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讲义-暑假班部分(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05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科技发展的副作用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主要根源。科技越进步,风险越大;风险越大越需要控制。与科技同步发展的传媒与生俱来的职能就是运载和传播信息,自身固有的风险以及因传播信息而衍生的风险就成为媒介无法回避的宿命。

三、风险社会传媒功能的实现及其报道案例分析
风险社会有没有自己的理性基础?如何建构风险社会的理性基础?贝克对此提出了两个相互连结的原则:第一,实行权力分配;第二,营造一个公共领域。“贝克认为只有一个激烈的、有说服力的、以科学论战武装起来的公共领域才能够将科学的精华从糟粕中分离出来。”在信息化社会只有借助媒介才能形成公共领域。社会公众凭借以科学论战武装起来的公共领域分离科学糟粕应对科技风险,其前提和关键是风险社会传媒功能的实现。传媒肩负培育公众的科技意识、传递专家和专家组织的意见、建构公众与专家间的信任、及时准确地传播危机意识和风险信息等重任。传媒,既要造就一个风险社会需要的个体,也要完成告知、传达、解释和指导等组织功能,与此同时,还要扛起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

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的兴起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它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概念,它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信息社会”、“富裕社会”、“新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种种新名词的出现而诞生。这些不同的称谓所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社会形态。需要指出的是,称谓的不同代表的仅仅是考察和研究的视角的不同。因此,消费社会是以消费为视角和切入点来研究和批判当代社会的一种批判理论。


消费只有在被人们视为一种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活动,并且往往被用来作为评价他人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的尺度的时候,真正的消费文化才得以确立,消费社会才能产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消费社会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东西”[2](P21)。它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解了原有的社会规范。
1970年,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发表。该书是作者早期的重要著作。在书中,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呈现出的各种表象进行深度剖析,揭示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作者在文本当中指出消费社会带来了物的“丰盛”,超级
市场、百货商店乃至杂货铺都成了鲍德里亚关注的对象,这些都是“丰盛”的表现形式。同时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人们可以选择任何自己能够购买的东西。除此之外,各种媒体、广告指引着最新的消费时尚,为人们的消费活动提供各式范例。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发表于1970年,他从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入手,从特殊的需求理论出发来界定社会。在这一需求理论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的物的功用或各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他们实际上是对商品的符号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
鲍德里亚明确宣布:“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④并赋予了“消费社会”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消费社会”根本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社会。生产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消费社会”则是以围绕商品消费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前工业社会属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完全是出于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真实需要,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已经不是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是商品的实际有用性,而只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某种象征交换价值,“需求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的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①包括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地位、品位、时尚等象征价值,从而把自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被这种消费主导的“生产”,已经不是为了生产财富和剩余价值,而只是生产一些符号性的“标志”。


第二,“消费社会”使日常生活彻底地商业化。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消费对象还是消费活动,都具有一种强制的普遍性,一方面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东西都逃避不了被消费的命运,另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整个领域都被商业活动彻底地“殖民化”,人们对“一切都要尝试一下:因为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从早到晚的“小循环”,还是日复一日的“大循环”,都是完全跟随着商业的运作进行,社会上“流行”什么,人们就追赶消费什么。特别是休闲活动的发展,更是把日常生活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商业已不只是经济活动,它直接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文化工业”的昌盛,使文化越来越染上商业特性而陷入“无深度性”,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流行文化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全球各大都市中商家的橱窗,它们既是当下“流行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公众示范处,又是表征日常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第三,“消费社会”造成“平等”的表象。在“消费社会”,不仅是一个国家内工人和老板能开同样的汽车,去同样的剧院欣赏演出,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同一所学校受同样的教育,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有可能消费同一种产品。尽管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一种“平等”的幻觉,社会下层的人企图通过相同商品的消费跻身上流社会是极其困难的,但他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受到“消费社会”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马克思的革命方式已经失去作用。


