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比较文学概论考前复习(杨乃乔、王柏华)(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1



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根本区别在于:美国学派较法国学派强调文学本位意识,注重艺术理解与评价。

作为美国学派极力倡导的研究方法,平行研究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形象、文体、叙事手法、文学类型、思潮流派都可以成为平行研究的对象。

在平行研究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切入点,限定问题范围:如哈利·列文在做堂吉诃德式形象的平行研究时,以“浪漫代替现实”的“堂吉诃德原则”作为研究中心,避免了研究流于宽泛。

二、透过表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同异的分析不能停留于表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的罗列,应该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写作语境当中去,揭示异同现象后面的哲学、历史、社会、文化、个人身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这样才有助于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才能够真正摆脱“为比较而比较的”陷阱。

三、突破认识“模子”,实现超越于汇通。

四、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以上四条注意点大致针对两个问题而发:一是要避免生拉硬扯式的比较研究,二是要防范研究范围过大,以致丧失文学本位。)

(三)俄国学派:

1. 俄国学派的两大特点:

其一,俄国身份归属是俄罗斯知识界的传统问题,知识界惯于通过与他者进行比较以阐释俄国问题,这就决定了俄国比较文学带有相当的民族性考量和地域性特征。

其二,俄罗斯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文化,故研究时注重整体性、汇通性,并不遵守西方学科分类规则。

2. 19世纪学院派的成就:

19世纪后期,俄罗斯人文学术研究渐趋成熟,学院派学术制度形成,终于催生了学科意义上的俄国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在俄国建立伊始就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布斯拉耶夫的《迁徙的中篇小说》、阿法纳西耶夫的《斯拉夫人艺术创作中的自然观:试论斯拉夫传说和信仰与其他亲属民族神话故事的比较研究》、佩平的《斯拉夫各族文学史》、阿列克谢·维谢洛夫斯基的《西方对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影响》等。

3. 苏联时期的俄国比较文学:

苏联时期,由于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对立,所以比较文学也重视研究东欧和东方国家的文化问题,用以对抗西方并论证俄国是东方阵营之中心的理论,带有较强的目的性。但由于在研究中尊重学术传统,所以比较文学研究仍稳健发展,做出了一批扎实的研究成果,其遗产至今仍有意义。

4. 俄国比较学派不同时期的不同目的:俄国学院派:建构民族诗学

苏联时代:对抗西方并表达俄国是东方阵营之中心的思想

当代俄国:重新确认民族身份

5. 日尔蒙斯基:

俄国比较文学在研究价值观上对西方中心主义有着自觉的抵制。日尔蒙斯基在《拜伦和普希金》、《普希金与西方》两文中讨论了俄国文学如何“借用”西方文化问题,并强调俄国文学发展的独立性。在《作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中世纪文学》中,明确主张将中世纪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范围,打破了研究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论、研究价值观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之藩篱,切实地把东方文学纳入其中。

6. 历史诗学理论:

西方文论是建立于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的阅读和总结基础上的,因此并不能十分贴切地合于每个具体时代的文学现实进程或特定的文学现象。而历史诗学则主张对各时代的文学叙述或情感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具体现象,进行客观的历史描述和切实的归纳、比较、分析,很有根据地辨析不同时代的叙述方式和语言策略是如何推动文体变化或审美变革的。(历史诗学是动态的:“历史诗学是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进程角度研究诗学意识的演变,它也从文学演化的角度研究文体、风格、情节与描写方法。”历史诗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诗意意识及其形式的演变”。)

(四)中国学派:

中国比较文学是在异质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与相互交融中展开的,十分强调跨文化的特点。

中国学派实乃中庸学派,它遵循东方所特有的折衷精神。这构成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二个特点,即不是强调而是淡化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学派差异,使之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自觉意识到各种方法和学派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具有中国学派特点的比较文学研究法为“阐发法”,即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中国学派跨越中西之间的异质诗学体系之间的比较研究,将极大地丰富文学理论的内涵,有可能寻找到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并逐渐弄清具有互补性的中西文学的特色与差异。这是中国学派的意义所在。然而,中国学派也面临着以下局限:一是阐发法本质上没有超越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围,也缺乏丰富的学术实践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它往往以中国文学材料作为西方文学理论的注脚,因而屡屡受到学界抨击。中国学派详古略今的做法也是一个显著的弱点:中国学派对中国当前文学现象反映迟钝,难于对中国文学创作实践的最新挑战作出及时的回应,有着脱离现实的倾向。

三、方法论

(一)文类学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域下对文类问题的探讨。它一方面指在平行研究层面对文类的各种问题(包括“缺类”现象)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同性和相异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影响研究层面对某些文类的跨国界流传、变异以及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事实进行追源溯流的清理考辨。

