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资料)(4)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12.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说”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
13.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是《史记》中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手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驶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如《项羽本纪》中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中表现他猜忌功臣,《郦生陆贾列传》中则揭露他傲慢侮人等。
14.苏李诗: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五言古诗,现存10余首,散见于《文选》、《古文苑》、《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均为成熟完整的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之作,充满感伤哀怨情调。《诗品》列李陵诗为上品,杜甫也在《解闷十二首》中推崇说:“李陵苏武是吾师”。但自六朝起,多数学者对此存疑.认为西汉时期不可能有成熟的五言作品。现一般认为“苏李诗”是东汉无名氏的托名之作,约与《古诗十九首》同时,其间可能还杂有六朝人的拟作。
15.乐府诗: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两汉时期,朝廷乐府机关会采撷、演唱一些新兴的俗乐歌辞,这些歌辞有的出于文人之手,也有的出于民间。乐府民歌是汉代音乐机构从民间采集的“俗乐”,大都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中的精华。乐府民歌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的感情,其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诗体多样、语言朴实生动,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魏晋以后的文人,大力模拟乐府诗,沿用古乐府旧题而写新诗。
16.抒情赋:以赋抒情,这是汉代作家对屈原艺术创作的直接继承,自汉初就不断地有作家将其愤懑、感伤诉诸赋中。东汉时期,由于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条件的变化,士人处于外戚、宦官争权夺势的夹缝中,志向、才能不得施展,愤懑郁结,便纷纷以赋宣泄胸中的不平。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
17.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赋作。这类题材源于刘歆的《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纪行赋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和那些铺张扬厉的京都大赋明显不同,是汉赋发展过程中开辟出的一个新的境界,是赋家在抒情言志上别寻新途的一种大胆尝试,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代表作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东汉纪行赋的殿军是蔡邕的《述行赋》。
18.述志赋:所谓“述志赋”,是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是东汉赋向抒情方面转变的又一新发展。冯衍的《显志赋》是东汉早期述志赋的重要作品,在精神上与屈原作品相近。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的当属张衡。他的《思玄赋》采用骚体句式,表现手法也较多地学习《离骚》,他的《归田赋》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使张衡成为文坛上独领风骚的作家。东汉末年,赵壹创作的述志赋别具特色,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刺世疾邪赋》。
19.汉赋四大家:指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是汉赋的典范之作,成为后代赋类作品的楷模。扬雄有《蜀都赋》,实开后世京都赋的先河。扬雄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和司马相如赋的意气风发、词语雄肆相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二人并称为“扬马”。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最,紧随班固之后,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二人被称为“班张”。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赋作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故四人又合称。
20.《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地所作,它的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其内容多写夫妻朋友的离情别绪和下层文人怀才不遇、穷愁潦倒的各种忧愤之情。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对五言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问答题
1.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
答: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初政论文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他们的辞赋和政论文都有较高的成就。
从武帝至宜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高峰.不朽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毕。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此时宫廷文人也竟相创作乐府诗。
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的《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深人人心,文坛的模拟风气日趋严重,王充的《论衡》却以其“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陈陈相因的不良倾向形成
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顶点。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
2.试论述“赋”这种文体在汉代的发展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赋”最早是一种文学表现的方法,如“六义”中的“赋”为不假象征、“直指其事”的意思。最早把“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是荀子,他作有《赋》篇。赋是汉代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式样,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统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贾谊是汉初骚体赋的优秀作家,他的代表性作品《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这篇赋对比鲜明,感情激切,堪称汉初赋的代表之作,枚乘的《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到了汉武帝时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汉赋的最高成就,《子虚赋》、《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在许多方面都超越前人而成为千古绝调,是汉赋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后代赋类作品的楷模。
武帝后期及昭帝朝,即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去世后,将近30年的时间内,赋体文学创作有所低落,见于记载的作家、作品较前期明显减少。至宣帝、成帝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以赋名世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扬雄。土褒有《洞箫赋》,是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它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目前最早的咏物赋。西汉后期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有《蜀都赋》,实开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较大变化。杜笃的《论都赋》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东汉京都赋开始崛起,以都洛、都雍为题材的作品,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它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此外还有张衡的《二京赋》。抒情赋此时也开始勃兴,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所谓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题材源于刘歆的《遂仞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纪行赋是汉赋发展过程中开辟出的一个新的境界,是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代表性作品有班彪的《北征赋》和班昭的《东征赋》.东汉纪行赋的殿军是蔡邕的《述行赋》。述志赋是东汉赋向抒情方向转变的又一新发展。冯衍的《显志赋》是东汉早期述志赋的重要作品。而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的当属张衡,他写作了《思玄赋》、《归田赋》等抒情之作,《归田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同时,它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似一篇笔锋犀利的讨伐檄文,是早期抒情小赋的名篇。
清代王国维曾把赋作为有汉一代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汉赋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作者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简答《七发》对先秦文学的继承和创新。
答:枚乘的《七发》具有充溢的气势和舒展的意象,是劝诫膏梁子弟的一篇成功之作。
《七发》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吴客用以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吕氏春秋•本生》的论述一脉相承。此外,在体制上沿袭《楚辞》的《招魂》和《大招》,大肆铺排饮食之盛、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
同时,《七发》在继承先秦文学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创造性,表现出有异于先秦时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昭示出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七发》虽在体制上沿袭《招魂》和《大招》,但其铺排叙事用意并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招魂》和《大招》的铺排对象都是作为正碡i事物出现,以此诱导游魂的回归;而《七发》则把这样的铺排对象作为否定性因素加以处理,是对贵族公子养尊处优生活方式的批判。另外,《七发》一文以观潮的描写最为精彩,枚乘成功地突破了宋玉在《高唐赋》中所采用的客观的描写手法,而把潮水写成一支声势显赫的军阵.从而将人的主观精神贯注入自然,具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4.为什么说《子虚赋》、《上林赋》是汉赋的典范之作?
