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普通生物学知识点(图文)(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0-12


(2)什么是原生生物
A 、最简单的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细胞核有核膜,细胞基本无组织分化。
B 、最全能的细胞
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和组织的分化,但要和其他动植物一样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故为最全能的细胞。
(3)原生动物——吞咽食物的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以吞咽食物为主的原生动物,大多数为单细胞。
大多数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少数是化能异养型,它们一吞噬食物或腐生生活。藻类细胞的细胞核均有核膜、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藻类分为6个类群: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
地球上第一个植物是古代绿藻进化的。
(6)海藻——多细胞的水生藻类
海藻包括褐藻门、红藻门及绿藻门中的多细胞藻类。
(7)多细胞生物可能起源于群体原生生物
由单细胞原生生物经过群体原生生物再进化到多细胞生物的模式推测有三个过程。(详解见教材 p361)
28.2本章重难点总结
1、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2、病毒概述
3、原生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29.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
植物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见教材 p363)
(1)植物的生活史存在孢子体和配子体两种世代的交替
在植物生活史中,有两种多细胞个体,双倍体的孢子体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两种不同多细胞个体的世代在生活史中轮回交替。
植物的世代交替图解(见教材 p364)
(2)植物界几个主要类型的进化关系
植物的4个主要类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植物界4种类型的生物的生活史有一个共同模式,它们的雌、雄配子融合产生的合子在配子囊中发育为胚胎。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维管植物是孢子体占优势的植物。
蕨类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是都能进行光合自养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称为种子植物,其配子高度简化。
2、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
(1)苔藓植物匍匐生长于潮湿地面(见教材 p365)
(2)无种子维管植物的孢子体适应陆地生活
维管植物孢子体的适应特性(见教材 p366)
(3)裸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裸子植物和无种子维管植物有2个主要区别:a、受精过程不需要以水为媒介
b、出现了种子,提高了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4)被子植物是最繁盛的植物
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特征:(见教材 p368)
3、 真菌的多样性进化
(1)真菌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
真菌的3个主要类型: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
(2)接合菌的有性过程通过配子囊的接合而完成
(3)子囊是子囊菌的有性生殖器官
(4)担子菌的担孢子生在担子的外面
(5)地衣是生物扩展生存领域的先驱
29.2本章重难点总结
1、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
2、各类植物的生活史
30.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见教材 p374)
(1)身体结构简单而多孔(有水沟系统)的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门:
体制为辐射对称。
身体由皮层和胃层两层细胞构成。
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对海绵动物的固着生活方式十分重要。
海绵动物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和形成芽球度过不良环境。
(2)辐射对称的动物——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体制为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两层细胞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体壁围绕的是腔肠动物的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彼此互相联络成网状,称为网状神经系统。
(3)最简单的两侧对称动物——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门:
体制为两侧对称。
扁形动物有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3个胚层。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没有体腔,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原肾型。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
(4)动物的体腔
三胚层的多细胞动物中,根据体腔的有无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三胚层无体腔动物,三胚层假体腔动物,三胚层真体腔动物。(见教材 p376)
(5)具有假体腔的动物——线虫动物
假体腔动物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
假体腔动物出现了有口有肛门的完全消化管。
假体腔动物的排泄系统为原肾型。
假体腔动物没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6)模式相同变化众多的真体腔动物——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体制两侧对称/不对称.
软体动物有三个胚层,出现了不发达的真体腔、循环系统、呼吸器官。
软体动物排泄系统属于后肾型。
(7)动物的分节现象
分节现象:身体沿纵轴分成许多相似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体节。
(8)身体同律分节的动物——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制两侧对称。
环节动物有3个胚层,有发达的真体腔,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排泄系统为后肾。
环节动物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
(9)身体分节并有附肢的动物——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异律分节。
节肢动物体腔是混合式体腔,循环系统是开管式。
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有鳃、书鳃。气管是节肢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
水生节肢动物排泄器官为后肾型。陆生节肢动物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节肢动物消化系统由口、前肠、中肠、后肠构成。
(10)具有内骨骼和水管系统的动物——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体制五辐射对称。
棘皮动物有由部分真体腔形成的水管系统。
棘皮动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
2、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1)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
脊索动物都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此外,还有尾在肛门之后,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心脏位于身体腹面等。
(2)无上下颌是低等脊索动物的特征(见教材 p385)
(3)有颌并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鱼都有颌和偶鳍、体被鳞片、用鳃呼吸、是变温的水生脊椎动物。
(4)从水生向陆地转变的动物——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既要适应水生生活,又要适应陆地生活,主要表现(见教材 p387)
(5)适应陆地生活的变温动物——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出现了羊膜卵,使爬行类在繁殖期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表现 (见教材 p388)
(6)适应飞翔的恒温动物——鸟类
鸟类适于飞翔的特征(见教材 p389)
(7)高等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最进化、最高等的类群,其进步而完善的生物学特征表现 (见教材 p391)
3、 动物界的系统进化和地理分区(了解见教材 p391)
(1)动物界多样性的鸟瞰图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动物地理分区
30.2本章重难点总结
 1、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2、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31.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人类与灵长目
(1)人类属于灵长目
人类属于哺乳动物中灵长目、类人猿亚目。
(2)猿是我们的近亲(了解 见教材 p396)
(3)人与猿在解剖形状上的差别 (了解 见教材 p397)
2、人类的进化过程 (了解 见教材)
(1)人类的进化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南方古猿阶段和人属阶段。
(2)直立姿态的进化在脑的扩大之前
(3)人属进化的趋势
(4)食腐-采集-狩猎是文化的第一个主要阶段
(5)现代人起源于何时何地
32.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与生态因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等。
生态因子的种类很多,认为将其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有限度的 (见教材 p409)
最小因子法则:
耐受性法则:
2、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
(1)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水的重要性(见教材 p409)
(2)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3)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
32.2本章重难点总结
 1、最小因子法则
2、耐受性法则
33.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种群为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配进行生殖。
(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动态的两个重要参数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就会下降。
(3)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增长趋势
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不同年龄的个体在种群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就形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
根据年龄组成种群可以分: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4)标志重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一种常用方法
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很多,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
(5)种群中的个体有3种分布型
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2、种群的数量动态
(1)种群在资源无限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指数增长的特点:增长不受资源限制,不受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虽然开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基数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惊人,威力强大,俗称“种群爆炸”。
(2)种群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呈逻辑斯谛增长
种群增长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种内、种间关系和气候等因素也会抑制种群增长。由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某一环境在生长基础上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逻辑斯谛增长为“S”型增长曲线。
(3)人类人口不能无限增长(了解 见教材 p417)
(4)为什么有些生物想消灭消灭不了,有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住?
生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
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能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r对策生物有较强的迁移和散步能力。
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他们对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
(5)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无规律的,但少数种群数量的波动表现有周期性。(了解 见教材 p418)
3、 种群的数量调节
(1)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子影响或调节着种群数量
影响或调节种群数量的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两大类。
密度制约因子相当于生物因子,如捕食、寄生、流行病和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子则相当于气候等非生物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加大而增强,而且种群受影响的个体百分比也与种群密度的大小有关。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影响则不受种群密度本身的制约,在任何密度下种群总是有一固定的百分数收到影响或被杀死。
(2)有多种理论解释种群数量周期波动现象
种群数量周期波动是自然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或种群自身的一些因素引起的。如捕食、食物不足等等。
33.2本章重难点总结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34.1本章知识点串讲
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1)不同生长型植物自下而上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即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决定的。生长型是指植物的外貌特征,主要生长型有苔藓、草木、灌木和乔木,它们自上而下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相关话题/普通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