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1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2、“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最高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设同知、佥事、镇抚司镇抚等官,其下有官校,专司侦察。锦衣卫所属之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尤为残酷。中叶后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1、“靖难之役”是怎样发生的?有什么影响?
靖难之役(1399-1403)是燕王朱棣夺取皇权的历史事件。明初朱元璋先后共分封二十四子(包括燕王)、一从孙共二十五人为王。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文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采用了黄子澄的建议,从建文元年(1399)四月至六月,连削湘、齐、代、闽四王。结果燕王就在当年的七月在北平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燕王起兵,首先击溃建文帝的北平防线。建文帝先后派开国元勋老将耿炳文和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北伐,结果被燕王打败。二年,发生白沟河大战,燕王受到重创。次年夹河大战,燕军击败官军。四年六月燕王率军渡过长江,李景隆等开金川门迎降,六月十三日燕兵入南京城。靖难之役终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结束。
靖难之役结束后,燕王登基,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永乐帝是明代历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实行削藩政策,正式建立内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又五次率军北征,取得重大胜利。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又派郑和出使西洋,扩大明王朝的国际影响。
2、“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秦命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9年,他率领规模浩大的船队,跨越亚,非三洲,对占城(越南中南部)、真腊(柬埔寨)、锡兰山(斯里兰卡)、麻林(在今肯尼亚境内)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了友好访问。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翻译等共27800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以容纳1000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最大的船只。船上配置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导航设备如航海图、罗盘针等。郑和的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他每到一国,就给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商民和平交易,给亚非各国留下了良好印象。
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哥伦布和达伽马发现刻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1、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有哪些?
明代中期社会矛盾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内阁倾轧。为当有权势的阁臣,特别是首辅,朝臣之间明争暗斗。英宗即位初,太后委政内阁,出现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从此,为争夺大学士,特别是首辅之职,官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2)宦官专权。成祖靖难之役尝得力于宦官,以为家奴可靠,遂予以出使、专征、监军、镇守地方和掌握特务机关之大权。宣宗宣德年间,宦官权势日增。此后,司礼监秉太监有“批红”之权,得以趁机利用皇帝名义,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皇帝大都昏庸无能,于是便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3)财政危机,赋役繁重。皇帝大置皇庄,皇族、勋戚、官僚纷纷效仿,大肆兼并,农民破产流亡,军屯破坏。诸王、公侯、监军太监、统兵将领、卫所军官和地主豪强竞相吞并屯田,役使屯丁,使军屯制度破坏,国库收入减少,边防力量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赋税、徭役和地租加重。宣德以后,赋税日增,徭役不均,地租高达二、三石,再加上高利贷,民不聊生。
(4)流民起义。随着大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正统以后,流民几乎遍布全国,爆发了闽、浙、赣三省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天顺、成化时,在荆襄山区爆发了刘通、李原领导的大规模流民起义;正德年间,在河北又出现了杨虎、刘六等领导的起义。
(5)瓦剌入侵。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发生“土木之变”。为了防备蒙古地方统治者的袭扰,明政府不得不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九边”,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解除蒙古残部的威胁。此外,倭寇长期骚扰东南海疆,成为挥之不去的外患。
2、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明中后期后,政府的政财危机逐渐加重,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张居正主持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官吏的工作时限,延误者受到追治,并对当时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腐败官场作风,进行了整治。
(2)军事改革:张居正主张封蒙古俺答汗为师义王,授意宣府,大同,山西总督王崇古经理此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征来,为加强西北和东边的防卫,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给予专断之便。在广东地方,任凌云翼为两广军务提督,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3)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经济改革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1、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和小农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日益提高。银成为社会上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随着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商业性农业和农村家庭副业的发达,赋役征银的财政手段变化的刺激,小农家庭普遍与市场经济的联结,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交往的加强、商业资本的活跃、市镇的复兴和新生、以及传统市场的繁荣。
2、为什么说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手工工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机棉纺织业最为明显。
在江南苏州、湖州和杭州一带,政府为控制江南丝织业生产,在南京设立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等。这些官办织染局,内设织机,役使大批工匠织造。同时,江南各地又有大量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存在。这些机户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规模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升降分化现象。拥有织机多的被称为“大户”,而那些没有生产工具和缺乏资本者则称“小户”也就是“机工”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机工和机户之间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在棉纺织业中,两极分化的结果也使一些小生产者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在自己家中为原料提供者进行纺织的雇佣工人。到了明后期,松江地区的棉布再加工的暑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得变为明显和成熟,暑袜店商人已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买主,商业资本转化成了产业资本;以做暑袜为生的“合郡男妇”向暑袜店中“给筹取值”,变成了暑袜店的雇佣工人。
1、简述明代宦官专权的情况。
洪武年间,太祖鉴于汉、唐末期政败宦官的历史教训,在宫内铸铁牌禁止内臣干政。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以为家奴可靠,称帝后给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军政大权,开启宦官干政之端。英宗正统之前,皇帝皆亲自视政,宦官有所顾忌,不敢擅权。正统以后,皇帝多昏聩无能,宦官便趁机弄权,明代宦官有所谓的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掌奏章机要,历来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应由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用朱笔批写的最后裁定意见,渐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批,称为“批红”。于是,秉笔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有时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如正统时的司礼监太监王振,就曾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正统十四年(1449)夏,英宗命在大理寺筑坛,让太监和刑部、都察院共同审理狱囚。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英宗复辟后开了宦官总令京军之例。正德初,刘谨等八人以旧侍得宠于武宗,时称“八虎”。其中以刘谨尤为狡狠,势焰熏天。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借政治权势大肆掠夺和勒索财富。
2、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红丸”、“移宫”等三案。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无锡人顾宪成革职还乡,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得到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支持,被称为“东林党”。天启时,东林党人展开了与阉党势力的斗争,但遭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
明代后期,地主阶级拼命兼并土地,其中皇族、外戚及宦官最为疯狂。万历时,明神宗的皇庄占地214万余亩。明熹宗赐给惠、瑞、桂三王湖广、陕西庄田每人三万顷。大宦官魏忠贤占有土地一百万亩以上。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后,沦为佃户和奴仆。他们除了受到地主残酷的地租剥削外,还遭受各种额外的勒索。如晚明的“辽饷”,每亩加派银至九厘,其数额相当于全国总赋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天启时,又有关税、盐课及杂项等加派。地主将这些负担转嫁给小农,使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黑暗的政治统治和残酷的经济剥削,使明末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荒连年出现,甚至于出现“民相食”的现象。
3、明王朝是怎样灭亡的?
明王朝是被农民起义军直接推翻的。1643年十月,李自成占领西安(今属陕西)。 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进一步完备农民政权的组织机构。大体与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同时,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占武昌,杀明楚王。张献忠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今属湖北)为天授府,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不久,张献忠转攻湖南,克长沙(今属湖南),再进军四川。1644年二月,李自成率部北上,沿途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支持。三月,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1、明代“理学”有哪些发展?
明初在意识形态中,程朱理学仍占主导地位。到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王守仁即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带兵镇压过农民起义,并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著名论断。在哲学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程朱理学理在心外的命题。此外,他还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
在王守仁之后,各地王门学者一时俱起,其中以王艮及泰州学派最为著名。王氏长期在小生产者中讲学,宣传王阳明的学说,并提出了“明哲保身论”。另一位著名的王门学者是李贽。李贽号卓吾,著有《焚书》、《藏书》等,在哲学上基本上与王阳明保持一致,但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2、《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52 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