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生物化学习题集(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9
1.错: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是有关的,当其它反应条件满足时,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2.对:当底物足够时,酶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度也加快,成正比。
3.对: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反应的代谢产物可能影响酶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Km的变化,而这些代谢产物在结构上并不与底物一致。
4.对:调节酶大多数为变构酶,变构酶是利用构象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活性的酶,是一个关键酶,催化限速步骤,当少量底物与酶结合后,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能结合更多的底物分子。
5.错:底物应该过量才能更准确的测定酶的活力。
6.对:产物生成量比底物消耗量更易测得且准确。
7.错:非竞争性抑制剂只和酶与底物反应的中间产物结合,酶促反应的Vmax是减小的,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来达到正常的Vmax。而竞争性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底物的浓度来达到Vmax。
8.对:碘乙酸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抑制剂,与半胱氨酸或蛋氨酸的-SH结合,使糖酵解途径受阻。
9.错:诱导物一般为酶的作用底物,可诱导细胞产生特定的诱导酶。
10.错: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11.对。
12.对: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的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13.对:检查酶的含量及存在,不能直接用重量或体积来表示,常用它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力来表示,即用酶的活力来表示,因此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14.错:Km值可以近似地反应酶与底物亲和力,Km越低,亲和力越高,因此已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更高。
15.对:Km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不同的酶,Km值不同。
16.错:Km作为酶的特征常数,只是对一定的底物、一定的pH值、一定的温度条件而言。
17.错:见上题,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酶的最适底物。
18.对。
19.对:当[S]>>Km时,V趋向于Vmax,因此v=K3[E],所以可以通过增加[E]来增加V。
20.错:酶的最适pH值有时因底物种类、浓度及缓冲液成分不同而不同,并不是一个常数。
21.错:酶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越长,则最适温度低,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高。
22.对:金属离子作为酶的激活剂,有的可以相互取代,如Mg2+作为激酶等的激活剂可以被Mn2+取代;有的可以相互拮抗,如Na+抑制K+ 的激活作用。
23.对:不可逆抑制剂通常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与酶结合,而使酶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的活性,因此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24.错: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也可以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由于空间位阻或构象改变的原因而不能同时结合。
25.错:因为不知道纯化前后的比活分别是多少,因此无法计算比活的提高倍数。
36.错: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不仅取决于酶蛋白本身的结构,还与底物种类、浓度及缓冲液成分有关。
27.错:B族维生素中维生素B3不含环状结构,其余都是杂环化合物。
28.对:所有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29.错:维生素K可以作为γ-羟化酶的辅酶,促进凝血。
30.对:如酵母的生长需要维生素B6等,植物的生长也有需要维生素的现象。
31.对:如豌豆子叶可以合成维生素C,供整体使用;去除子叶后,则豌豆子叶生长不良。
32.错: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六)问答题及计算题(解题要点)
1.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4)酶同样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大分子性质,如不能通过半透膜、可以电泳等。
(5)酶同其他蛋白质一样是两性电解质,并有一定的等电点。
总之,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与其他已知的蛋白质有着相同的理化性质,所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答:(1)共性: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也不改变;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个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容易失活,活力受条件的调节控制,活力与辅助因子有关。
3.(1)1982年,美国的T.Cech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能够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自我加工、拼接,得到成熟的rRNA。
(2)1983年,S.Atman和Pace实验室研究RNase P时发现,将RNase P的蛋白质与RNA分离,分别测定,发现蛋白质部分没有催化活性,而RNA部分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
(3)1986年,T.Cech发现在一定条件下,L19 RNA可以催化Poly C的切割与连接。
4.答:(1)绝对专一性;(2)相对专一性(族专一性);(3)相对专一性(键专一性);
(4)立体专一性(旋光异构专一性);(5)立体专一性(顺反异构专一性);(6)立体专一性(识别从化学角度看完全对称的两个基团)。
5.答:(1)蛋白浓度=0.2×6.25mg/2mL=0.625mg/mL;
(2)比活力=(1500/60×1ml/0.1mL)÷0.625mg/mL=400U/mg;
(3)总蛋白=0.625mg/mL×1000mL=625mg;
