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资料
第三節 《文心雕龍》的創作論
* 一《神思》
*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莊子•讓王》:“中山公子牟(魏人)謂瞻子(魏賢人)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 1、神思
* 2、凝思
* 3、思理之致
* 故思理為妙,神與物遊。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孟子•公孫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隠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
* 故二句,總括以上內容。按《文賦》: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
* 神與志氣。涉及到作者的創作狀態的控制問題。陸機有通與塞之描繪,然“未識夫開塞之所由”。此《養氣》篇所論。
* 辭令與物。辭令亦受制於神《養氣》:“心慮言辭,神之用也” 。
* 此以上論神思為神與物遊、以辭令寫物之過程,神為主導,而神又受志氣之控制,如何能使神處於主動活躍之狀態,是創作關鍵問題。
* 是以陶鈞文思(陶鈞:製作瓦器。鈞,製作瓦器用的轉輪。此句謂醞釀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臟,澡雪精神。
* 心是思考的器官。《孟子•告子篇》說“心之官則思”,劉勰說“文心”是“為文之用心”;另一方面又說用神思慮,王充《論衡•卜筮》篇“夫人用神思慮……。夫思慮者,己之神也。……一身之神,在胸中為思慮。”劉勰本人在《文心雕龍•養氣》篇也說:“心慮言辭,神之用也”,即是謂言辭思慮要用神。
* 虛靜。《荀子•解蔽》篇:“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古人把心看作有空間的東西,有了空間,才能盛放東西,古人認為心之認識事物也是如此。又古人以為靜可以照物。《莊子•德充符》篇就說:“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劉勰在《文心雕龍•養氣》篇說:“水停以鑒,火靜而朗。”意思說水靜止下來可以照見,火在不跳躍時才更明亮。
* 積學以儲寳,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 積學句,積累豐富學問。酌理,謂斟酌道理。富才,謂使才富。研閱句,研究省察所閱歷的事物以窮徹對事物的照察,也就是透徹地認識所閱歷的事物。馴致,馴,順。致,思致,思路。沿著思致尋繹恰當的詞句。
* 然後使玄解之宰二句:玄解出自《莊子•養生主》,此指有深妙的理解。宰,主宰。玄解之宰,乃是指心。定墨,指下筆作文。此句謂然後使有妙解的心靈依照聲律來下筆。獨照之匠二句:獨照,與玄解相對應,指獨到的理解。匠,工匠。用《莊子•徐無鬼》匠石“運斤成風”。此獨照之匠,也是指心,只是劉勰把心比做工匠。意象,意與象。運斤,這裏指寫作。
* 此以上言陶鈞文思。
* 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 規矩,這裏用作動詞。虛位,指文思沒有安排成形的狀態。前面說思緒紛繁,這些思緒要理,要對其加以組織,使之有頭緒,什麼內容安排在什麼地方,這就是位,當沒有安排的時候,是虛位。所謂規矩虛位,就是對其加以合理安排。刻鏤無形:當表現對象尚沒有用語言文字賦予形象的時候是無形,刻鏤無形是用語言文字賦予表現對象以形象。
* 登山二句:這裏是說構思過程中,涉及登山,則情滿於山,涉及觀海,則意溢於海。這二句說,想像活動中是伴隨著情感活動的。另一方面是說,當構思活動時,全神關注在物件上面。
* 我才之多少句,謂我的全部才力將與風雲之景象並驅,意思是說將用全部才力去描繪這些景象。(或將才解釋為想像力,以與前面登山、觀海對應)
* 方其搦(nuò )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是以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
* 意翻空二句:意是在憑空想像中而成,容易奇異;言辭要實在地去表達,難以精巧。
* 秉心養術二句:秉心,出《詩經•小雅•小弁》“君子秉心”,秉,執,持。秉心,就是持心,具體到本文來說,就是如何調節心,使其處於一種良好的創作狀態。養術,養,是培養。術,方法。無務苦慮:不要去苦思。
* 含章司契二句:含章,章,美。含章,含美。這裏指心。《序志》篇說“心哉美矣”。司契:司,掌管。契,科條,法規。這句說含有文采的心掌管法則。不必勞情:勞,煩勞,辛勞。勞情,不是說使情感辛勞,而是說使心神煩勞。
* 此節先談構思之狀,再說從思到意、從意到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在劉勰看來是個傳遞過程,即是授的過程,而在這個傳遞過程中有密與疏兩種狀態,也就是傳遞順暢與不順暢的狀態。劉勰主張要達到順暢的狀態不能苦思、勞神。《養氣》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 人之稟才,遲速異分。文之制體,大小殊功。
* 相如含筆而腐毫,揚雄輟翰而驚夢,桓譚疾感於苦思,王充氣竭於思慮,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
* 淮南崇朝而賦騷,枚皋應詔而成賦,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阮瑀據鞍而制書,禰衡當食而草奏,雖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 此以上論作文之遲速。
* 若夫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覃思之人,情饒歧路,鑒在疑後,研慮方定。機敏故造次而成功,慮疑故愈久而致績。難易雖殊,並資博練(博學、酌理以富才)。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鬱者(理路不通者)苦貧,辭溺者傷亂(陷溺于文辭之中,而不能以一中心來支配組織文辭,所以是傷於亂。 ),然則博見為饋貧之糧,貫一為拯亂之藥,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 這一節承上節進一步討論文思遲、速的原因,劉勰對這兩種類型的作家並沒有高下的區別。劉勰認為文思遲、速雖然主要取決於天賦,但後天的培養訓練也十分重要。與此相關,劉勰又指出創作過程中作家常常遇到兩個問題:一是理路不同,一是文辭雜亂無中心,他提出了解決的辦法。
* 若情數(情之規律)詭雜,體變遷貿。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視布於麻,雖云未貴,杼軸獻功,煥然乃珍。至於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其微矣乎!
