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复习重点(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10-07


4、意大利 在设计思想上,战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折衷主义的新传统派(第五章讲),但同时又具备尊重新技术的特点。战后, 全面走上现代建筑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风格有两种倾向:
(1)罗马、都灵和巴勒莫等地的新现实主义,反对抽象,主张表达与日常生活戚息相关的风格。如: 罗马蒂布尔蒂诺区(书 111,图 4-1-8)
(2)倾向于理性的分析和建造技术。如: 罗马火车站(1948-1951 年)(书 111,图 4-1-9) 米兰的贝拉斯加塔楼(1958 年)(书 112,图 4-1-10)。 (二)北欧:
1、瑞典、丹麦与芬兰 (远离战争) 瑞典住房的风格具有北欧的”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很早就宣布全国基本解决了住房问题(丹麦、芬兰与之基本相 同).
2 荷兰 探索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勒.柯布西耶所谓的“居住单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基本单元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住宅组成,又称为”形象组团”,以便与两次大战之间,欧洲现代派提倡的”行列式”加以区 别.  如:
亨格洛的小德里恩住宅区(1956~1958 年),(书 117,图 4-1-17). (三)美国 二战中美国虽参战,但因远离战场,不仅没受损失,还发了战争财.
1、战后影响美国建筑发展与变化的因素:1)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2)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3)出现了一大批专 门投资于房屋建设与营造的大业主。 这些大业主,他们经常独家包揽某一城市的主要建筑业务,用设计竞赛或提供研究基金来左右设计方向,使建筑成 为自己产品的广告或市场。
 
2、高层建筑是美国战后建筑的一个主要方向,一是用地紧张,二是业主想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威望。关于高 层建筑后面将还有较为详细的内容。 3、居住建筑方面,在城市和乡村均有发展。战后由于私人汽车的普及,拥有郊区住宅,在 60 年代几乎成了每个美 国人所向往的美景。 城市住宅主要是高层的,有极为豪华的可供百万富翁居住的公寓,也有供低收入人群居住的 地标准公寓。 4、建筑设计方面,美国在二战期间,终于摆脱了学院派设计思想的束缚,全面走上现代建筑的道路。 在美国,战前就有赖特和诺伊特拉(图 4-1-19 的住宅便是他的作品)这样出色的建筑师,又有 20 世纪 30 年代涌入 美国的德国现代派建筑师,并担任要职,这就奠定了欧洲现代建筑派理论在美国的根基。但美国毕尽不同于欧洲, 欧洲的经验到了美国之后,便成了附有美国特色的东西了。
50 年代下半期,美国掀起了一股称为“典雅主义“之风。
60  年代末美国又出现了一股批判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这是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的先声。
(四)  巴西
拉美国家虽和美国一样远离战场,但由于新老殖民主义者对他们的长期控制,使各国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古巴属发展 较好的. 在设计上受欧美的影响较深,形式多样化,但由于工业基础较差,建筑技术较为落后,在造型上倾向于在严谨中求奇特, 喜用曲线的形体和变化多端的遮阳板,这些已成为拉美国家建筑风格的特征. 见书 121,图 4-1-21 佩德雷古胡 综合住 宅区(1947-1952 年)..
在城市规划上,拉美国家一般不太重视.但从 1957 年起,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却轰动了世界,从规划到设计,都表现 出了很大的魄力和决心.
(五)日本
日本虽为战败国,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极快,到 20 世纪 60~90 年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直到现在(德国第 三).这说明他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很好生存的,不别去侵略别的国家. 它的建筑和其经济一样,发展迅速,各方面均已步入西方先进的建筑行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看一看。值得一提的是 柯比西埃、赖特在日本有较大影响。
(六)前苏联 对其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设计思想。
斯大林时期:在战前 30 年代就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思想和方法,战后更被奉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 想。认为”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建筑物的思想艺术和建筑形象“,把建筑设计局限为只是艺术创作,而且是某种既 定形象的艺术创作。把高大雄伟和繁琐装饰当作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和富裕的表现。在批判世界主义,强调民族 风格的口号下,把帝俄时代从俄罗斯文艺复兴到折衷主义艺术形式视为社会主义的民族形式。凯旋门与大柱廊成为 经常出现的建筑构图母题。连伏尔加河—顿河的船闸也做成这类形式(书 130,图 4-1-32)。为了访古,甚至研究怎 样用机械的手段来生产仿制的古典柱式和装饰构件。
1953  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建筑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任务。50 年代开始,随着文
学艺术创作得到解冻,不仅 20 年代的俄罗斯构成主义重新获得肯定,连欧美的各种思潮也得到反映。} 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一)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旧城规划重建、发展新城(疏散人口)、解决房荒(建筑工业大发展)。 战后重建工作:
1、英国的城市规划:大伦敦规划、建设小新城、首创步行商业街。 战争尚未结束(1941 年)就预见性地做好了某些城市的规划。 (1)大伦敦规划 (大城市的典型)
大伦敦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由 5 条同心环路与 10 条放射路组成。(见书 136,图 4-2-2) (2)哈洛新城 :(小城市的典型之一)被誉为第一代新城。是 20 世纪 40 年代伦敦附近 8 座新城之一。
哈洛新城(书 137,图 4-2-3)于 1947 年开始规划(占地 25.6 平方公里,人口 8 万)。 战后第一代新城的共同特点是: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道路网为环 路加放射路组成。
(3)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市中心商业步行区: 斯蒂芬乃奇:1946 年规划,首创完整步行商业街的先例。
考文垂市中心步行商业街(书 138,图 4-2-6~7)1947 年规划,0.4 平方公里。形成考文垂平面布局的模式。详见书
138。
 