(4)总活力=625mg×400U/mg=2.5×105U。
6.答:(1)V~[S]图是双曲线的一支,可以通过其渐近线求Vmax,V=1/2Vmax时对应的[S]为Km;优点是比较直观,缺点是实际上测定时不容易达到Vmax,所以测不准。
(2)1/V~1/[S]图是一条直线,它与纵轴的截距为1/Vmax,与横轴的截距为-1/Km,优点是使用方便,Vmax和Km都较容易求,缺点是实验得到的点一般集中在直线的左端,作图时直线斜率稍有偏差,Km就求不准。
(3)V~V/[S]图也是一条直线,它与纵轴的截距为Vmax,与横轴的截距为Vmax/Km,斜率即为-Km,优点是求Km比较方便,缺点是作图前计算较繁。
(4)[S]/V~[S]图也是一条直线,它与纵轴的截距为Km/Vmax,与横轴的截距为-Km,优缺点与V~V/[S]图相似。
(5)直接线性作图法是一组交于一点的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为Km,纵坐标为Vmax,是求Vmax和Km的最好的一种方法,不需计算,作图方便,结果准确。
7.答:(1)一些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等可以产生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抑制剂,使它在动物体内不致被消化。
(2)蚕豆等某些植物种子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煮熟后胰蛋白酶抑制剂被破坏,否则食用后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影响消化,引起不适。
8.答:作1/V~1/[S]图,可知是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9.答:(1)酶量(mmol)=1.2×5/150 000=4.0×10-5mmol;
(2)碘乙酰胺量(mmol)=3.0×10-2/185=1.6×10-4mmol,所以酶的催化亚基数为4。
10.答:据V~[S]的米氏曲线,当底物浓度大大低于Km值时,酶不能被底物饱和,从酶的利用角度而言,很不经济;当底物浓度大大高于Km值时,酶趋于被饱和,随底物浓度改变,反应速度变化不大,不利于反应速度的调节;当底物浓度在Km值附近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反应速度的调节。
11.答:底物与别构酶的结合,可以促进随后的底物分子与酶的结合,同样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合位点结合,也可以促进底物分子与酶的其它亚基的进一步结合,因此低浓度的抑制剂可以激活某些别构酶。
12.答:(1)当[S]=Km时,V=1/2Vmax,则Vmax=2×35=70μmol/min;
(2)因为V=Vmax/(1+Km/[s]),所以Km=(Vmax/V-1)[s]=1.5×10 -5mol/L;
(3)因为[S]>>Km,[I],所以V=Vmax=70μmol/min;
(4)V=Vmax/(1+[I]/Ki)=40μmol/min。
13.答:酶蛋白分子中组氨酸的侧链咪唑基pK值为6.0~7.0,在生理条件下,一半解离,一半不解离,因此既可以作为质子供体(不解离部分),又可以作为质子受体(解离部分),既是酸,又是碱,可以作为广义酸碱共同催化反应,因此常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14.答:(A)―(3)―(Ⅴ);
(B)―(4)―(Ⅲ),(Ⅳ);
(C)―(7)―(Ⅷ);
(D)―(1)―(Ⅸ);
(E)―(2)―(Ⅰ),(Ⅱ);
(F)―(5)―(Ⅵ),(Ⅶ);
(G)―(6)。
糖代谢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五)是非判断题
( )1.α-淀粉酶和-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1,4糖苷键,β-淀粉酶水解β-1,4糖苷键。
( )2.麦芽糖是由葡萄糖与果糖构成的双糖。
( )3.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 )4.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 )5.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 )6.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
( )7.催化ATP分子中的磷酰基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
( )8.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 )9.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 )10.在糖类物质代谢中最重要的糖核苷酸是CDPG。
( )11.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均需要“引物”存在。
( )12.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 )13.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 )14.糖酵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 )15.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 )16.在高等植物中淀粉磷酸化酶既可催化α-1,4糖苷键的形成,又可催化α-1,4糖苷键的分解。
( )17.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 )18.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
( )19.在植物体内,蔗糖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蔗糖磷酸化酶催化的。
(六)完成反应式:
1.丙酮酸 + CoASH + NAD+ → 乙酰CoA + CO2 +( )
催化此反应的酶和其它辅因子:( )( )( )( )
2.α-酮戊二酸 + NAD+ + CoASH → ( )+ NADH + CO2
催化此反应的酶和其它辅因子:( )( )( )( )
3.7-磷酸景天庚酮糖 + 3-磷酸甘油醛 → 6-磷酸-果糖 + ( )
催化此反应的酶:( )
4.丙酮酸 + CO2 + ( ) + H2O → ( ) + ADP + Pi + 2H
催化此反应的酶:( )
5.( ) + F-6-P → 磷酸蔗糖 + UDP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七)问答题
1.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3.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那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4.什么是乙醛酸循环?有何意义?
5.磷酸戊糖途径有什么生理意义?
6.为什么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NADH必须被氧化成NAD+才能被循环利用?
7.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是什么?
8.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
9.糖酵解的中间物在其它代谢中有何应用?
10.琥珀酰CoA的代谢来源与去路有哪些?
