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__含泪分享(21)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09


 
4.否证的方法(波普尔):波普尔认为科学方法的实质就是否证性,他把可否证性用于科学方法的研究之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否证法。否证方法在波普尔哲学中既指科学方法,也指认识方法,它以波的四段图示为其公式化的表现形式。
 
5.“试错法”(波普尔):从波普尔的四段图示中可以看出,科学的根本性质是“猜测与反驳”,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他认为科学的试错法要取得成果就必须“大胆尝试、严格检验”。
 
6.“范式”(库恩):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着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人们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和既定 的条件下,利用已有的研究工具,实验仪器和设备,运用公认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认识世界的活动,即在一定的“范式”制约下进行的认识活动,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创 造,是在过去承继下来的知识背景和科学传统的限制下进行的创造。
 
7.心理主义:19世纪较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观点是把逻辑当作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规律归结为经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认为真理是相对于这些规律而言的,因而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主要代表是穆勒、冯特、西格瓦德和里普斯。
 
第十一章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简答题
详细内容:
  1.简述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费耶阿本德反对单一、独断、不变以及“普遍适用”的教条方法:主张开放性、创造性和自由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怎么都行”的方法。这就是他的多元方法论的根本原则。其他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一方法论原则展开的。主要有:选择法、历史回顾法及非理性方法。
 
第十二章 存在主义 名词解释
详细内容:
  1. Dasein(此在):“此在”(又译“亲在”、“纯存在”),是海德格尔给了人这个独特的存在者的一个专用名称。海用它专指现象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的存 在,即先于主客心物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原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人们对Dasein既不可能有具体的、确定的感觉,又不可能有一般、抽象的概念,而只能有 关于人存在在此(Da)的原始和混沌的意识,即对人的存在、显现的直接领悟。正是由于对自己的存在有这种领悟,才使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于其它一切存在者区 分开来。
 
2.“现象”(海德格尔):海将“现象”与通常意义上的表面现象相区别。他认为现象就是它自己,现象背后没有别的东西,存在就是存在,但成为现象的东西会被遮蔽,它一开始并没有给予,只有通过解释,才能让“现象”被看见。
 
3.“存在”(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论著中“存在”一词为德语不定式动词Sein,相当于英语不定式动词to be 。它主要是作为系词,但在海德格尔哲学讨论中,往往被名词化而成为casein(英译being)。作为哲学范畴的“存在”指的是存在物的涌现、显示,而 非具体、不确定的存在者(存在物)。我国哲学界有时也将其译为“在”、“是”、“有”。
 
4.“存在者”(海德格尔) :“存在者”的德语词为中性词Das seined,由Sein的现在分词Seined而来,意指存在的某种确定的事物和现象,它可以是一切已经显示其存在的现实之物,也可以仅仅是观念中之物。中文有时译为“在者”、“存在物”。
 
5.“大全”(亚斯贝尔斯):指居于分离的主客体之上的存在。它包容了世界上一切实存的事物,以及意识所能及或不能及的一切领域,是一个无所不包者。分为两种样式:作为存在本身的大全和作为我们自己的大全。
 
第十二章 存在主义 简答题
详细内容:  
1.海德格尔“此在”的含义。
“此在”(又译“亲在”、“纯存在”),是海德格尔给了人这个独特的存在者的一个专用名称。海用它专指现象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即先于主客心物 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原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人们对Dasein既不可能有具体的、确定的感觉,又不可能有一般、抽象的概念,而只能有关于人存在在此 (Da)的原始和混沌的意识,即对人的存在、显现的直接领悟。正是由于对自己的存在有这种领悟,才使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于其它一切存在者区分开来。
 
2.简述简述海德格尔“此在的优先地位”。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与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先地位。第一、在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第二、本体论(存在论)的优先地位。第三、此在不仅包括了对其本身的存在的领会,也包括了对一切其它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
 
3.简述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在世。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原始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简译“在世”)对在世的分析是他的基础本体 论的主要内容。此在不能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总是处于一世界中,和其世界不可分割。此在的在世意味着它与其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关系之中,而不是一种 简单的空间关系。
 
4.简述在世的存在状态——烦。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是在世,而在世的存在状态是烦。烦,分为烦心(Bedsore又译烦忙)和麻烦(Forswore;又译烦神)。烦 心指此在与他物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他物、世界的存在都与用具的使用相关,从属于烦心这种此在在世的活动。正是烦心这种活动赋予其他一切存在者和世界以意 义。麻烦,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麻烦这种在世活动中的此在是共同此在。
 
