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辅导+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附答案(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22



天干地支所谓“天干地支”,是古人用来代表天体星球与地球物理磁场的代名词,天干是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组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单数,代表阳性;乙丁己辛癸为双数,代表阴性。这十个天干又各自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中,甲乙为木,丙丁为火,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戊己土则代表长夏。地支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组成,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单数,代表阳性;丑卯巳未酉亥为双数,代表阴性。这十二个地支亦各自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中子、亥为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辰、戌、丑、未则代表土,又为四季土月。知道了十天干、十二地支,紧接着就必须知道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组合,也就是说,每一个天干都要配上一个地支,才成一柱。天干配地支都是阳配阳,阴配阴,即甲只能配子,或配寅,或配辰,或配午,或配申,或配戌;不能配阴。天干配地支组合成一个柱后,其性质又有变动,即古称的“纳音”。每一柱都有不同的纳音,其意义也不相同。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破读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而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中破读为去声,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清浊语音的清声与浊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陆法言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上古30韵部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阴阳对转是训诂名词,又称“韵转”或“一声之转”,指用音韵学上古韵分部的成果和韵表所体现的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训诂学上与词义有关的音变和音异现象。可以参考黄侃先生的古韵二十八部和王力先生脂微分部。

36字母唐朝末年有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印度梵文的音理,制定了30个字母。到了宋代,30个字母发展为36个。这三十六字母,大体上代表了唐末宋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三十六字母是:帮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

四声别义四声别义是同源词的一类,它跟写成不同汉字的声调有别的同源词在语源上同质。如果上古汉语平上去入四声之间存在着写成不同汉字的意义相关而不相同的同源词,那么一定能证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四声别义。通过对上古反映声调的材料的考察,这类跟四声别义同质的同源词在“平:上”“平:去”“上:去”“去:入”之间都存在着通转关系,所以上古汉语一定存在着四声别义现象。清儒段玉裁、王念孙等人既承认上古汉语存在着这种类型的同源词,又反对上古汉语有四声别义,这两种主张是矛盾的。

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作者元代周德清,江西高安人。“工

乐府,善音律”,对于元代盛极一时的北曲的创作和演唱了解得很深。他感到当时作曲、唱曲的人都不大讲究格律,艺坛上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他认为要使北曲发挥更高的艺术效果,就必须使它的体制、音律、语言都具有明确的规范, 特别是语音的规范更为重要。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在理论上进行了一番总结,完成了这部划时代的著作。

句中韵古代诗歌押韵的一种形式,即韵文在一句的中间使用押韵的手段。句中韵有两种情况,一是各句之中相同地位的字互相押韵,如《诗经》中某些句子,在句末的语气助词之前用韵,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体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本章中的“思”字是语气助词,各句中的“休”与“求”押韵,“广”与“泳“永”、“方”等字押韵,这些都是句中韵。另一种是一个诗句之中,居于句中的字与句末的字相押,汉代韵文中多有此种押韵法,如《汉书》中的“抱鼓不鸣董少平”,鸣与平字为韵。词中也有,如苏轼《醉翁操》词;“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句中的“然、圆、弹、山、言”等字相押。

交韵是《诗经》的押韵方式之一,指第一句和第三句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这种交互押韵的方式叫做“交韵”。

叶音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主义的产物,如“筹叶音除”就没有根据。事实上明人陈第、清初顾炎武就已经批判了“叶音法”。 韵类指韵母的类别,系联韵书中反切下字得出的分类,叫做“韵类”,韵类要求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

(二)简答题

古代单音节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哪三种情况,举例说明。

答:第一将单音词变成另外的复音词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擐”变成“披上”,“执”变成“拿起”,“固”变成“本来”,“即”变成“走向”。

第二在单音词前后增添相关词素,构成新的复音词。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观”变成“观看”,“辟”变成“躲避”,“丸”变成“弹丸”。

第三在单音词前后添加词头词尾虎求百兽而食之,“虎”变成“老虎”。

举例说明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答:1词义范围的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属于今义的一部分。

菜:古代专指蔬菜,不含肉类,蛋类等(岁比灾难,民以菜色。)

睡: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读书欲睡)

响:古代专指回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今与王言如响,国若之何)

2词义缩小。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当中。

宫:上古泛指房屋(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瓦:土器烧制的总名(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禽:走兽之总名

虫:鸟兽之总名

3词义转移:今义,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

暂: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今表“时间短暂”

汤:古指“热水”,今指“加入菜,面,肉等的流体食物”

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

答:连锁型。连锁型引申,是词义的线性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为丙义,如此环环相扣,单方向发展。理:本义“治玉”,由“治玉”引申为“纹理”,再引申为“条理”,再引申为“道理”,这样一环扣一环,属于连锁型。

辐射型。所谓辐射型引申,就是以某一意义为引申中心,向四周辐射引申出众多不同意义的词义引申类型。连锁型引申是词义的线型引申,那么不妨认为辐射型引申是词义的面性引申

法度木节关节

节(竹约)节气

节操

节奏节约

“节”的本义为“竹约”,引申到木材上指“木节”,引申到骨骼上指“关节”,引申到时间上指“节气”,引申到音乐上指“节奏”,引申到品德上指“节操”,引申到社会制度上指法度,引申到人们的物质生活态度上指“节约”

综合型。综合型引申就是上面两种词义引申方式的交叉综合,情况复杂些。大凡义项较多的词,其意义的引申方式几乎都是综合型引申。

举例说明上古汉语的宾语前置类型

答: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被动句式的几种常见格式

答:1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即意念被动句,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屡。

(2)“为”字句

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是介词,不引进动作行为施事者的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前一个“为”是介词,后一个“为”是助动词

(3)“见”字句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矣。

(4)“为„„所”句式

“于”字句和“为”字句可以引进行为施事者,但是表达被动的意味并不明显。“见”字句不能引进施事者。这三种句式在被动表达上都有不足,因此发展“为„„所”、“见„„于”句式

楚逐削弱,为秦所侵。

(5)“见„„于”句式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字句

臣被尚书召问。

举例说明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答:相同点:两者都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不同点:

1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使动用法适用于动词、形容词、名词,而意动用法只适用与形容词、名词

2两者的语法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用法是“认

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多主观的看法或者意念。例如:

A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例A匠人砍削木料使木料变小,是客观结果,因此这里是形容词“小”的使动用法。例B“小鲁”“小天下”是孔子“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是登上高山之后的主观感觉,因此句子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古汉语中“也”和“矣”的区别

答:“也”表示静态的情况,“也”字前面的句子是对事物进行某种判断或论断的,“也”的基本作用是帮助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如: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