* 小結
一、神思的特徵
* 構思活動受到志氣與文辭的制約。
* 神與物遊,超越時空。
* “神居胸臆,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辭令管其樞機”。構思過程中有通與塞兩種狀況。如何使構思活動處於通的狀態,劉勰指出:一是虛靜,一是積學、酌理、研閱、馴致。
* 三、構思與傳達的關係,
* 就是思、意、言的關係,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劉勰把從思到意到言,看作是一個層層傳遞的關係,這個傳遞過程也有順與不順,解決不順的辦法就是不要勞情苦思。
* 四、構思活動與作家的才分及學養之間的關係
* 劉勰指出人的創作才分有不同:有文思敏捷型的,有文思遲緩型的。由於才分不同,就造成了構思的遲與速的區別。但劉勰認為,兩種類型的作者都應該有後天的培養:博與練。
* 才與學的關係,與西方文論中的天才與鑒賞力的關係有某些相通之處。狄德羅《天才》:“鑒賞力往往和天才是兩回事,天才是純粹的天賦,……而鑒賞力則是學習和時間的產物。”(《狄德羅美學論文選》P541)康得在《判斷力批判》中主張“鑒賞和判斷力一般是天才的訓育(或管束),剪掉天才的飛翼,使它受教養和受磨練。”(P166)
* 五、虛靜與養氣
* 1、陶鈞文思,貴在虛靜
* 2、《養氣》,專講創作與心理生理狀態的關係的。他說:
* 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生命使役);心慮言辭,神之用也(謂要用神)。率志(率意)委(付)和(和順),則理融(融和,不乖離)而情暢;鑚礪過分,則神疲而氣衰:此性情之數也。
* 所以他主張在創作時要調整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使精神處於一種優遊余裕的自然狀態。
* 是以吐納文藝,務在節宣(調整而使之通)。清和其心(使心清靜和暢,虛靜),調暢其氣。煩而即捨,勿使壅滯。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巻懷(收起懷抱,謂停止寫作)。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勌(倦)。常弄閑於才鋒,賈餘於文勇(出《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餘勇。”賈,賣。謂己勇有餘。此言有餘勇可賈時作文),使刃發如新,湊理無滯,雖非胎息之邁術(《漢武內傳》王真“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斯亦衛氣之一方也。
* 在劉勰看來,創作時,神不能勞,氣不能衰,要讓神處於一種閒適的狀態。
第四節 《文心雕龍》的風格理論
* 《體性》
* 夫情動而言形,理發而文見,蓋沿隠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儁,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並情性所鑠(銷金,熔化),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儁,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各師成心,其異如面。
* 才有庸儁與《神思》篇才有遲速不同,此有高下之分。
八體
* 若總其歸塗,則數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逺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典雅者,鎔式經誥(鎔鑄取法經典),方軌(並駕)儒門者也。逺奧者,馥(當作複)采典(當作曲)文(指隱曲),經理(常理、條貫)玄宗者也。精約者,覈字省句(核查字句),剖析毫釐者也。顯附(顯近)者,辭直義暢,切理厭心者也。繁縟者,博喻釀(當作醲,酒厚)采,煒燁枝派者也(光華,分枝別派,謂豐富有文采)。壯麗者,髙論宏裁(體制宏大),卓爍(卓越光輝)異采者也。新竒者,擯古競今,危側(險僻)趣詭(情趣詭異)者也。輕靡者,浮文弱植(植,樹立。弱植,謂不能樹立),縹緲附俗者也。故雅與竒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文辭根葉,苑囿其中矣(包括其中)。若夫八體屢遷,功以學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氣。氣以實志,志以定言,吐納英華,莫非情性。
* 雅與奇,奧與顯,繁與約,壯與輕,郭紹虞先生《中國文學批評史》謂:這四組與創作個性四因素相關聯。雅與奇,指體式言,“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涉及習;奧與顯,指事義言,涉及學,“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繁與約,指辭理言,涉及才,“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壯與輕,指風趣言,涉及氣,“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這四組又分兩類,才氣是先天的,學習是後天的。才氣是不能改變的,而學習是可以後天改變的,所以劉勰主張“學慎始習”。
