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精心整理超全版2014年考研必备)__郑杭生(2)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10、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中国社会学是适应中国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发展是社会学发展的源泉,中国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源泉。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其特点除了速度大大加快外,还有广度、深度和难度都空前未有。研究这个转型过程,回答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不仅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义务,而且也是它安身立命的根基。可以说,对中国社会的“转型”认识得越深入、越全面,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也就越扎实、越迅速,而成长了的社会学又能够为推动转型过程比较顺利、比较健康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但同时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社会转型之中,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韦伯为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2、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具有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理论多元化、分科化,方法科学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逐步扩大等特点,形成了诸如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以及多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学派。
3、试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而成的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迁的决定力量,任何复杂的政治现象和思想文化现象都能在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找到根源。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分析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主体,阶级斗争史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1)立足于实践  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特点    (2)其思维方式的辩证性
(3)其研究方式的批判性    (4)其价值理想性    (5)其理论视野的总体性
4、社会学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在探索社会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学界得到了哪些经验 ?
在维新办法运动中,维新派为挽救清政府统治,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有三个:翻译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教会学校、大批中国留学生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探索经验有以下几点:
(1)立足中国国情,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开展社会学研究;
(2)把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3)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中国社会学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在坚持以中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实践为经验素材、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社会学理论精华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学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和自主创新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方法论原则、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其中方法论原则包括: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原则、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动态性、整体性和经验性。
(第三版:试述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1)方法论是指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
(2)研究方式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人物的具体形式。包括以下四种:A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或结构访谈的方式,直接从取自某个总体的样本那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B实验研究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C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的社会研究方式,包括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都是重要的实地研究的形式。D文献研究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式,研究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二手资料。
(3)具体的研究技术,包括具体研究工程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特定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
2、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范式 ?
范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逻辑特征以及所采取的模式不同,社会学的范式大体可概括为三类:实证范式、解释范式、批判范式。

其主要内容和区别见下表:
范式类型    本体论    认识论    主要方法    例证

实证范式    强调客观实在性和真实现实的存在,以及规律的可获得性   
二元论、客观主义、科学主义    实验、操作化、演绎和定量方法    涂尔干及当代美国社会学的定量研究
解释范式    强调相对性,以及意义的有限可理解性    调和的二元论、交互主体的客观主义    类实验、参与、描述和定性分析    韦伯及格尔兹的研究
批判范式    主张历史实在论,即被社会形塑的实质现实   
反映论、决定论    辩证、推论和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研究
3、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就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组成。
具体过程:(1)研究始于问题,研究者根据兴趣、理念和相关理论,寻找、发现和提出理论问题;(2)根据相关理论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3)针对理论假设所包含的解释模型,设计操作化的变量,并对变量进行测量;(4)在测量和观察的基础上,检验理论假设和拟合解释模型,最终概括出理论结论。
[具体过程:从理论出发,由理论经过一定的逻辑演绎产生假设,然后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观测经验现象,并形成经验概括,并用这种概括支持、反对或建议修改或提出新的理论。从观察入手,通过描述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形成经验概括,并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然后自理论的基础上做出预测,对未知事物做出假设,在通过观察新的经验材料来检验这种假设。]
4、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
(1)提出和界定问题:具有理论导向、现实意义、研究可行性等特点。
(2)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使之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目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
(4)收集资料:具有可信性、针对性、时效性、系统性的特征。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新发型
(7)得出结论
(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5、试述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常运用的具体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侧重于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调查研究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其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基本步骤:(1)识别和确定调查总体;(2)根据抽样总体的特征以及具体研究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抽样方案;(3)设计调查问卷;(4)实施调查;(5)汇总和录入数据;(6)分析数据等
(二)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研究和深刻理解。
在田野调查中,为获得重要信息、材料,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时必要的。
在运用参与观察法来获取研究材料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理论目标;同时需要清醒地明确自己的理论目的,围绕理论目标而观察。
深度访谈也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信息和材料的重要途径,其一般要有选择性地进行,要根据研究的主体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来与之交流、建立感情,以达到深度交谈。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在对待从田野中所获得的材料是,需要注意主位取向(研究对象所倾向于认为的观念或态度)和客位取向(研究者或局外人倾向于认为的原因或动机)。
完成田野调查后,研究者需要撰写田野调查报告,田野报告的写作方式主要有民族志的写作方式。
(三)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即可检验某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四)历史比较法
其资料来源主要有政府文献资料和民间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和理想类型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指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某类现象或事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特征进行对比,并由此类推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理想类型分析法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理想类型是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
历史比较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社会运行与社会变迁纵向比较研究、社会结构域社会运行的横向比较研究、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成因的比较研究。
历史比较法的局限在于,历史材料或历史事实的不可证实性。
6、什么是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的类型有哪些 ?社会指标的功能是什么?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具有如下特点:(1)具体性;(2)定量性;(3)易于解释性;(4)时间性;(5)综合性;(6)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
类型主要有:
(1)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
描述性指标是对社会客观现象的描述,仅仅能反映社会本身,并不能说明其价值状况。
评价性指标,也称作分析性指标或诊断性指标,是指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指标。
(2)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观察性指标又称作信息性指标,是指人们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的描述或评价。
计划性指标是指人们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又称为预测性指标。
(3)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
投入指标是指在某一社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供资源”。
生产量指标是指工作量或承担的次数等。
产出指标亦称结果性指标,主要是用以评价社会政策或措施的结果。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肯定指标也叫做社会进步或发展指标,反映了社会好的一面,是人们希望发展的指标。
否定指标又叫做问题性指标,是人们不希望发展的,其上升标志着社会否定因素的增加。
中性指标是指与人们的价值取向、愿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指标,其本身不能说明社会进步与否。
(5)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客观指标亦称非感觉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
主观指标则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象的感受,亦称感觉指标,它表现为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愿望和满足程度等。
(6)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社会指标基本功能有:
(1)反映功能,即反映社会状态的功能,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
(2)监e测功能,包括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社会目标的监测;

相关话题/社会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