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总汇精修版(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3


正常径流量
河流的年正常径流量是指多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每年中流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值。只有径流年际变化较小,或者有相当长的观测资料时,才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河流的正常径流量。 
洪水
河流水位达到某一高度,致使沿岸城市、村庄、建筑物、农田受到威胁时,称为洪水。连续的强烈降水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原因,积雪融化也可以造成洪水。按来源可分为上游演进洪水和当地洪水两类。
枯水径流
一年内没有洪水时期的径流。枯水期径流呈递减现象,久旱之后可能出现年内最小径流量。枯水径流主要来源于流域的地下水补给。
湖泊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宽广的水域。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
一部分地壳断陷,下沉可以形成构造湖;死火山口或熔岩高原的喷口可以形成火山湖;冰蚀洼地中,冰碛丘陵间或终碛后方可形成冰川湖;山崩、熔岩流或冰川阻塞河谷可以形成堰塞湖;风蚀盆地积水可以形成风蚀湖;岩溶作用可以形成岩溶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可以形成潟湖;河流曲流裁曲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形成热融湖;人工筑坝建造水库,形成人工湖,等等。
湖泊分类多种,按湖水来源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按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依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按湖水温度状况分 为热带湖、温带湖、极地湖等;以湖水存在的时间久暂分为间歇湖和常年湖。 
沼泽
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形成沼泽的要素有过湿的地表,要有喜湿植物和泥炭层。沼泽形成过程有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两种。陆地沼泽化的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沼泽一般排水不畅,加以植物丛生,故沼泽水的运动十分缓慢。其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沼泽的蒸发比较强烈,径流极小。
地下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的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
按物理上的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以下五种: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重力水。
根据成因来划分,通常把地下水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自流水)三大类。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湿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
波美度
盐水的比重可用波美度来表示,一升水内含有10克NaCl,则其盐度相当于1波美度。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水的总矿化度
是指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及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以克/升表示。总矿化度表示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
硬度
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这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当水煮沸时,部分钙、镁离子与重碳酸作用生成重碳酸钙、重碳酸镁沉淀,沉淀部分叫暂时硬度。水沸腾后仍留在水中的钙、镁含量即为永久硬度,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岩石的水理性质
松散岩石存在孔隙,坚硬岩石中有裂隙,易溶岩石有孔洞。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这些空隙中。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积水性、透水性等。
1.容水性:是指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
容水度=V水/V石
2.持水性: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管力在其空隙中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质。用持水度表示。岩石的颗粒大小对持水度影响很大。
持水度=V重力下空降水量/V石

3.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石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颗粒较粗的岩石给水度较大,细粒岩石积水度较小。
给水度= V流出水量/V 石
4.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能。空隙大小,多少和是否彼此连通,对透水性有明显影响。
根据透水性可以把岩石分为三类:①透水岩石;②半透水岩石;③不透水岩石。
地下水的动态
地下水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称为地下水的动态。气候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是水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地下水的运动
分为两种:一是层流运动,一是紊流运动。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速度比地表水慢得多,除了在宽大裂隙或空洞中具有较大速度而成为紊流外,一般都为层流。地下水的这种运动称为渗透。
线性渗透定律(又称达西定律)
线性渗流定律主要描述饱和土中水的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规律。为了揭示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规律,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1856年总结得出渗透能量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达西定律也称为线性渗透定律。
达西发现了渗流量Q与上下游水头差(h2- h1)和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截面积A成正比,而与渗流长度L成反比,即:
Q=K*A*(h2-h1)/L
式中Q为单位时间渗流量,F为过水断面,h为总水头损失,L为渗流路径长度,I=h/L为水力坡度,K为渗透系数。关系式表明,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多孔介质的渗流量与渗流路径长度成反比,与过水断面面积和总水头损失成正比。从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F的乘积,即Q=Fv。
非线性渗透定律(又称福熙海麦定律)
非线性渗透定律,当地下水渗透速度较大,雷诺数超过一定界限(大于10)时,地下水运动开始偏离达西定律。
1901年福熙海麦(Forchheimer)根据试验资料得出二项式渗透定律:
J=aV+bV^2
式中J为水力坡度;V为地下水渗流速度;a和b是由试验确定的常数,一些学者根据实验研究了系数a、b与液体和介质性质的关系,表明系数a与液体黏滞系数呈正比,与颗粒粒径、孔隙度呈反比;系数b与孔隙度、颗粒粒径呈正比,与温度及黏滞度无关。
1958年伊尔梅指出:当雷诺数小于1时,渗流中主要是黏滞力起主导作用,此时可忽略第二项bV^2,而得到达西定律,其中a=1/K;当雷诺数大于1时,bV与aV两项的数量级,即惯性力与黏滞力的作用大体相当时,出现非线性的渗透;当雷诺数大于100时,水流具有紊流的特点;当雷诺数非常大时,a接近于零,可以得到紊流定律。
隔水层
在常压条件下,靠重力作用不能通过水的岩层。对地下水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含水层
在重力作用下,能够给水并能通过相当数量水的含水岩层。
上层滞水
在统一的地下水面以上,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下渗的重力水停留在沉积层或岩石裂缝中,形成范围不大的蓄水体,称为上层滞水。
广义来说,饱气带中的地下水都称为上层滞水。一般来说,上层滞水分布范围小,水量也不大,常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补给来源依赖大气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干季时往往因蒸发而干涸,雨季时水量较丰富,仅能供应居民生活用水,最易受到污染。上层滞水对工程建筑不利,为消除其危害,需进行排水处理。
潜水
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叫做潜水。又称为“自由水”通常埋藏在松散的沉积层中。由于潜水充满了岩石所有孔隙,所以具有统一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
潜水面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但水量一般比较丰富, 季也不会干涸。受地质,地貌的影响,水面一般是有坡度的(绝大部分情况下与地面坡度一致)有时潜水面水平,潜水不流动,这就是潜水湖。
潜水流出地表时就形成泉。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潜水面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但水量变化一般比较丰富,干季时亦不会干涸,是农业生产和水或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特别是在地面河湖较少的地区,尤为重要。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多少,与降水强度和历时、地面坡度、岩石透水性、地面覆盖状况等条件相关。
承压水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称承压水,又叫“自流水”,在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相间成层的地区,如果地层倾斜,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流承受着很大的静水压力,这种地下水称为承压水。凿井如遇到承压水层,往往可以得到大量的地下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涌出地面,故又称为自流水,这种井则称为自流井。只有适宜的地质构造,如:盆地、向斜、凹陷、单斜等。


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如泉城济南因位于山区(北)和平原(南)分界线上。
冰川
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经过堆积和变质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山区,由于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山岳冰川又可以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和山谷冰川。
2.大陆冰川:经占据很广阔的面积,但目前只发于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和厚度都很大,冰流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自中央向四周流动。冰流之下常掩埋巨大的山脉和洼地。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川就是大陆冰川。
3.高原冰川:也叫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过渡类型。冰川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
4.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
成冰作用
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成冰作用分冷型和暖型。在冷型变质过程中,雪只能依靠其巨大厚度造成的压力加密而形成重结晶冰。种冰密度小。泡多且气泡内的压力大。冷型成冰过程历时很长。暖型成冰作用有融水参与,并因融水数量不同而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渗浸冰和渗浸-冻结冰。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
雪线
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温、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地貌
又叫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的形成前提是重力作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石。地貌动力有内外动力之分,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其成因主要有构造运动,气候因素,岩性及人类活动。最高级的地貌类型是大陆和海洋盆地,最基本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和平原。
山地
山岭,山间谷地和山涧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根据绝对高度山地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是山地与平原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貌类型,但相对高度一般不足100m。
平原