第五節 《文心雕龍》的鑒賞理論及通變觀
* 一、《知音》:劉勰的鑒賞論
* 《知音》乃第四十八篇,論及了鑒賞的諸方面問題。
* 1、讀者審美趣味的差異
* 2、批評的客觀性
* 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然後能平理若衡,照辭如鏡矣。
* 夫篇章雜沓,質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圓該。慷慨者逆聲而擊節,醖藉者見密而髙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㑹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止)棄。各執一隅之解,欲擬(衡量)萬端之變,所謂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也。
* 3、鑒賞力的培養
* 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
* 圓照一詞,出《圓覺經》,詹鍈解釋:謂靈覺圓融澈照。圓,指圓滿無缺,照指洞照內外,瑩澈無隔。圓照之象:謂文字是圓明寂照中所現形象。
* 周振甫《文心雕龍選譯》解為“全面觀察的方法”,似也不準確。觀察只是動作,而圓照則是全面透徹的辨識。這其中包括著價值判斷。
* 4、鑒賞之途徑
*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世逺莫見其靣,覘文輙見其心,豈成篇之足深,患識照之自淺耳。
* 六觀
* 是以將閲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形(成),則優劣見矣。
* 位體:文體之安排
二、通變
* 《通變》:
*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法、術)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
* 《易•繫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第六節 鍾嶸《詩品》
* 一 鍾嶸與詩品概述
* 鍾嶸(468?—518),字仲偉,祖籍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官至晉安王(蕭綱)記室。《梁書》、《南史》有傳。根據《南史》鍾嶸傳,“嶸嘗求譽于沈約,約拒之。及約卒,嶸品古今詩為評,言其優劣,云:觀休文眾制,五言最優。齊永明中,相王(齊竟陵王蕭子良)愛文,王元長等皆宗附約。于時謝朓未遒,江淹才盡,范雲名級又微,故稱獨歩。故當辭密于范,意淺于江。蓋追宿憾,以此報約也。”
* 《詩品》是第一部詩學專著。
* 《詩品》專以五言詩為評論對象,是一部五言詩的評論專著。 《詩品》分論詩分上中下三品,共三卷,評論從漢代到梁的詩人122位(自稱120位)。《詩品》有序,過去分三部分置於上中下三卷卷首,有人認為第一部分是全書總序(此部分為《梁書•鍾嶸傳》所引,稱其序曰),第二第三部分為中下品之序,到清何文煥《歷代詩話》把三序合一,置於卷首,後人多沿之。
* 《詩品》論詩,一是溯源流,一是品高下。品高下前已言之。他評論詩人分別指出其淵源關係,說某某源出某某,而追溯的源頭則有三:一是國風、一是小雅,一是楚辭。
* 詩話起源于歐陽修六一詩話,然何文煥《歷代詩話》將《詩品》收入,作為最早的詩話。
二、感物說及詩歌的作用
*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揺蕩性情,形諸舞詠。照燭三才,暉麗萬有。靈祇待之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 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於楚臣(屈原)去境,漢妾(昭君)辭宮;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殺伐之氣充滿邊塞);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佩,指朝衣,官服,此句謂拋棄官職,離開朝廷),一去忘返;女有揚娥入寵(指漢代李延年妹妹被召入宮事 ),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賦詩)何以展其義(義旨),非長歌何以騁(馳騁,表達)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使窮賤(窮賤,貧賤不得志)易安,幽居靡悶(幽居,隱居。 《易•乾卦•文言》: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 ),莫尚於詩矣。(嵇康《琴賦》:“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
三、滋味說
* 夫四言文約意廣,取效風騷,便可多得。毎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助詞)會(合)於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詳盡、切合)者邪?