答:《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作品.两篇虽不作于一时,但内容联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子虚赋》写楚臣子虚使于齐,齐王盛待子虚,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猎。畋罢,子虚访问乌有先生,遇亡是公在座。子虚讲述齐王畋猎之盛,而自己则在齐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赋的后半部分是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他指出,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这种作法是错误的。作品通过乌有先生对子虚的批评,表现出作者对诸侯及其使臣竞相侈靡、不崇德义的思想、行为的否定。“彰君恶”诸语表现出较鲜明的讽喻意图。《上林赋》紧承上篇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出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并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对游猎活动的态度、对人民的关心。
《子虚赋》、《上林赋》的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散文领起,中间若干段用韵文铺叙,篇末又用散文结尾,作品气势恢弘,波澜起伏,而又气脉贯通,一泻千里。这两篇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排比句,并间杂长短句。在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时,司马相如大量采用短句,描写山水用四字句,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赋中假设楚国子虚和齐国乌有先生互相夸耀,蕞后亡是公又大肆铺陈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天子射猎的盛举,以压倒齐楚,表明诸侯之事不足道。作品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有意识地虚构人名展开辩论,后来扬雄《长杨赋》的“子墨客卿”、“翰林主人”,张衡《二京赋》的“凭虚公子”、“安处先生”都是模仿这种形式。这样极度夸张的描写赋予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巨丽之美,它还以大量的连词、对偶、排句,层层渲染,增加了文章辞采的富丽,使这种描写确实气势充沛,波澜壮阔。在司马相如的笔下,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严正的艺术旨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艺术巨丽之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社会意义即讽谏作用的依归,较好地融为一体。
《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汉赋自司马相如始以歌颂王朝声威和气魄为其主要内容,后世赋家相沿不改,遂形成一个“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往往流为粉饰太平。它们也奠定了一种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后世赋家大都按照这一体制进行创作,但愈来愈失去了创造性。总之,《子虚赋》、《上林赋》在许多方面都度越前人而成为千古绝调,是汉赋的典范之作。
5.简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及其影响。
答:“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发愤著书,写成《史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等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同时又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文学的真实性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司马迁的“实录”必须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只能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选择事件、组织材料、裁减史实、安排情节,不能虚构人物和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本质上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在不违反本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虚构人物和事件情节,构思文学作品。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中的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论述《史记》的叙事艺术。
答:首先,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兴衰沿革。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二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嘶图。
其次,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酷吏列传》等。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再次,是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最后,是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来。司马迁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于心。《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如写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史记》固然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7.《史记》是怎样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
答:《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司马迁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也把许多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使得《史记》所收的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如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有高下之别。可以说《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在他身上就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显得非常真实。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旁见侧出的笔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史记》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要把相关传记联系起来加以观照才能全面地把握。
8.简述《史记》是怎样形成其雄深雅健的风格的。
答:《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首先是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予以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阔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其次是浓郁的悲剧气氛。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笔下的虞卿、范睢、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司马迁还通过为悲剧人物立传,揭示了异化造成的人性扭曲。
再次是强烈的传奇色彩。《史记》富有传奇色彩,除了类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如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终身不复见。《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意料,也富有传奇性。《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它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9.论述《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一、《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二、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人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等..《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三、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多有渊源关系。首先,《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其次,《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r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再次,《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
1O.简述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叙事技巧。
答: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一、生活镜头的选取表现了两汉乐府叙事诗高度的艺术性。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如两汉乐府诗有两篇作品是以酒店妇女为主角的,一篇是收录在相和歌辞的《陇西行》,一篇是辛延年的《羽林郎》,通过描写她们与顾客的交往及各类人物的举止言行,艺术地展示了汉代的市井风情。选择常见生活情节时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很有新意。
相关话题/中国文学史
深圳大学2018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深圳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大纲,复试科目只提供参考书目)命题学院/部门(盖章):人文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10 ]中国文学史说明:一、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7-09-17中国文学史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点睛篇(2009修订版) 第一部分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5-05中国文学史 填空题整理(上) 古代文学史 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 填空题整理(上) 古代文学史 考研资料 1~3章 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二章 《诗经》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第一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章 汉代辞赋 第三章 秦汉叙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5-012018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803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2682.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8种电子书、5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真题解析班(网授)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4142.html说明:本圣才课程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3D电子书。使用圣才课程密码激活后,圣才课程里的所有视频、3D电子书(题库)及资料均可使用。【网授课程】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真题解析班(网授)2012年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613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01751.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6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2018年深圳大学文学院710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6520.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深圳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历年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6021.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9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历年真题视频详解【6小时高清视频】 [3D电子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659中国文学史综合知识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9440.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3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0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8825.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2种电子书、1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810文学综合(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欧美文学)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0435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7种电子书、3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88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944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5种电子书、3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704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428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5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627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093.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3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黑龙江大学文学院708中国文学史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9441.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3种电子书、2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