三、参考答案
(二)英文缩写符号:
1.1.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合成蔗糖时葡萄糖的供体。
2.2.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是合成淀粉时葡萄糖的供体。
3.3.F-D-P:1,6-二磷酸果糖,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果糖-1-磷酸生成,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4.4.F-1-P:果糖-1-磷酸,由果糖激酶催化果糖生成,不含高能磷酸键。
5.5.G-1-P:葡萄糖-1-磷酸。由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生成,不含高能键。
6.6.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含高能磷酸键,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糖酵解过程生成。
(三)是非判断题
1.错: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区别是α-淀粉酶耐70度的高温,β-淀粉酶耐酸。
2.错:麦芽糖是葡萄糖与葡萄糖构成的双糖
3.对:磷酸果糖激酶是变构酶,其活性被ATP抑制,ATP的抑制作用可被AMP所逆转,此外,磷酸果糖激酶还被柠檬酸所抑制。
4.错:糖异生并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行,其中的不可逆步骤需要另外的酶催化完成。
5.对:戊糖磷酸途径分为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氧化阶段的3步反应产生还原能,非氧化阶段进行分子重排,不产生还原能。
6.对:
7.对:
8.对:动物体内不存在乙醛酸循环途径,不能将乙酰CoA转化成糖。
9.对: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可以用来合成氨基酸,草酰乙酸可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糖酵解形成的丙酮酸,脂肪酸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及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脱氨氧化生成的-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都经三羧酸循环分解。
10.错:糖异生的关键反应是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羧化酶是变构酶,受乙酰CoA 的调控。
11.对:
12.对:丙酮酸羧化酶是变构酶,受乙酰CoA的变构调节,在缺乏乙酰CoA时没有活性,细胞中的ATP/ADP的比值升高促进羧化作用。草酰乙酸既是糖异生的中间产物,又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高含量的乙酰CoA使草酰乙酸大量生成。若ATP含量高则三羧酸循环速度降低,糖异生作用加强。
13.错:在植物体内,蔗糖的合成主要是通过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
14.对:糖酵解是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它是葡萄糖有氧氧化和无氧发酵的共同途径。
15.对:
16.对:淀粉磷酸化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正反应催化α-1,4糖苷键的合成,逆反应催化α-1,4糖苷键的分解。
17.错: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GTP,相当于一个ATP。
18.对: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生成谷氨酸。
19.错:在糖代谢中最重要糖核苷酸是UDPG。
(六)完成反应式:
1.丙酮酸 + CoASH + NAD+ → 乙酰CoA + CO2 +(NADH + H+)
催化此反应的酶和其它辅因子:(丙酮酸脱氢酶)(TPP)(FAD)(Mg2+)
2.α-酮戊二酸 + NAD+ + CoASH → (琥珀酰-S-CoA )+ NADH + CO2
催化此反应的酶和其它辅因子:(α-酮戊二酸脱氢酶)(TPP)(FAD)(Mg2+)
3.7-磷酸景天庚酮糖 + 3-磷酸甘油醛 → 6-磷酸-果糖 + ( 4-磷酸赤藓糖 )
催化此反应的酶:(转醛酶)
4.丙酮酸 CO2 + (ATP) + H2O → (草酰乙酸) + ADP + Pi + 2H
催化此反应的酶:(丙酮酸羧化酶)
5.(UDPG) + F-6-P → 磷酸蔗糖 + UDP
催化此反应的酶:(蔗糖磷酸合酶)
(七)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1)糖类物质是异氧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糖在生物体内经一系列的降解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2)糖类物质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 脂肪的碳架及机体其它碳素的来源。
(3)在细胞中糖类物质与蛋白质 核酸 脂肪等常以结合态存在,这些复合物分子具有许多特异而重要的生物功能。
(4)糖类物质还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答:(1)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的途径。
(2)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通路。
3.答:(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
(2)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
(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
4.答:乙醛酸循环是有机酸代谢循环,它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可分为五步反应,由于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有一些共同的酶系和反应,将其看成是三羧酸循环的一个支路。循环每一圈消耗2分子乙酰CoA,同时产生1分子琥珀酸。琥珀酸产生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或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
乙醛酸循环的意义:
(1)乙酰CoA经乙醛酸循环可以和三羧酸循环相偶联,补充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缺失。
(2)乙醛酸循环是微生物利用乙酸作为碳源的途径之一。
(3)乙醛酸循环是油料植物将脂肪转变为糖和氨基酸的途径。
5.答:(1)产生的5-磷酸核糖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2)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3)此途径产生的4-磷酸赤藓糖与3-磷酸甘油酸可以可成莽草酸,进而转变为芳香族氨基酸。
(4)途径产生的NADPH+H+可转变为NADH+H+,进一步氧化产生ATP,提供部分能量。
6.答: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是能荷水平,能荷低时糖分解按EMP-TCA途径进行,能荷高时可按磷酸戊糖途径
7.答:丙氨酸成糖是体内很重要的糖异生过程。首先丙氨酸经转氨作用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转变成草酰乙酸。但生成的草酰乙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为此须转变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后二者到胞浆里再转变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沿酵解路逆行而成糖。总之丙氨酸成糖须先脱掉氨基,然后绕过“能障”及“膜障”才能成糖。
