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的步骤
准备工作:包括调查人员的组织,地形图、遥感资源等有关材料的收集、调查工具的准备和工作计划的制订及路线踏查。
野外调查研究:调查成土因素、土壤类型和性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调查土壤进行生产性评述;把调查结果绘制在地形图上。
资料整理汇总:包括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图件的拼接,分析结果的统计和图件的清绘和整饰;编写调查报告。
土壤调查的技术
1、土壤制图单元的确定
2、制图比例尺的选择
3、观察点的布置
4、实验室分析
5、土壤制图
6、土壤调查报告
新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的应用
2、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
应用
土壤调查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区划、农田基本建设、土壤管理等。
土壤调查成果在非农业上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林业,水文,工程,废弃物处理娱乐和规划
第十二章 土壤耕作和管理
1、耕作的基本作业
1)犁耕(深耕)
2)整地(耙地)
3)中耕
4)其它耕作作业,如镇压等
2、土壤力学性质
1)土壤结持特性:粘结性、粘着性、塑性
2)胀缩性
3)耕作阻力:抗压性、抗楔性、抗位移
3、粘结性的影响因素
1)土壤比面及其影响因素。质地越粘重,粘结性越大
2)土壤含水量。含水量15%左右时粘结力达到最强
4土壤耕性的含义.
土壤耕性是指由耕作所表现出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a耕作是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即耕作难易问题b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状,即耕作质量问题
5.土壤力学性质和宜耕期关系
改善土壤耕性途径:改良耕作方法和调节土壤力学性质。调节土壤力学性质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调节土壤湿度。
6.轮作与培肥
合理轮作可利用作物根系来改良耕层构造。不同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作物根系庞大,能提供大量有机胶结物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就能促进结构的形成.水旱轮作对耕层结构影响更为明显
绿肥提供大量新鲜有机质,为团粒形成提供胶结剂,是耕层变得疏松柔软
施用堆肥,厩肥以及垃圾青草河泥等有机肥料和土杂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能有效改进耕层构造。
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和防治
1、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重金属污染:汞、镉、铅、铬、铜、锌、砷、氟
2)有机污染物:农药、三氯乙醛(酸)、矿物油类、表面活性剂、废塑料制品、工业三废
3)固体废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放射性污染物
2、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预防:A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B建立土壤污染监测、预测和评价系统
C发展清洁生产
2)治理:A重金属污染:
a通过农田的水分调控,调节水田Eh值来控制土壤重金属的毒性
b施用石灰、有机物质等改良剂
c客土、换土法
B有机物农药污染:
a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对农药的吸附量,减轻污染
b调控土壤pH和Eh,加速农药的降解
3.土壤污染的概念
由人类的活动向土壤添加有害物质,此时土壤即受到了污染。
另一种是以特定的参照数据来加以判断的,如以土壤背景值加二倍标准差为临界值,如超过此值,则认为该土壤已被污染。
第三种定义是不但要看含量的增加,还要看后果,即当加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量超过土壤基准量,而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此时才能被称为污染。
4.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一、土壤组成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一)粘粒矿物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粘粒矿物的吸附行为显著影响污染物在土壤的活度和毒性。
水溶态和交换态的重金属元素的毒性较大,专性吸附态的重金属的毒性较小。
一般土壤质地愈粘,氧化含量越多,土壤对重金属的专性吸附作用越强,重金属的毒性越小。
(二)有机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静电吸附、络合作用——含氧官能团。
当土壤pH上升时,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增加。
胡敏酸和富啡酸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络合(螯合)物,主要依赖于饱和度。
富啡酸金属离子络合物比胡敏酸金属络合物的溶解度大。
二、土壤酸碱性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土壤溶液中的大多数金属元素(包括重金属)在酸性条件下以游离态或水化离子态存在,毒性较大,而在中、碱性条件下易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沉淀,毒性大为降低。
电荷形态、沉淀—融解、吸附—解吸、络合螯合等
不同的pH值条件下,重金属的形态也不同,pH的变化可改变其吸附、沉淀、络合特性,也改变其毒性。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大多数有机氯农药在还原条件下才能加速代谢。
大多数重金属都亲硫,故在还原条件下易生产成硫化物而降低其毒性,通气后其毒性增强。水稻抽穗前淹水使Cd转化为CdS,可降低米中镉的数量。
但在还原和酸性条件下,砷的毒性较强。铁、锰氧化物可降低其毒性。
二氧化锰可氧化土壤中的三价铬,而有机质可把六价的铬还原成三价铬。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1)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干旱荒漠地区、半干旱荒漠地区、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防治:A营造防沙林带 B实施生态工程 C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D合理开发水资源
E控制农垦 F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2)土壤流失: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
防治:A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 B防治兼顾,标本兼治
C总之,应从生态工程、生物工程和水利工程三方面着手,开展综合治理
3)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现代盐渍化、残余盐渍化、潜在盐渍化
防治:A合理利用水资源 B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 C精耕细作
4)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防治:A开沟排水,消除渍害 B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C合理施肥 D开发耐渍水稻品种
5)土壤肥力衰退
2. 土壤退化的概念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土地退化(land degradation)
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