第四,“消费社会”使人的性和肉体进行自我消费。一方面性和肉体被当作资本进行运作,另一方面又被当作消费的对象进行消费。在这种通过广告、时装表演等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女性模特儿始终具有优先的地位。如艾弗琳•苏勒罗所说的那样:“人们向女人出售女性的东西……,女人自以为是在进行自我护理、喷香水、着装,一句话即自我‘创造’,其实这个时候她在自我消费。”③当女人们热衷于对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保养时,粗看起来是对各种化妆品、美容品这些商品的消费,而实际上却是在消费肉体自身。她们对身材的健美、对容貌的保养,表面上看似乎是她自身的需要,实际上却是为了取悦他人(尤其是男人),是对社会上“流行”和“时尚”的不由自主的附合。其结果是消费者的主体性缺失,对肉体的崇拜代替了对灵魂的崇拜,并成为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五,“消费社会”使消费行为成为纯粹的象征行为。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消费品,当它们被人们消费时,都不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系列的象征着某种声誉、地位、欲望的符号系统。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特定的消费体系成为一种特殊的编码系列。“消费并不是围绕着某个个体组织起来的,因为根据名望或类同的要求,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其中首先有一种区分的结构逻辑,它将个体生产为‘个性化的’,也就是生产为相互区别的,但是根据某些普遍范例及它们的编码,他们就在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行为本身中相互类同了”;“即共同拥有同样的编码、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这种“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④消费一种产品就是消费它象征的意义。“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①为了追求某种商品内在指向的意义,人们愿意消费那些超出其使用价值数倍的商品,这就是符号在消费社会的魅力所在。


景观社会
法国理论家居伊•德博尔还有一本书叫《景观社会》也切中此题。德博尔的“景观”,有些晦涩,它不是指从我们办公室窗口眺望出去的长安街的景观,不是我们的园林设计师图纸的上那些景观,总之不是具体的景观而是抽象的景观。用我今天的话再述就是,诸如自然遗产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种,尽管它们无非是当地实实在在的高山平地、歌舞乡音等等复杂而又质朴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存在,孰是遗产孰非遗产甚至没有明显的边界;但关键的一跃,是遗产专家和媒体联起手来将它们景观化了,成为奇观、成为消费符码、成为娱乐商品、成为猎奇对象,成为都市人的梦想和麻醉剂。它们进入了大众传媒,进入了现代社会物的消费过程,首先必须转变为符号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只有通过广告的影响,在大众心里形成一定消费意象之后,消费者才会去购买。在景观社会中,由于商品的丰裕、意象消费的作用,消费本身是被意象激发出的需要的满足,使得真实的消费变成幻觉的消费。《景观社会》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围绕着形象、商品和戏剧性事件而组织起来的媒体和消费社会。它在开篇中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占有优势的社会中,所有的生活都把自己表现为景观的无限积累”。




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

盖•德堡在他的《奇观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奇观”的概念。美国的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媒介奇观”的观点:“媒介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1]在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媒介的作用下,通过媒介与政治、文化、商业、娱乐等因素的结合,层出不穷的消费文化奇观、政治文化奇观、体育文化奇观构成了令全球受众趋之若骛的,一浪高一浪的媒体文化奇观。使我们的时代成为一个充斥了媒介文化奇观的时代。

媒介奇观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认为,正是媒体的介入甚至炒作,引发了某些社会现象传遍全球各个角落的奇观效应。公众依赖媒介,通过各种媒介来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直接去感受它。真实世界让位给影像;影像构建了“真实”世界。大众对事物的感知、判断及采取的行动,大都以看到、听到的媒介所构建的这个现实为依据。人们被“催眠”,忽略了所有信息只是出于特权者的感官。
为吸引受众,媒介不断制造出大量的奇观。奇观文化飞速发展并迅速扩散和渗透到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媒体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核心势力,左右资本消长,扩散消费符号,贩卖快感。凯尔纳取麦当劳、乔丹和耐克、辛普森杀人案、X档案、美国总统政治及“9•11”事件为例,分析了广泛存在的文化奇观现象。大众文化娱乐根植于奇观现象。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媒体和消费社会通过奇观效应不断制造奇观。

媒介事件Media Event
美国学者戴扬等人曾经把媒介事件定义为3种主要类型:
媒介事件是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指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国家级事件,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我们分别称之为“竞赛”、“征服”和“加冕”。
为电子媒介展示其唤起广泛而同期的注意,以讲述一个始发的时事故事的独特潜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这些事件为电视机架起了一道光环,改变了人们的收看经验[2]。可见,“竞赛”、“征服”和“加冕”是当代社会最具有仪式化特征的3种重大事件形态。所谓的仪式化,就是这些事件的发生遵循模式化结构,具有很强的先后逻辑性与公众的展示性,事件始终宣扬一种升华的精神或价值。正是仪式化事件具有如此的叙述特征,所以在当代社会之中,仪式化的重大事件成为一种最为突出的塑造与强化社会记忆的手段。也正是仪式化事件的易“操作性”与无比的影响力,大众传媒才会全力以赴地参与其中,把仪式化的重大事件转化为媒介事件。其中,当代重大体育赛事融入了“竞赛”、“征服”和“加冕”等仪式化的全部特征,成为最具典型的媒介事件。

