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考研复习整理
第一章 绪论
作为绪论部分是对各模块的轮廓和整体轮廓的介绍,可不视为组建知识体系的必要部分,但对于体系的介绍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 生态学的定义
介绍生态学的概念。应包括不同作者的定义,但应该对最为简单的、最为广泛采用的定义有肯定的赞同。
二、 生态学历史、对象与范围
简单介绍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各个阶段的研究的中心内容。重点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在范围部分,介绍普通生态学各个部分(或模块)的构成与基本内容。这一部分不可缺少,虽然可能与后面章节重复,但是这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或者读者了解通盘情况。
三、 生态学的分支科学
四、 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五、 生态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派生的学科
介绍生态学学科的分支情况和与其它科学体系的交叉的情况。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学?你认为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
3、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
第二章 环境因子分析
本章是《普通生态学》的基础内容。因为生态学介绍的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普通生态学中首先要介绍作用于生物的环境因子的范围、内容和作用规律。
一般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因子的范围、认识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以及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方式(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就可以了。
第一节 环境因子及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
本节介绍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定义。并解释在环境学中与生态学中“环境”概念上的差异(范围的限定)。
本节介绍环境因子作用的规律,其中包括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定律(或规律)。包括许多生态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 环境、环境因子及其类别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各种因素。
环境要素:构成环境的某一事物都称为该环境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与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不是每一个因子的研究都有必要,只研究对生物有作用和影响的因子即可)
生存条件指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总和或环境条件。
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条件
1 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介绍各种可能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外界非生命物质及其属性。介绍影响所研究的生物的生物因子,包括同种生物、异种生物的作用。
2 其他环境因子分类
按性质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人为因子
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分为密度制约型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型因子
密度制约型因子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分为正负两类,在种群密度作用增加时,正作用导致物种密度进一步增加,负作用导致,种群数量的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降低。
联系:一般的生物因子常为密度制约型因子,而非密度制约型因子大部分为气候因子如温度。
按稳定性分为:稳定因子(常年恒定的因子)和变动因子(周期性波动的因子)
二、 环境因子作用特征
1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各个环境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一个因子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因子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受到气候、土壤、人为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非等价性: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子虽然是相互作用的,但其作用的大小并不相同,有1-2个因子具有主导作用,这些因子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因子的发生明显变化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因子称为主导因子。如光照强度、气温和气体适度对光合速率都有影响,但光强影响最大。
(3)阶段性:生态因子对生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两栖动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环境因子对其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
(4)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然其作用大小不同,但是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所代替,但是如果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以由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补偿。如当光强减小时光合速率降低,可以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增加光合速率,C3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作用也可以是间接作用,有时中间还需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如地形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气候条件从而影响生物,而温度可直接对生物造成影响。
2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 最小因子法则
Liebig’s law of minimum:在稳定条件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稳定条件指的是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一旦不在稳定状态下,就不存在最小成分一说了。实践中运用该定律时还应注意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
(2) 耐受性法则
Shelford law:任何生态因子在质上或量上不足或过多时,即当生态因子接近或到达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受范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上限和下限,处于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之间的范围就是生物对该生态因子的耐受幅度或耐受范围。耐受范围分为最适生存区、亚适应范围和不适应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物种将不能生存。
生态幅或生态价: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范围,即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在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幅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生物可以分布在哪里,但并不决定生物的实际分布。
不同条件下,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不同的,生态耐受性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同一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存在差异;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同一生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幅度存在差异性;相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3) 限制因子和限制作用
Law of limiting factors:环境因子处于最小量时会成为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但因子过量时,也会成为限制因子,故而称为耐受因子定律。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往往需要着重考虑限制因子的作用,如研究某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长缓慢,这些因子并非具有同等重要性,我们只需要找出起限制作用的因子,便能解决增长缓慢的问题。
Limiting factor:指某个环境因子因接近或达到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命活动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也就是说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停止;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理现象最活跃;高于最大状态时,生理现象又出现停止。一般来说,稳定型因子很少是限制因子,而变动因子大多都是限制因子。
(4) 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前者如西双版纳的环境、昆明的环境;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关系:大环境直接影响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环境对生物属于直接影响且这种影响更为重要。由于环境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在不同尺度上同一生态因子在不同尺度对生物造成的影响不同,故而在研究时要关注大环境与小环境。(沙漠中的绿洲)
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规律(或一般原则)
适应:
从生物个体的角度来看,适应需要个体调动所有的能力,基于全部组织器官水平上统一协调,以应对环境的变化。这时植物需要综合平衡资源获取与配置、当代生存和后代繁殖等方面的矛盾;
从生物种群的角度来看,适应是群体中生存和发展能力较强的个体在应对环境中胜出,不断扩大比例,从而提高整个种群的适应性,驱动植物的进化。
Adaptation:指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系统进化的过程中应对各种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而在生物学特征上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响应和能动的调整,以使物种或种群维持更多的个体,适应是一个过程,不适应个体就会被淘汰。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般原则表现在3个方面。应该说明的是由于环境和生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没有完全一致的适应原则和模式,所说的适应应该也是多样性的。
1 形态适应:流线型
2 生理适应:驯化;内稳态机制
3 行为适应:休眠、迁徙、滞育等。
三、 补充知识:
(1) 生物的实际分布
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实际分布是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生理耐受范围对动物和植物的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只能解释生物不能在什么地方,不能告诉我们它实际在什么地方。因为生物的实际分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生物因子。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很少能够生活在对它们来说是最适宜的地方,常常由于其他生物的竞争把它们从最适的生境中排挤出去,结果它们只能生活在它们有最大竞争优势的地方。
(2) 耐受限度的调整:生物的耐受范围在小时间尺度内不是不可变的,可以通过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等途径来调整其耐受上限和耐受下限,从而使生物调整到对环境的最适范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调整途径有:驯化、节律变化性变化或补偿、休眠(遇到不良环境降低新陈代谢速率以渡之)
(3)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
自然驯化:在自然环境下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人工驯化:通过人工诱导,使其发生生理补偿变化。联系:自然驯化速度较慢,人工驯化速度较快。
(4) 适合度Fitness: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高低的指标。一般来说适合度较高的个体对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5) 指示生物:
(6) 内稳态homeostasis: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使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而尽量摆脱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其耐受范围,使其更加适应环境,这种控制是通过生理或行为的方式调节的。如:哺乳动物具有的多种温度调节机制,使其体温恒定在一定范围内。
(7) 滞育:
本章主要概念:物种(种), 种群,环境 生态因子 环境因子
主导因子 最小因子法则 耐受性法则 限制因子 生态幅 适合度 指示生物 驯化 休眠 滞育 内稳态
复习思考题
1、生态因子一般被分为哪五大类型?哪些是直接作用?哪些是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2、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 的耐受性法则分别是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什么特点?生物的耐受曲线在生态幅宽狭不同的生物中,其图形上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