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类型。根据海拔高度可分为低平原(<200m)和高平原两类。低平原地势起伏而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均很小。高平原简称高原,由于地势起伏较高,切割相对强烈,根据地面形态特征可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和起伏平原,依据外动力差别可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击平原和海成平原等。平原内部经常包括许多次级地貌类型,如冲击平原上有河床,河漫滩,自然堤,河间洼地,决口扇,三角洲等。
盆地
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岩石中的矿物从生成环境转入地表时将失去稳定性,沿裂隙、节理发生水化、水解、溶解和氧化作用。其强度取决于温度,湿度,水溶液的pH值。气候炎热潮湿及水溶液呈酸性等条件有利于化学风化。
3.生物风化:是指受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对岩石、矿物产生的机械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水化作用
指岩石矿物吸收水分后转变成含水矿物,体积膨胀,硬度降低,抵抗能力削弱并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
水解作用
是水体进入地表岩石,水中的氢离子与矿物中的盐基离子发生交换形成可溶性盐类,即矿物遇水分解的过程。
溶解作用
指岩石中的无机矿物不同程度溶解于水中并被带走,难溶物质残留原地,岩石孔隙度增加,强度降低的过程。
氧化作用
指矿物被大气游离,水体溶解氧氧化,形成高价化合物的过程。
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风化产物
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残留矿物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物质,次生矿物以粘土矿物,铁铝含水氧化物常见,可溶性物质包括矿物分解时释放的溶解物质与形成难溶次生矿物时多余的溶解物质。风化产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块体运动
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蠕动三类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崩落
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叫崩落或崩塌。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具有外倾结构面,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地表水冲刷坡丽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崩塌岩壁和坡麓的岩堆(倒石堆)
滑落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 坡体结构,有效临空面等,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认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坡地稳定性等。滑坡地貌包括滑坡体和滑动面。
蠕动
坡面岩屑,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土层温度升降尤其是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均可引起蠕动,造成坡面土层或碎屑岩发生弯曲及斜坡上物体变形。
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主要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而这些作用均受流速,流量,含沙量等因素制约。侵蚀主要有坡面,沟谷,河谷侵蚀。坡面侵蚀源于坡面流水,因而侵蚀呈片状且比较均匀。沟谷流水与河流的侵蚀呈线状,并有下切,侧蚀,溯源侵蚀三种形式。
流水对泥沙的搬运有两种方式,一是推移即使沙砾沿沟底或河床滑动,滚动或跃动,二是悬移即细粒物质呈悬浮状态运动。堆积作用是流水搬运能力因含沙量过多而显得不足时,部分泥沙将发生堆积作用。流速与流量减少,河床比降由陡变缓都可导致堆积作用发生。
坡面流水地貌
雨水或冰雪融水在坡面直接形成薄层片流,片流受坡面微小起伏影响汇聚为无数没有固定流路的网状细流从而形成坡面流水侵蚀。当一个坡面组成物质入渗强度及降水量均较一致时,分水岭顶部产流少且侵蚀力小,坡面中段产流系数最大且侵蚀力最强,坡麓主要以堆积作用占优势。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裙裾的地貌叫坡积群或坡积裾。
沟谷地貌
坡面细流最终将汇集为流路相对固定,侵蚀能力显著增强的沟谷水流并形成的相应的地貌。
泥石流
山区突然爆发的历时短暂由大量的土、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②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③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
河谷
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形态,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谷坡位于谷底两侧,谷坡上还常发育阶地,谷底形态也因地而异,山地河流的谷底仅有河床,平原盆地河流谷底则发育河床与河漫滩。以河谷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为依据,河谷通常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河谷,逆向河谷,先成河谷,叠置河谷等。
河床
平水期河水淹没的河槽。
河漫滩
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水期淹没,具有二元结构的滩地。
河口三角洲
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三角洲沉积可以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带。依据形态特征差异,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
广阔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与冲积-洪积平原统称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组成物质常粗细相间,河床相沙层与沙砾层为含水层,河漫滩相粘土层为隔水层,冲积平原的形态与结构均比较复杂。 
河流阶地
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它由阶面(原有谷底的遗留部分)与阶坡(由河流下切而成)组成,依据组成物质和结构,阶地可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新构造运动、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都可导致阶地形成。


侵蚀阶地
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并由基岩构成,很少有二元结构,其阶面为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 