社会化媒体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是近两年来很火的一个概念,被翻译成"社会化媒体"或"社交媒体"。它的出现是与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后的重要应用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意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密切相关的。网络社会化媒体能够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不仅能够满足网民个人基础资料存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感受需求,能够满足用户"关系建立"和"发挥影响"的需求。

可以认为,现在的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媒介种类或媒体机构,而是用以描述互联网向社会化网络即社会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它是建基于互联网的个人独立应用,即由一系列社会化软件推动的个人在线产品或服务的应用。互联网早期的论坛是用来开展话题的在线讨论,被认为是最早的社交媒体。2003年以后相继兴起的博客、播客、维基、社交网站、内容社区等,这些以个人应用为特征的网络产品或服务都被认为是目前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式。
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思想就是要将作为物理媒介的互联网变成作为个人媒体的互联网,它模糊了媒体与传播者、受众的区别,甚至实现了媒体与人这两个概念的合一,即“人即媒体”。这里所指的“个人媒体”(personal media),是指网民个人自主控制并为其传播服务的在线媒体,是建立在一系列个人在线产品或服务基础上的个人信息系统,也是在社会化媒体思想引导下的一种传播自组织形式。
例如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的博客,每个博客用户都集信息的浏览者、生产者和传播者于一身。而借助播客服务,人人都可以组建自己的个人电台电视台,在著名的Facebook、MySpace、豆瓣网等社交网站,用户可以象建立博客一样建立个人主页,相互之间既分享又生产内容;在YouTube、Flickr、猫扑等这种内容社区,人人可以组织、交换某个特定主题的内容,或分享自己的照片、视频、书签等信息。总之,任何用户借助这些在线产品进行持续性、系统性的信息交流活动都足以组建出属于自己的媒体。可见,与传统互联网应用、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个人媒体依靠网民主动衍生出来,具有主体高度参与、双向交流、人人生产、公开共享、社区化和多媒介化的特征,它激发了所有用户主动向社会贡献和反馈内容,大大提升了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和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在线交流社群及其内容世界。

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参与性: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开放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们估计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受保护的内容除外;
•交互性: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广播”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对话性:传统媒体以“广播”的形式,将内容单向传递给受众。而社会化媒体则多被认为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多媒体化: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式
从宏观的角度看,具体的形态包括博客及微博客(如国外的Twitter等;国内的饭否网等)、维基(如国外的Wiki等;国内的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图片分享(如国外的Flickr等)、播客及视频分享(如国外YouTube等、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论坛(如国内的天涯、凯迪等)、社交网络(国外的MySpace、Facebook等;国内的开心网、校内网等)和网络社区(如国内的猫扑等)等。

今天,互联网的作用活跃在所有的领域,即使是搞政治都不能不重视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是Facebook、Twitter、YouTube、Flickr等社会化媒体的胜利。无数选民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在这些网站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奥巴马当选正是他深谙此道、纯熟运用,而他的竞争对手麦凯恩连电子邮件还不会使用。最新消息,从5月1日起,白宫网站将其上信息同步发送到Facebook和MySpace。白宫进军社交网站的效果十分惊人,1天内,Facebook已有超过10万名网民加入成为"粉丝",在MySpace上也有超过1.3万名网民加入成为白宫的"朋友"。另外有2.3万名网民注册成为白宫Twitter博客的"追随者"。 可见互联网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对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彼此沟通的方式和手段,产生了何等的影响。

相关概念: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SNS的另一种常用解释: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
如08年十分火热的校内网,开心网的就是典型的SNS

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也叫小世界理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形成了现在的SNS。


媒介素养理论Media Literacy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发展的历史
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范式转移及其特征
在过去几十年间,媒介素养历经了四次可称之为「范式转移」的变化。
1930年代的保护主义立场:
第一代范式以比较精英的观点视大众媒介为「下九流」的「带菌者」,传播对社会、高尚文化尤其是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一些学者将这一范式称为源自1930年代英国传统的“利维斯式” 精英文化视角的观点(Justin Lewis & Sut Jhally,1998),即认为大众媒介只能提供低水平满足、造成当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因此“批评意识的训练”能够在公众提升对大众媒介的辨别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杨击,2006);
同样是基于保护主义范式,但却与利维斯的精英文化视角不同,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立足于道德维护立场,视大众媒介为传播不良意念和诱导劣行的罪魁祸首,对其在传播性和暴力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刺激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方面的作用,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因此提升公众的免疫力首当其冲 (David Buckingham,1998;宋小卫,2000)。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刺激-反应式理论为这一范式提供了相应的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支持(吴翠珍,2004)。