5.此在内在的先天结构。
此在的存在必是在世的存在,而在世必然要与其它存在者、他人打交道,即必然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必然受到体现常人的统治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舆 论、法令法规、文化传统、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等的约束。人们不能不生活于日常生活中,而日常生活意味着此在的沉沦和异化。
 
6.简述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
萨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存在问题”。“存在”,既不是唯物主义所认为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传统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绝对精神”的存在,而 是“人的实在”,即“自我”,“自我精神”或“主观性”。萨从纯粹的主观意识出发,他把存在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所谓自在存在就是 外部的客观世界。自为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实存在,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非真实性,即是一种“虚无”。他不受任何东西,包括其自身的束缚。自在存在 与自为存在二者是相联系的,自在存在若脱离自为存在就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他只有依赖于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和真实的存在。因此,人的主 观意识,自为存在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它是一切及其自身可能性的前提和根据。“除了一种人类的宇宙,即人类主观性的宇宙外,再也没有其它宇宙。”这就是 萨特用现象学方法建立起的“人学本体论”。
 
7.简述海德格尔“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
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确定存在者作为存在者的那种东西,是使一切存在者的已成为其自身的先决条件,或者说,它是使存在者显示其为存在者的本原性的 东西,因而与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优先地位。一切存在者只有先存在才能成为现实的、确定的存在者,没有存在就没有存在者。但存在本身并不是存在者(无论是作 为自我或对象),也不是一切存在者的族类的普遍性,不是对一切存在者的概括。因而不是某种抽象的和绝对的存在,“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的“本 质”、“规定性”,只能是存在者“存在着”,即“存在起来”这个事实。
 
第十二章 存在主义 论述题
详细内容:   
1.试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萨特主张,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由本身创造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萨的人学本体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认为人首先是一种单纯的 主观性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其余一切则都是后来由这种客观性自行创造出来的。人能够自由选择自己,造成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人与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人不是 由上帝或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本质,而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原理。 萨把“存在”与“本质”形而上学的割裂开来,没有看到存在与本质是辩证。
 
2.试述萨特的“历史人本学”理论。
萨特主张用“历史人本学”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萨认为,“实践”是其历史人本学基础,但它所说的实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能动改造客观世界 的社会物质活动,而仅是一种非理性的的心理活动以及受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盲目的“自由”行动,实践即就是他的“自为存在”。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础, 社会历史活动必须从个人活动中才能得以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目标是虚幻、渺茫的,真实的东西只是个人的活动,个人的实践。他坚持个人“存在”(自我)第一 性、社会第二性即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我心理属性是第一性,社会属性是第二性的。由于萨特否认社会客观辩证法,因而它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任何历史的 必然性,所以它更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为这是一种乌托邦。反映了西方小资产阶级憎恶帝国主义、又害怕社会主义,同时又对本阶级前途 感到茫然的心境。萨特的历史人本学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是反唯物主义的。他的这种“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存在主义,不是用存在 主义“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用存在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他的整个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
 
第十三章 哲学释义学 名词解释
详细内容:  
1.“时间间距”:“时间间距”实际上是理解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可能性;它有一种过滤我们自己不知的对于理解对象的成见、预设及功利性看法的作用,其 本身也不是封闭的,它本身在不断的运动和扩展中。所以,“时间间距”并不是古典释义学所认为的是一个为达到正确理解必须加以克服的障碍。
 
2.效果历史:按照伽达默尔的理解,文本的意义不是由作者所决定,而是由处于不同境遇之中的读者和文本的互相作用所决定的。因为理解者与被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的形成和交互影响的过程之中,伽达默尔将这种过程历史称为“效果历史”。
 
3.视域融合:理解者和其要理解的东西都有各自的视界,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界就进入了它要理解的那个视界,随着理解的进展不断的扩大、拓宽和丰富 自己。我们在同过去相接触,试图理解传统时,总是同时也在检验我们的成见。我们的视界是同过去的视界相接触而不断形成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的视界与传统 的视界不断融合之过程。伽达默尔称之为“视界融合”。
 
4.解释循环(hermeneutical circle):解释学用语。旨在对文本进行解释时,理解者根据文本细节来理解其整体,又根据文本的整体来理解其细节的不断循环过程。德国施莱尔马赫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第十三章 哲学释义学 简答题
详细内容:  
1.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
所谓理解的历史性,主要指是理解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这些因素必然要影响和制约他对文本的理解。古典释义学 认为,历史性是应予以克服的主观的偶然因素。但,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正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者还是文本,都内在的嵌入了历史性之中。真正的 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的评价和适应这一历史性。

相关话题/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