* 文約意廣:文辭簡約,意義廣博。意廣,或校以為當作“易”,因與下“文繁意少”相反。
* 取效,取法,效法。便可多得,便可以做很多。每苦,常常苦於。文繁意少,文辭繁多而意義貧乏。前言文約意廣,是就四言詩體所具有的特徵說的,文繁意少,是說後人實際做起四言來,卻恰恰相反,是文辭繁多,而意義貧乏。
* 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義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寄言,用言辭;言有所寓,有寄託)寫物,賦也。弘斯三義,酌而用之,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 幹之以風力二句:以風力為骨幹。潤之以丹采:潤,潤飾。丹采,辭采。此句謂以辭采來潤飾。有滋味的詩,不僅要酌用賦、比興,要有“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風力就是風骨。風骨即所謂氣骨,要有生命力,有挺立感,所以是幹。丹采即文采。風力與文采的相結合,這也是《文心雕龍》的觀點,《風骨》說:“若風骨乏采,則鷙(猛禽)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就是把它二者統一起來。鐘嶸認為兩者結合得最好的是曹植:“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偏的是劉楨、王粲。劉楨“氣過其文,雕潤恨少”,風力勝過了文采。王“文秀而質羸”,文采勝過了風力。
* 若專用比興,則患在意深,意深則詞躓(跌倒,文辭不順暢);若但用賦體,則患在意浮,意浮則文散(散漫無所歸依)。嬉(嬉戲不嚴肅)成流移,文無止泊,有蕪漫(蕪雜散漫)之累(病)矣。
四、主張即目直尋,反對用事及聲律說
* 夫屬詞比事,乃為通談。若乃經國文符(指文告等有關的公文文體),應資博古(博通典故);撰德駁奏(敍述德業的文體如頌等,以及駁議、奏疏這樣的文體 ),宜窮往烈(前人的業績)。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於用事?“思君如流水”(徐幹《室思》) ,既是卽目。“高臺多悲風” (曹植《雜詩》) ,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 (張華詩、失題) ,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 (謝靈運《歲暮》) ,詎出經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
* 他不僅反對用事用典,也反對當時流行的聲病說。他主張詩歌“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為足矣”,清濁,指平仄。口吻:口唇。調利,調和流利。謂只要使平仄流暢,讀來順口,這就足矣。他認為講求聲律,“傷其真美”,即傷害了詩歌的自然之美。
五、鍾嶸對一些詩人的品評
* 上品
* 古詩
* 其體源出於《國風》。陸機所擬十四首(今本十二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多佚),雖多哀怨,頗為總雜,舊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從遠方來”、“橘柚垂華實”,亦為驚絕矣!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悲夫!
* 漢都尉李陵
* 其源出於楚辭。文多悽愴,怨者之流。陵,名家子,有殊才,生命不諧,聲頽身喪。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 漢婕妤班姬
* 其源出於李陵。《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侏儒一節(桓譚〈新論〉:侏儒見一節,而長短可知),可以知其工矣。
* 魏陳思王植
* 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羣。嗟乎!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爾懷鉛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暉以自燭。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幹升堂,思王入室,景陽(張協)潘(岳)陸(機),自可坐於廊廡之間矣。
* 魏文學劉楨
* 其源出於古詩。壯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淩霜,高風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然自陳思已下,楨稱獨步。
* 魏侍中王粲
* 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詞,文秀而質羸。在曹劉間,別構一體。方陳思不足,比魏文有餘。
* 晉步兵阮籍
* 其源出於小雅。無雕蟲之功。而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發抒)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美盛貌)會于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顏延年(顏延之,字延年)注解,怯言其志。
* 晉平原相陸機
* 其源出於陳思。才高辭贍,舉體華美。氣少於公幹,文劣於仲宣。尚規矩,不貴綺錯(交錯,錯綜),有傷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張公嘆其大才,信矣!
