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专题考研复习讲义(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2


②“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③“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3>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
韦弗根据1976年的调查结果提出,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受到传媒“议题”的影响,但公众的议题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个人议题”:个人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
②“谈话议题”:在与别人交谈、讨论之际受到重视的问题。
③“公共议题”:在自己的感觉中认为社会上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
相比而言,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一些。“个人议题”和“谈话议题”始终是一致的,“公共议题”在初期与二者相差甚远,后来三者不断接近,最后几乎完全融为一体。
<4>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韦弗等人在调查中发现:
①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序”影响较大
②电视的“热点化”比较突出
③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
④电视的新闻报道则挑选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
⑤报纸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⑥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对“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关注
①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不仅仅停止在“制约视野”的层面上,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也有中性的;大众传媒对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麦库姆斯把这种影响机制叫做“属性议程设置”。
②可用于广告宣传,凸显企业或商品的某些正面属性,淡化甚至屏蔽负面属性。
<6>一些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导向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复杂,信息泛如瀚海,作为个人,我们很难判断我们应该关注什么、重视什么,这就需要有引导机制帮助我们来判断,而大众传播恰好起到了这种作用。麦库姆斯本人也曾说过:“人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而新闻媒介对众多的话题提供了这种导向作用”社会成员个人的导向需求,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以发挥的社会心理前提。
(2)一般认为:①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影响②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③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这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可以说明受众个人接受媒介议程设置的人际化差异的多样性。
(3)受众的属性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
                                      ②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
                                      ③人际传播的频度;
                                       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等等。

5.意义:①“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②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③“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④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6.局限:①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②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7.网络环境下的挑战:“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创始人麦库姆斯认为,断定衰退还为时尚早。他的理由是:①从信息社会的“知沟”或“数字鸿沟”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人不能利用网络媒体②就能够上网的网民而言,还没有形成定期阅读的习惯③网络媒体的议题虽然是多元的,但单个渠道的访问用户并不多④传统媒体在网络传播中也是主流,新闻网站的内容与传统媒体也有相当高的雷同性。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减弱或消失,不如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媒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沉默的螺旋
①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②1974年《传播学刊》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皮肤》一书,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③该理论建立在“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的基础上。
④强调的是大众传播的高压环境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这正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时,我们便不能在谈论“民主”或“权利”之类的问题,而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1.背景:1965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双方的支持率一直处于不相上下的胶着状态,但在最后投票之际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2.理论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由于人的社会天性使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就会导致人们趋向环境压力而附和于优势意见。(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车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第二个命题是对第一个的递进,第三个是大众传播对前两个命题的应用】
 3.诺依曼对舆论的双重定义:所谓舆论,即“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是“为使自己不陷于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前者是围绕时事性问题的舆论,后者则侧重于指围绕社会传统、道德、行为规范的舆论。
4.理论特点:“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有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
 (1)舆论观:①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到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②“沉默的螺旋”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在诺伊曼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他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性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见一见过度分裂为引起社会解体。
 (2)效果观:“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始动,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即: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5.学者们对于该理论争论的焦点(不足): ①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②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③“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④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6.重要意义:① 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压力。(假说中对传播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和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做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7.“沉默的螺旋”可以奏效,仅仅在下述三种条件下能够出现:
 ①少数缺乏社会主体意识而又缺乏主见的人,轻易地把媒介意见视为真理。
 ②媒介在设置议程方面一旦巧妙得难以被人发现其荒谬之处,或者受众的知情权被剥夺,就会盲目地追随媒介,跟着螺旋的曲线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地聚集起来,但时间稍久,媒介意见露出破绽,螺旋模式开始失效。
 ③媒介的意见符合绝大多数受众的价值观、利益和见解,同民意达到一体化,沉默的螺旋开始生效。
8.网络时代的“沉默螺旋”:网络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的压力方式有所变化,强度有所减弱;从众心理动机依旧存在,从众现象依然普遍;尽管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消失。



(三)“培养”理论(“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密切的联系:①“客观现实”:实际存在的;②“拟态环境”:传播媒介有选择提示的“象征性现实”;③“主观现实”: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
①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相关话题/传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3名校新闻与传播专硕真题
    山东大学 上午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1.传播过程的特征 材料是小明和小强电子邮件讨论国学问题。你来我往的回复。 2、美国性丑闻事件,一个人用自己的邮件列表发送给了大家,赶在了传统平媒前,另一个检察官把事件全文发表在互联网上,短时间内2000万人下载。分析这件事。 3、用相关传播理论分析马诺现象rd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2011复旦大学等名校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2011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沉默的螺旋 2。知识沟假说 3。新闻专业理念 4。时务体新闻传播学,新闻 5。每周评论国内最 6。中国报学史 7。洋旗报新闻传 二,简答 1。宣传的七种策略新闻传播 2。大众媒介的受众分类 3。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4。简述邹韬奋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
  • 厦门大学考研之中国新闻传播史(古代与近代部分)复习笔记总结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厦门大学考研备考《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 总论篇 1.《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
  •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
  • 南昌大学2016-2004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6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6分每个) 读卖新闻 新闻的党性原则 趋同心理 内容分析 红星报 二.简答题(15分每个) 1.简述外报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影响 4.谈谈你对《西行漫记》的理解 2.结合实例简述新闻价值要素接近性的内涵 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报业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25分每个) 1.结合实际论述影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
  • 重庆大学2011年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6
  • 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2015年新闻学考研621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8选6,每题5分,共30分) 1、明示性意义 2、抽样调查法 3、新闻体制 4、新闻专业主义 5、广告代理制 6、4P理论 7、《红色中华》 8、《边区群众报》 二、简答(8选6,每题10分,共60分) 1、说明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影响 2、新闻媒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