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3、 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哪几种重要的类型?世界上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吗?
 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
  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辅音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如阿拉伯文。
  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
4、 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世界上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献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早期的自源文字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字形的象形程度也都很高。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都有很多跟实物形体相像的图形,用来表示现实中某些常见的事物。由于与现实事物有相似性联系,所以这几种古文字有不少形体十分相似,形体与语言音义结合的方式也不出我国传统文字学所说“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形声这五种。
这几种古文字都有大量的这些描摹外物形象的小图形。也可以把若干个象形的小图形放在一起,把这些小图形的意义合起来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这就是六书中的“会意”造字法。汉字“休”是取“人”、“木”两形合起来的“人倚树”形来表达“休息”之义的“休”。
此外还可以在单个象形图形的某个部分加上一些简单的标记,表示语言中另一个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因而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可以借用象形表意的形体来表示语言中另一个与之同音的音义结合体,这相当于“六书”中的“假借”造字法。早期的这几种自源文字中都有大量的假借字。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几种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义(包括象形和记号)、表音两种字符的文字。而且,在这些文字的早期,意音文字都尚不完善,由于假借法的大量运用,使得同一形体表示数个同音不同义的语言符号,影响了文字的达意功能。
5、 举例说明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
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无论是自源的还是他源的,都有适应自己所记录语言的内在发展动力。例如,汉字之所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与汉语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汉语的语词以单音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音节—词根—形的书写体系
相对独立性: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等语言采用拉丁字母,而同一语言可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像朝、越等国家原来采用汉子,后换用表音文字,这说明了文字对语言也有相对独立性。
6、 口语能否改革?书面语能否改革?文字能否改革?文字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其中有些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有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规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
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约定俗成”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例如一些生造的词语,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7、 举例说明文字的保守性。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如此,如果语言发生了变化,文字也应该发生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支配文字发展的条件与语言发展的条件不完全相同。
书写的工具和材料,方言的分歧,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历史传统的强大力量,等等,都可以影响文字的发展。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因此笔画细瘦,金文是浇铸而成的,所以笔画肥大厚实。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文字发展变化剧烈,各国流行的新颖字体不断出现。这些字体大多是因草率的笔法固定而形成的所谓俗体。这些俗体或俭省笔画,或增添笔画。俭省者多于增添者。俭省或增添所形成的字体,多在某一国某一地区通行。这就形成文字异形。秦灭六国以后,派人对文字进行整理,汉字的字形又统一起来。汉字有些字有很多异体,这和封建社会文人崇古的社会心理造成。所以,跟语言相比,文字有很大的保守性,语言社会一旦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变化。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字形却没有改变。(篆、隶、草、行、楷是书体的演变,字本身没有变化)。语言可以死亡,记录它的文字可以存在。一种文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可以对别的语言产生作用,如汉字于之于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等。

8、 什么是书面语?书面语跟口语是什么关系?书面语跟文字是什么关系?
书面语就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书面语和口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二者有共同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1、口语是“耳治、口治”的,而书面语是“手治、目治”的,即口语是说的和听的,而书面语是写的和看的。 2.口语用词范围比较窄,句子比较简单,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现象;书面语用词的范围大,句子结构比较复杂,讲究简洁、结构紧凑、连贯照应等。3. 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口语随社会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书面语并不即时地随着口语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固性。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文字是记录书面语的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书面语和文字虽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文字本身不是书面语,书面语也不是文字。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上应该和口语一致。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产生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现象。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
(1)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讲话,难以听到早一时期的人讲话。这样就促进了口语的演变。而书面语则不同,人们不仅能够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因此,口语中已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中可以继续保留。
(2)宗教经典、法律条文的权威性让人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文、史、哲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比较强的条件下,容易造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

9、 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身势等伴随的动作以及说话时的情景。口头交际讲求效率,有这么多的条件可以利用,所以口语的用同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也有起填空作用的“呃,呃”“这个,那个”之类的废话。写作的情况不同,口语中的各种伴随因素不起作用了,只有标点符号还起一点作用,但也有限。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10、 书面语与口语脱节分为几种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改革书面语?
人们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过去人说话,因此,没有办法模仿古人,这种情况促进口语的演变。人们不仅能看到当时的书面语,也能看到过去的书面语,这就为模仿古人提供了可能。宗教经典、法律条文,他们的权威性叫人们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哲学、历史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这些因此促使人们模仿古人,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的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书面与口语的脱节。
我国的书面语和口语不同,除了以上的原因外,有其特殊的原因。
第一,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记载儒家经典的语言自然也成了不得更改的万事楷模,是读书人模仿的榜样。古代的科举考试,特别是八股取士,强调替古人立言,参加考试的人只有模仿古人的书面语,才能考中。这也加强了书面语的保守性。
第二,   汉字对书面语的影响。
书面语脱离口语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反常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革书面语,使它和口语一致。

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一、名词解释
社会方言:是同一语言内部由于社会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各种变异,有多少种社会因素造成了语言在某些方面的不同,就能区分出多少种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某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变体,常简称为方言。
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
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言。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了语言演变最基本的动力。
语音变化。例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一些高频词语在使用中常常磨损,造成语音的弱化,常见的虚词在语流中通常都是以混元音ə为韵母。在社会交际中,英语中的good bye 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缩短了,只说bye。
又如词汇变化,偏好不同,说法也不同。一些年轻人不说“很多”,而说“N多”
还有语法变化,正因为是约定俗成的,也就可以改变。比如,现在很多人把“请发短信给我”说成“请短信我”,虽然语法改变,但意义没有改变。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同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化;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2.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要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
语言符号是音和义的结合,符号和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区别。如果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干扰、破坏,就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比如,远古汉语是单音词占优势的语言,那时候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声母和韵母中音位和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样,因而单音节的词互有区别。之后先后发生了复辅音声母消失、辅音韵尾合流等变化,音节结构趋向简化,声调因此应运而生。

相关话题/语言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