8.答:磷酸二羟丙酮可还原a-磷酸甘油,后者可而参与合成甘油三酯和甘油磷脂。
3-磷酸甘油酸是丝氨酸的前体,因而也是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前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两次用于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分支酸。它也用于ADP磷酸化成ATP。在细菌,糖磷酸化反应(如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中的磷酸基不是来自ATP,而是来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可转变成丙氨酸;它也能转变成羟乙基用以合成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后者需与另一分子丙酮酸反应)。两分子丙酮酸生成a-酮异戊酸,进而可转变成亮氨酸。
9.答:(1)琥珀酰CoA主要来自糖代谢,也来自长链脂肪酸的 ω-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通过 氧化除生成乙酰CoA,后者进一步转变成琥珀酰CoA。此外,蛋氨酸,苏氨酸以及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在降解代谢中也生成琥珀酰CoA。
(2)琥珀酰CoA的主要代谢去路是通过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琥珀酰CoA在肝外组织,在琥珀酸乙酰乙酰CoA转移酶催化下,可将辅酶A转移给乙酰乙酸,本身成为琥珀酸。此外,琥珀酰CoA与甘氨酸一起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ALA),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脂代谢
(一)名词解释
1. 1.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2. 2. 脂肪酸的α-氧化(α- oxidation)
3. 3. 脂肪酸的β-氧化(β- oxidation)
4. 4. 脂肪酸的ω-氧化(ω- oxidation)
5. 5. 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6. 6. 柠檬酸穿梭(citriate shuttle)
7. 7. 乙酰CoA羧化酶系(acetyl-CoA carnoxylase)
8. 8. 脂肪酸合成酶系统(fatty acid synthase system)
(四)是非判断题
()1. 脂肪酸的β-氧化和α-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的。
()2. 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才能经β-氧化降解成乙酰CoA.。
( )3.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将糖代谢生成的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胞液中的化合物是苹果酸。
()4.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
()5.脂肪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胞浆中。
()6.肉毒碱可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 )7.萌发的油料种子和某些微生物拥有乙醛酸循环途径,可利用脂肪酸α-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合成苹果酸,为糖异生和其它生物合成提供碳源。
( )8.在真核细胞内,饱和脂肪酸在O2的参与下和专一的去饱和酶系统催化下进一步生成各种长链脂肪酸。
( )9.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包括二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0.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反应消耗ATP,为可逆反应。
(五)完成反应式
1. 脂肪酸 + ATP +( )→ ( )+( )+( )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
2.甘油二酯 + R3CO-S-CoA → ( )+ HSCoA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3.乙酰CoA + CO2 + ATP → ( )+ ADP + Pi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4.3-磷酸甘油 + ( )→ ( )+ NADH + H+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甘油脱氢酶
(六)问答题及计算题
1. 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
(1)(1)进行部位;
(2)(2)酰基载体;
(3)(3)所需辅酶
(4)(4)β-羟基中间物的构型
(5)(5)促进过程的能量状态
(6)(6)合成或降解的方向
(7)(7)酶系统
2. 在脂肪生物合成过程中,软脂酸和硬脂酸是怎样合成的?
3. 什么是乙醛酸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4. 在脂肪酸合成中,乙酰CoA.羧化酶起什么作用?
5.说明动物、植物、细菌在合成不饱和脂肪酸方面的差异。
6.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多少mol ATP?若1g软脂酸完全氧化时的ΔG0ˊ=9kcal,软脂酸的分子量位56.4,试求能量转化为ATP的效率。
相关话题/生物化学
四川大学2016年考研试题-生物化学答案
四川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答案一、名词解释DNA复性和杂交:复性是指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以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叫做复性。杂交是指异源的DNA分子在复性的时候,由于某些区域有相同的序列,复性时候会形成杂交的DNA分子。酮体:乙酰乙酸 D-羟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食品生物化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与生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生态)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医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II)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III)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I)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生态)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食品生物化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2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1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生态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生物化学1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