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人口转变
2)刺激扩散
3)功能文化区
4)城市体系
5)行为空间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试举出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2)柯恩“多极世界”模型中第一次划分的地缘战略区和地缘政治区是怎样的?
3)试述拉文斯坦关于人口迁移的七条法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结合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应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工业?
2)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阐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怎样理解创新和创新发生的条件?为什么说产业集群是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2008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中心——外围理论
2)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3)经济区和行政区
4)地缘政治
5)环境认知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基本思想。
2)简述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3)简述布莱克(C. P. Blacker)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试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2)试论适度人口规模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3)试论世界石油储、产、销的基本格局及其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2007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推理理论
2)位序-规模法则
3)空间扩散
4)全球化
5)人类发展指数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
2)简述新产业区与经济区的区别和联系关系。
3)简述CBD的功能及空间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论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述科技革命对世界产业布局的影响。
3)20世纪9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大量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人则认为这必然会扩大地区差异,所以国家应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向西部移民,缩小地区差距。你对此作何评论?
2006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中心——外围理论
2)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3)经济区和行政区
4)“五个统筹”
5)人口再生产类型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述适度人口理论对于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2)简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和实现途径。
3)简述当前我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你认为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否要控制?为什么?如果你认为要控制可采取什么措施?
2)试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3)根据经济地理知识与下表数据,试分析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YEZ)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分区特征(上、中、下游)。
表 长江流域各省市GDP情况表(2000年) 单位:金额:亿元
表 长江流域各省市GDP情况表(2000年) 单位:金额:亿元
|
全国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湖北
|
湖南
|
GDP
|
89403.6
|
4551.2
|
8582.7
|
6036.3
|
3038.2
|
2003.1
|
4276.3
|
3691.9
|
占全国比重(%)
|
100.00
|
5.09
|
9.60
|
6.75
|
3.40
|
2.24
|
4.78
|
4.13
|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青海
|
长江流域
|
其中YEZ
|
GDP
|
1589.3
|
4010.3
|
993.5
|
1955.1
|
117.5
|
263.6
|
41109.0
|
37779.3
|
占全国比重(%)
|
1.78
|
4.49
|
1.11
|
2.19
|
0.13
|
0.29
|
45.98
|
42.26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005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瑷珲-腾冲线
2)适度人口
3)旅游资源
4)环境感知
5)形式文化区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机制
2)简述地中海农业的特点
3)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园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3)以美国硅谷为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