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8)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5
(1)第一,以科技为导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同生产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科技生产一体化,科技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第二,在社会生产关系领域进行的调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国家政府在国际经济领域里直接出面,在开放市场、保护贸易、协调经济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3)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协调加强,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后,互为市场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向。经济全球化和地区集团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经济依存性加大,相互之间的协调加强,从而缓和了矛盾,促进了发展。
(4)第四,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和平局面和这些国家内部阶级斗争明显趋向缓和,使得它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
(5)第五,掠夺第三世界廉价的原材料和燃料,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连西方国家自己也认为,战后第一个20年的经济繁荣是以廉价能源为前提的。
2、 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的原因是什么?
“滞胀”现象的出现:经济停滞﹑高失业和物价上涨同时并存的现象被称为“滞胀”,成为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显著的特征。经济“滞胀”的根本原因:各国长期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危机的政策。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加剧,及生产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矛盾尖锐化。
(2)经济滞涨导致通货膨胀发生,重要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成分比重大,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社会福利制度开支大,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二战后私人垄断力量的加强以及垄断与竞争的并存,对于停滞膨胀的加剧和拖延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因为,在私人垄断占据重要地位的部门,虽然私人垄断集团仍然需要设法适应市场规律,考虑市场竞争的作用,但它们通过对价格的控制以获得垄断利润的条件依旧存在,所以,在经济衰退、停滞的时侯,它们不是以降价来减少库存,而是通过缩减生产来减少库存,并以此为基础继续维持商品的垄断高价。这就使经济停滞与较高水平的物价并存。可以看出,“滞涨”的这一方面原因,是通过现代垄断集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改变了市场而起作用的。
(3)外因:西欧对石油等能源的进口依赖很大。特别是1973年10月河12月的中东产油国两次提价,由原来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1.56美元,使得西欧各国石油消费开支加剧。
(4)发生在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部分:战后的社会主义世界
一、苏联
1、试论战后苏联体制表现的主要弊端及其走向改革的动因。
一.斯大林晚年的苏联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战前确立的“斯大林模式”体制,战后初期,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走向其顶峰的阶段,同时也是这种体制逐渐僵化、表现出危机症兆的阶段。而斯大林在领导国家取得历史性胜利后日益趋向于保守,他把自己建立的体制模式看作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允许揭露这种体制模式的弊端,更不允许对这种体制模式进行改革。这样,斯大林用个人的理论权威排除了其他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探索,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在理论上的唯一正统性。“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僵化最严重的弊端表现在权力机制领域,即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二.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 赫鲁晓夫执掌党政大权开始了苏联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因为正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阶段。作为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这个阶段及赫鲁晓夫本人所表现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改革的客观趋势虽然已经出现,但是改革的主客观条件都很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进程必然表现出曲折和进退反复的特征。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 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1985年3月10日去世。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掌权,苏联历史进入了大变革的新阶段。
4、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回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回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2)经济方面:
1)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此外,还房款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
2)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并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其结果是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
5、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 主观因素:A、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B、制定改革方案的主观随意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多变,不能贯彻始终。二是,急功近利,对改革的复杂性估计不足。C、赫鲁晓夫的个人素质的缺陷赫鲁晓夫刚愎自用、过分自信,听不进不同意见,而且性格暴躁,易于激动。此外,理论和文化修养都不高,所有这些个人素质的缺陷都不可避免地给他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2)、客观因素:A、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政治局面;B、民众对改革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C、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苏联政策转向及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外交政策的转变、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之性质、定义)
1、三和外交(背景、内容)
三和路线 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这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 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平攻势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赫鲁晓夫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苏联的国家利益,暴露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并成为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思想渊源。
2、苏共二十大
苏共二十大于1956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主要听取和讨论了赫鲁晓夫关于苏共中央的总结报告,这次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开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尝试。会议中赫鲁晓夫总结了建设的成就,提出今后的任务。在报告中着重批判了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原则,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和“三合路线”。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中央第一书记,大会闭幕前,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这次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试述苏共20大之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1956年2月14日—1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苏联政治、经济、外交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到了苏联对外政策总路线的高度,这表明了苏联在外交政策方面将进行很大的调整。这主要体现在苏共二十大后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之间,中苏之间,苏美之间的外交关系上。
苏共二十大后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主要是东欧各国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1956年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基础的宣言》。宣言承认了苏联过去在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方面犯有错误,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平等的原则,声明一定要纠正这些错误;宣言表示要根据互不侵犯内政、互相平等的原则解决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问题,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友谊和合作。
在中苏关系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到苏共二十大之前,中苏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互相支援、配合,处理了如朝鲜战争等重大国际问题。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后,两党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产生分歧,最后发展到公开论战;在处理涉及一些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双方又产生了对立与摩擦,关系逐渐冷淡。对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国共产党总的来说是支持的。对和平过渡的认识和对斯大林的评价,是中苏两党产生分歧的两个核心问题。苏联要求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服从其“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也引起了中国的坚决抵触。
在苏美关系方面从不顾一切与美国军备竞赛走向一种比较缓和的状态,主要体现为:一,承认近年来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拥护和平的运动将可能防止战争,而且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因此,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二,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的同时存在已经是客观现实,相信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因此强调列宁关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各国和平共处的原则,仍然是苏联对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三,根据上诉判断,赫鲁晓夫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要和平共处,改善关系,加强互相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体系之间要展开和平竞赛;认为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斗争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不排除暴力革命的同时,强调利用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相关话题/世界当代史
世界当代史-段炳麟---申请加精!!
世界当代史-段炳麟 [ 本帖最后由 yufeng0373 于 2007-9-28 09:23 AM 编辑 ] ...历史学考研讨论 yufeng0373 免费考研论坛 2007-09-17新编世界当代史
不能说 考试就一定要考它,但是 谁有敢说 不考呢?看看 总比不看强! ...历史学考研讨论 fff1789 免费考研论坛 200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