阶层之间的信息量差异就是所谓的知识沟。
二、简答
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传播学家E.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顾名思义,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媒介在操纵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2、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参考答案: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往往只选择那些对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的固有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受众的这种对信息的选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选择性注意,是指认识结构、社会类型和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所产生的与这些因素相关的对媒介内容的注意的方式。受众一般选择自己习以为常的媒介和支持其固有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以减轻认知上的不和谐;第二、选择性理解,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关系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其所注意到的媒介内容。在众注意和接触到的信息中,只有那些符合其原有认识结构的一小部分内容才会进入深层认识和理解的阶段;第三,选择性记忆,指在选择注意和选择理解的信息中,受众往往只记忆那些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这样,经过由外向内的三个阶段的选择过程,最终能被受众记住的信息是很少的。受众的这种对信息的选择过程,是受众应付信息超载的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
3、简述教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教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养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pseudo-environment)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三、论述
试析“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题思路:“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人类传播制度的理论,在传播控制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论述“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分别介绍集权主义传播理论、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社会责任传播理论和苏维埃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注意适当交代其理论来源和历史背景;其次,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联系人类传播的历史现实,和对“报刊的四种理论”加以评析,可以考虑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1)正面评价这一理论在传播控制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和广泛影响;(2)交代其片面和不足之处:首先,这一理论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提出来的,是为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作辩护的,对其他传播制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认识有极大的片面性,带有“冷战”色彩;其次,传播制度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各国的传播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带有冷战思维色彩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传播制度发展的现实,需要得到修正与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介整合的看法。
答题思路:首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media convergence)。从上个世纪后半叶开始,整合媒介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人类传播行为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方面--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力的增强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力,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再次,结合自己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人们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影响等。

2002年传播学基础理论试题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名词
1、传播
参考答案:传播学中,不同学者对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有不同的定义。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定义:第一种定义把传播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A送给B一个讯息,并对其产生一定的效果;第二种定义则将传播看做一种意义的协商与交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讯息、文化中人以及“真实”之间发生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使理解得以完成。归纳而言,可以认为,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2、信息
参考答案:信息(information)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20世纪40年代,申农和维纳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按照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和意识,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动的表达形式。信息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起其所在系统的不同,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类,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其中,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受众
参考答案:受众(audience)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传播信息的接受者。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过程的两极,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4、舆论领袖
参考答案: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是拉扎斯费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flow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舆论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1)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2)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3)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4)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5、媒介文化
参考答案:媒介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媒介的文化价值。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又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影响。对媒介文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研究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

相关话题/传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专业词语解释(35分) 1、公安派 2、朱自清 3、《天工开物》 4、中法新约 5、薄伽丘 6、欧洲工业革命 7、行话 二、问答(40分) 1、试述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主要贡献和重要影响 2、简述唐宋时期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状况 3、略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
  •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6) 1市声广告2近代相声广告3松下橱窗广告事件4广告代理制5传播6营销观念 二简答(10*3) 1简述近代《上海犹太纪事报》的广告内容及经营策略的特点,并评价其在中国报业广告史中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作用。 2什么是价值链?试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
  • 传播学复习参考
    传播学复习参考 填空: 1.关于传播的四种代表性观点:影响说(劝服说);反应说(刺激说);互动说;共享说。 2.传播的定义、要素: (1)定义: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 (2)要素: 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信息与讯息。④传播媒介。⑤传播效果 3.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8
  •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
    2011年中传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麦克卢汉 2、媒介事件 3、叙事分析 4、霸权(hegemony) 5、休眠效应 二、简答题 1、简述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的宣传分析 2、简述受众的选择过程 三、论述题 1、结合历史和现实,简要评价技术决定论 2、联系实际,谈谈公民新闻和网络舆论在我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8
  •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6*5=30) 1、主我/宾我 2、三网融合 3、大众 4、焦点小组访谈 5、法兰克福学派 二、简答题:(4*15=60分) 1、解释学派的定义、研究兴趣及研究方法 2、简单解释人不能不传播 3、简述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简述香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8
  • 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6=30) 1、社会化媒体 2、微博客 3、把关人 4、焦点小组 5、法兰克福学派 6、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4*15=60)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 2、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并指出不足 3、说明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区别 4、论述施拉姆的认识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刻板模式 2.沃尔特李普曼 3.随机抽样 4.受众商品论 5.符号互动论 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评述媒介技术论 2.简述媒介专业主义的原则 论述题(第一题20分,后两题每题30分,共80分) 1.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08年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传播隔阂 2、后工业社会 3、讯息 4、廉价报纸 5、社会责任理论 6、传播媒介 7、知晓权 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 一、(50分)根据一段材料:1、为一家全国性报纸写600字消息(30分);2、为消息拟一标题(10分);3、为该报纸的官方微博写一条评述(10分)。 (材料出自新京报12月2日的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告中石油非法排污索赔6075万》。试卷上删掉了小标题) 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一.简答 1.自媒体。 自媒体概念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网络的出现不仅让传者和受者界限模糊,而且使更多受众拥有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自媒体是指,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使非专业的传播者,以一定的信息发布平台为媒介,自己采集、把关、制作和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