堆积阶地
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全部由冲积物组成,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未达到冲积层底部的情况下形成的。 
基座阶地
形成条件下与堆积阶地近似,区别在于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其上部由冲击物组成,下部则为基岩。其形成是由于构造抬升,河流下切并切过原先河谷底部。
牛轭湖
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灯泡型曲流河道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后在洪水期被洪水冲掘,河道取直,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的河道,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加强,而原弯曲河段流速变小,发生淤积,平水期河流走新的直道,残留下形如牛角的弓形河道转化为湖泊,称牛轭湖。
离堆山
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 
河流劫夺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使分水岭外移,导致一条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上游河段的水流,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被夺河上游改道,下游因失去源头而成为断头河。
准平原
湿润气候条件下,也可因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平原或发生变形, 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①原始地面平缓;②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③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④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⑤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山麓面
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
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积)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其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解力,但Karst作用的深入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有:
1.石芽与溶沟(石林):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叫石芽。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
2.岩溶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洼地,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分为溶蚀漏斗和坍陷漏斗。
3.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有竖井式和 裂隙式。
4.溶蚀洼地: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封闭洼地,周多被峰林围绕。通常由岩溶漏斗扩大或合并而成,具封闭性。
5.溶蚀谷地:指宽阔而平坦的谷地,谷地两侧多被峰林夹持,谷坡急陡,但谷地平坦,横剖面如槽形,又称槽谷。

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
岩溶盆地又名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岩溶洼地,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底部平坦且覆盖残留红土,多分布于地壳相对稳定地区。岩溶盆地继续扩大即形成岩溶平原,地表覆盖红土并发育孤峰残丘。
峰丛,峰林,孤峰
峰丛是同一基座而峰顶分离的碳酸盐岩山峰,常与洼地组合成峰丛-洼地地貌。
峰林为分散碳酸盐岩山峰,通常由峰丛发展而成,但因受构造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岩层上多呈圆柱形或锥形,在大倾角岩层上多呈单斜式。
孤峰是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多分布于岩溶盆地底部或岩溶平原上。
干谷、盲谷和地下河
干谷和盲谷是河流作用下的谷地,其中干谷是karst地区往昔的河谷,但现在已无水或仅在洪水期有水活动,成为遗迹谷地。河流干涸的直接原因是karst潜水面降低到河谷之下。因此,使河水潜入地下,成为伏流。
盲谷是一种死胡同式的河谷,其前方被陡崖所挡,河水从崖下落水洞潜入地下变成地下河。 
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
溶洞与地下河:地下水沿岩石裂隙或落水洞向下 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各种形态的管道和洞穴(即溶洞)而降低,洞穴转变为干溶洞。
暗湖
是与地下河相通的地下湖,可储存和调节地下水。
冰川运动
包括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而冰川滑动是产生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冰川主要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刨蚀作用。 
冰川作用
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磨蚀)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冰川地貌
指第四纪古冰川及现代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形态和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大类型。
冰蚀地貌
由冰川侵蚀作用(刨蚀、拔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典型的冰蚀地貌有冰斗、槽谷(U型谷)峡湾、刀脊、角峰、羊背石、卷毛石、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等。
1.冰斗:一种三面环以陡峭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按其分布位置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
2.槽谷:由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典型冰川谷,两侧一般有平坦谷肩,横剖面近似U形。
3.峡湾: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陆冰流,岛屿冰盖或山谷冰川入海处,因冰床蚀低,冰川消亡后而形成。

相关话题/自然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