2、法国 : **采用 6.24m×6.24m 模数,大量应用预制构件,迅速解决房荒。 勒阿弗尔的战后重建
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街坊以及房屋设计都纳入统一的 6.24m×6.24m 模数(书 138,图 4-2-8),为建筑、道路、管 网工程的广泛工业化设计和施工创造了条件。预制构件在城市建设中第一次被大量应用。 3、波兰、前苏联的战后重建
(1)波兰 华沙的战后重建:
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个传统文化古城的建设工作基本上按战前原样重建,被称为“华沙模式”,以区别于另起炉灶 进行重建的荷兰“鹿特丹模式”
(2)前苏联(书 140)
斯大林格勒的战后重建:沿伏尔加河 50 公里长,布置成“带形“城市,建成区距河流不超过 3~4 公里。 战后莫斯科的建设要求进一步美化市容。
(二)20 世纪 50 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20 世纪 50 年代,在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指引下进行了旧大城市外围建小新城和新建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改造。
1、瑞典新城魏林比与英国新城坎伯诺尔德
(1)瑞典魏林比(书 142,图 4-2-11~12),1950 年规划,用地 1.7 平方公里,2.3 万人,斯德哥尔摩的子城。
(2)英国坎伯诺尔德(书 143,图 4-2-13~14),1956 年规划,格拉斯哥子城,被誉为是第二代新城的代表,人口 7
万。 与第一代新城相比,布局上比较集中紧凑,有较高的人口密度,改变了以邻里单位组成的分散式结构形式。 2、朝鲜平壤的重建(书 143-144)
平壤重建的特点:平地起家、全部新建、速度快、规模大。
3、新建的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和巴西新都巴西利亚
(1)印度昌迪加尔(书 144,图 4-2-15--16):1952 年,勒.柯比西埃 规划,人口 50 万,用地约 40 平方公里。
(2)巴西新都巴西利亚(1957 年新建,书 145,图 4-2-17,下东上西)规划用地 152 平方公里,人口 50 万。
4、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书 146,图 4-2-20)
占地 13。7 平方公里, 人口 7 万,绿化占总面积 1/2。 5、意大利罗马的古城与古建筑保护
战后,一些国家对于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往往成片、成区地进行保护。其中意大利的罗马最具代表性。它采取了避开 古城另建新城的规划手法。对古罗马保护得十分完整,而新罗马又建设得非常现代化,被誉为“欧洲的花园”。 古罗马古城划分为绝对保护区和外观保护区两部分。(书 147,图 4-2-21)。 在古建筑群的四周临近或相互之间不准 随意插建别的建筑,以免混淆古建筑的个性和特色,破坏古建筑群的环境。
6、50 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步行街和地下商业街(书 147~149)
(1)塔皮奥拉城市中心(书 147,图 4-2-22)
(2)林巴恩步行商业街(书 147-148)
(3)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 美国底特律的郊区购物中心(书 149,图 4-2-25)
(4)美国的室内商业街(书 148-149)
(5)日本地下商业街(书 149)
(三)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向多学科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 规划范围已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大城市圈规划,到合理分布城镇体系的多方面综合布局。
多核心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连绵区逐渐成为当前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形成带形地带,组成相互依存、经济 共同兴衰的组合体。

1977 年 12 月,在秘鲁利马召开了国际建协会议,总结了 1933 年《雅典宪章》公布以来 40 多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和 实践,并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新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书 150,倒数第三段) 1、法国的国土整治与日本的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1)法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书 151)
(2)日本的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书 151)
 
2、大城市总体规划—1971 年实施的莫斯科总体规划(多中心、开放式) 莫斯科总体规划于 1961 年公布,1971 年批准(书 152,图 4-2-26~27)。
新规划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规划结构从单中心演变成多中心,二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诸方面问 题。
3、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新城建设---英国米尔顿.凯恩斯与法国巴黎新城
60 年代以来,原有新城的规划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又鉴于新城对疏散大城市人口作用不大,英、法、日本等国 着手建设一些规模较大,在生产、生活上有吸引力的“反磁力”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英国第三代新城米尔顿. 凯恩斯与法国巴黎新城。
(1)米尔顿.凯恩斯:第三代新城 新城规划的主要特点:(书 153) 1)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
2)购物中心布置在居住小区边缘。
3)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
4)突出城市中心。
5)具有传统的田园城市特色。
(2)巴黎的新城(书 154)
1965 年法国通过的“大巴黎规划”确立建设 5 个新城。 巴黎新城规划的共同特点是:(书 154) 1)城市的性质都是综合性,其规模较大(25-50 万人)。
2)城址充分利用原有城镇基础,由现有小城镇组织而成。
3)新城占地很广,乡村气息浓重。
4)创建有吸引力的新城中心,并考虑分期发展阶段的完整性。
5)新城与母城以及新城之间有完善的快速交通联系,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不需穿越巴黎市区。
4、科学城与科学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关西科学城、美国硅谷科学园区
5、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日本新宿副中心、巴黎德方斯、纽约罗斯福岛、英国巴比坎中心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经济行政中心的容纳能力超过极限以及由于郊区 化而引起的内城衰退。为疏解中心区的超负荷,各国采取建设副中心,使一中心变为多中心的规划方式。
(1)日本新宿副中心(书 158)
(2)巴黎德方斯副中心(书 158-160)
(3)纽约罗斯福岛(书 160)
(4)巴比坎中心(160-162)
6、古城和古建筑保护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古城与古建筑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64 年公布了保护历史性城镇的国际宪章《威尼斯
宪章》,2005 年 10 月 21 日,ICOMOS 第 15 届会议在我国西安召开,通过了“西安宣言”。1972 年 11 月联合国通过 了一项“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

相关话题/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