中品
* 宋徵士陶潛
* 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眞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歎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第三編 唐宋文学批评
第五章 唐代文学批评
* 一、南北文化的融合。
* 南北朝時代,南北的文化存在著南北地域的差異。從審美文化上看,南朝審美文化尚文,北朝尚質,到唐代則趨向於兩者的結合與統一。魏徵等編《隋書》,其文學傳序曰:
* 江左宮商發越(激揚、激昂),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大概)。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斌斌,盡善盡美矣。
二、詩歌理論批評
* 1、古詩朝向近體詩的演進與聲律問題的探討
* 隋及初唐,詩壇沿承齊梁詩風,詩人及理論家亦繼續探討聲病及對偶等問題。
* 隋劉善經《四聲指歸》;唐上官儀(?—665)《筆札華梁》;元競《詩腦髓》;崔融《唐朝新定詩格》。
* 2、對齊梁詩風的批判與詩壇的復古傾向
* 3、杜甫對兩種傳統的繼承與集大成
* 4、儒家詩論的重建
* 5、對詩歌形式及審美問題的探討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05
相关话题/古代文学
北京大学,人大,北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隋唐古代文学概况
北大,人大,北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考研辅导班-隋唐古代文学概况 第一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从时间上说,是以历史朝代为界限对文学史的划分,但是,从文学本身的发展状态上看,隋代文学因为国祚短促,而成为从南北朝文学向唐代文学初步过渡的阶段。五代文学以诗歌和词的创作为主体,其中,诗歌是晚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古代文学流派作家一览表
朝代 代表文学 流派/名家 来源 文体 代表人 代表著作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201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中外文学基础 名解 1、民间四大传说故事 2、《人间词话》 3、母题 4、形象思维 5、敦煌变文 6、不可靠的叙事者 简答 1、卡夫卡《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2、鲁迅说《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谈谈你的理解。 3、艾略特对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人的影响。 4、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南京师范大学考博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复性书》:韩愈的弟子李翱所作。《复性书》三篇为宋代理学家谈心性开了先河,上篇总论“性情”及圣人之关系,中篇言如何修养成圣的方法路径,下篇勉励人们进行修养。李翱的《复性书》,以《中庸》、《易传》为立论的根据,企图建立起儒家的心性论学说。他把“性”与“情”分开,认为“性善情恶”,“性”是天授,所以是善的,而其恶是因为被“情”所昏蔽,这一点启迪了后来理学家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分野,亦是理学家“天理”、“人欲”之辨的根源。15、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关于该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有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南京师范大学考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汇编
今存解说《尚书》最早的传记。《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尚书》类著录《传》四十一篇。乃伏生遗说,其弟子张生、欧阳生等撰录(见郑玄注《尚书大传序》)。郑注析《尚书大传》为八十三篇,并为之注。《隋书经籍志》有《尚书大传》三卷郑玄注。《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并同。余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真题—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方向
2012年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名词简介(8*5) 1、伪古文尚书 2、汲冢竹书 3、三礼 4、《史记》三家注 5、四声八病 二、论述(四选三,60分) 1、茅盾将中国现存神话区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系统,顾颉刚则将中国神话区分为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两大系统,谈谈你对中国神话区域特点的认识。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真题—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2012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一、名词解释(5*8) 1、《公羊传》 2、《楚辞补注》 3、南北禅宗 4、国子监 5、九族 6、三省六部制 7、庆历党争 8、《贰臣传》 二、论述题(20*3) 1、简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对文学的影响。 2、史学界一般视两汉至隋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宋元明清为后期,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1998-2017南京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汇编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吴文亮整理 【古代文学】 【19982017】 历年真题按朝代分类: 一、先秦(《诗经》、诸子散文) 1.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 及六义之说。 (1999) 2.春秋战国时期因诸侯各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频繁,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记录有关事件、人物言行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1西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20042013年) 2004年 1献诗、采诗、删诗:是古代关于《诗经》编订和成书过程的学说。所谓献诗是指周代公卿列士向周王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采诗是指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种说法确切与否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02017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和古文献的复试真题
2017南京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回忆版 2017年的两古笔试感觉比往年简单一点。。。。。【题目具体记不清,就记个大概,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1、(关于域外汉学的题),问读过哪些域外汉学的书,试以某个作者或某部作品为例进行说明评析。 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摘句,评点等等具有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文学考研723考研试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
北师大201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 一、论述题(共20分)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请以《诗经》具体作品为例,解释兴观群怨的意义。 二、材料题(共35分) 相 思 ① 【唐】王维 红豆②生南国,春③来发几④枝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1南开大学2017-1998古代文学史考研真题
1998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 1. 台阁体 2. 乐府诗 3. 竹林七贤 4. 《录鬼薄》 5. 话本 6. 谴责小说 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 何谓建安风骨? 2. 何谓诗六艺? 3. 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主张。 4. 词和散曲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8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一、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分析描述、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考了语义场等5个,每个2分;分析描述考描述声母、韵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分析疑问句的类型、层次分析、歧义分析;简答考了音位变体、隶变、还有一个记不住;论述考的的层次分析三原则。古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复旦大学2010年80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文学理论1.论述西方任一文学批评流派理论,主要观点,代表人物,主要著作,阐述的主要内容。(30分)2.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彼此间的异同。(60分)3.文学的内部性是什么,包含哪些方面,就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展开论述。(60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名词解释(30分)1.三家诗 2.元嘉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