问题是,何谓文类?文类是对文学作品按照“形式”所作的划分。但这边的“形式”不是简单的体裁样式,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一是外在形式(如特殊的格律或结构等),一是内在形式(如态度、语气、目的、未经提炼的题材和读者群等)。”

文类学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

1. 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研究。

2. 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

3. 对于文类与风格(作品传达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美学格调)的研究。

4. 某一体裁形式的跨国界演变的研究。

5. 中西文类观的单向或双向阐发的研究。

(二)主题学

1. 主题是对事件的归纳、概括和抽象,是一种概括的价值判断,反映了作家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2. 母题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叙事句”的最小单位,不能再分解。二是与主题构成了紧密关联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的意义单元,如“生死”、“战争”等等。

3. 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叙事句,主题是一个复杂句式;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说来,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

4. 题材:

主题学范畴内的题材专指在民族文化间具有共同性的典型事件。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5. 典型人物形象

1)原型形象:①保存于神话或传说中②具有民族特性的③人物形象。

2)类型形象:某种性格与个性(如多余人形象)。

6. 意象

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

1)文化意象:由于初民生存环境的相似而具有相似性,在历代的文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龙、凤、松、竹、月等。)

2)个人意象:作家创作时自身所用的意象。

(三)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他者”的形象,即“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

1. 文本外部研究

1)时代背景研究:

研究在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一国的看法,也就是研究形象是如何社会化的。

2)作家研究:

①作家如何了解外国:作家有关异国的信息来源,是亲自到过异国还是利用二手材料。 ②作家如何理解外国:作家所描写的异国与现实中真正的异国到底是什么关系,是真实的再现呢,还是带有不同程度的美化或丑化?

③作家为何如此理解外国:作家创作时的感情、想象和心理因素。

2. 文本内部研究

1)词汇:套话研究。

2)等级关系:“我”与“他者”之间的等级关系。

3)故事情节:规律性情节背后隐含的价值评判。

3. 研究特点:

1)实证性。特点在于注重事实联系,主要体现在它对异国形象的渊源及流变的探讨上。

2)总体性。要重视研究文学作品生产、传播、接受的条件,同样也要注重一切用来写作、生活、思维的文化材料。

(四)类型学

四、翻译

1. 何为翻译?

雅各布森:翻译就是符号之间的转换。

1)语内翻译:目标语言与源语言为同一种语言。如以白话文翻译文言文,以普通话翻译方言。

2)语际翻译:目标语言与源语言是不同的语言。如中译英等。

3)符际翻译:用音乐、绘画、戏剧与电影等非文字形式翻译文字符号。

2. 翻译的文化转向:

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学问题,与文学、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3. 翻译与文化交往:

交往是翻译的文化本质属性,这里的交往是言指跨语际旅行的文学交往,而这种跨语际文学交往实践的动力正是来自于翻译。翻译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学之间普遍联系的完成。

翻译推动文学的跨国旅行具有四个特点:

1)异质性:源语言到目标语言之间要经历一重语言转换。

2)跨越性:语言转换不是简单对应,而要经历一个动态耦合调适的过程,要依靠各种交流方式才能实现两相适应。(跨越,喻其艰难)

3)体验性: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使得介入双方实现了一次文化体验。

4)间际性:不同的文学主体借助于翻译,可以永远动态地处于异质文化交流的中间地带。

4. 操控学派:

操控学派的学者有一个共识:就目标文学而言,所有的翻译都会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操控原文。

勒菲弗尔被认为是操控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翻译是一种改写活动,受到文学系统内的专家、系统外的赞助人和诗学的制约。系统内的专家负责翻译作品的诗学质量,有时还要负责意识形态问题。系统外的赞助人在意识形态上、经济上、文学地位上可对翻译产生影响。诗学的制约主要指文学的手段和文学的作用。

5. 翻译文学的地位

翻译文学一般都处于文学系统的边缘(事实上这很好理解,因为人们一般偏好阅读本国作家的作品,只有当本土文学力量薄弱之时,这一局面才会被打破)。埃文-佐哈认为,它在三种情况下可能处于中心,成为创新性的力量:

1)当某种文学系统还没有成型,处于幼稚、形成的时期(文学局部不成熟);

2)当文学处于边缘或者弱势地位时,或者两者兼有(整体不景气);

3)当文学出于转折、危机或者真空的时候(盛衰剧变时被翻译文学乘虚而入)。

6. 翻译与政治

殖民主义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殖民主义的幽灵仍然在缠绕着过去被殖民人民的现在。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看来,要彻底清除殖民主义的梦魇,就必须深刻解剖殖民主体身份。而翻译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可以使人们了解主体身份是如何在这个权力极端不平等的条件下形成的,同时,翻译也为抵抗、协商与消除霸权提供了可能性。所以,翻译和政治就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相关话题/比较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