19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第二代范式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媒介内容都是有害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受众进行明智的选择,在接触媒介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一思想脉络与二战之后传播科技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陈世敏,2005),也与1960年代前后以雷蒙德•威廉斯为代表的历史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既然文化是一种社会过程和全部的生活方式,既然大众媒介及其传递的大众文化并非工业文明的负面副产品,而是创造文化共同体的机制之一(雷蒙•威廉斯著,吴松江、张文定译,1991),那么,人们需要提升的,就不是免疫力而是分辨力,以辨别不同媒介内容品质品味的良莠高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这一点,与传播效果“使用-满足”研究的结论不谋而合。

1980年代重点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第三代范式转而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参见 Masterman, 1998),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自1980年代以来,在西欧、北美许多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进入正规教育体制开的同时,对以大众媒介为主体的文化工业,批判的声浪也日益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19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社区行动:近年来,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这一范式遭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挑战。在一些学者看来,媒介素养是一个远比基本的文本理解力和领悟力复杂得多的概念;而媒介素养运动也不断提醒人们,媒介教育的对象并不是那些对媒介一无所知的人,实际上,受众早已在和媒介共生的社会化过程中,积累了基于切身体验的相当丰富的媒介认知。如果媒介素养的目标在于帮助公众成为成熟公民而非老于世故的消费者,那么除了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以外,还需要提出关乎社会权力和行动建构的问题——“媒介教育当然需要教学生使用媒介内容,但是也需要教他们使用和挑战媒介组织”(Justin Lewis & Sut Jhally,1998,p109),以及需要深入探究影响公众媒介认知和行动能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和条件。Hobbs(1996)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工具创造信息的过程。媒介素养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主权(autonomy)”。因此第四代范式的主要内涵是参与式的社区行动,即由对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陈世敏,2005,p11)。


媒介素养的中国十年:背景
下述几方面的影响正是媒介素养成为一个显性话题的重要背景:其一是中国大陆大众传播媒介形态、功能的多元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弊端也开始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成为建构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二,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来自港台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多地对中国大陆的媒介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产生影响,媒介素养不仅被视为公众一方制衡媒介不良表现的力量,而且,作为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旨在强化公众的传播权,以及公众对大众传播媒介在民主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所担负的责任。其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给公众通过参与媒介进而参与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迫切需要公众的媒介创造能力的培育、提升和自我发展。最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需要积极的、负责任的、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媒介素养着眼于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批判能力和参与能力,意味着将公众置于媒介-受众关系中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与媒介相互培育相互建构的对等的一方,无疑对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具有积极的意义。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带有深厚的对于大众文化的批判精神,目的是使公众成为传统精英文化的继承者,批判地看待大众文化。
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带有明显的使用主义的倾向,集成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意识。受众需要有一种识别并同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


 
 


娱乐化
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娱乐化,而大众文化的娱乐化载体是商业体制下运营的大众媒介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的娱乐化根源于媒介的商业化运作。媒介的商业化运作积极作用:
“传者本位”观念的变革
实现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转变
促进了新闻市场的建立
消极作用:
经济、利益等因素限制了媒体的独立地位
内容娱乐化、庸俗化、消费化
对产业属性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媒体忽略其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
集中化导致了内容的同质化
娱乐化成因:
传播主体。。。。。。娱乐为新闻埋单(商业化)
经济压力
娱乐经济主推新的娱乐化:乐趣导向消费
传播受众。。。。。。休闲中获得快感
接近权的体现
心绪转换和人际关系效用
硬新闻软化符合受众心理

经验学派的娱乐观:积极的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美国的经验学派把娱乐当作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加以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心绪转换的功能
赖特:媒介四功能。。。。。。娱乐功能
“减压阀”的作用。。。。。。从娱乐的狂欢中释放郁闷
麻醉精神,过度沉溺于表而信息和通俗娱乐中, 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

批判学派:
文化工业。。。。。。阿多诺等人用文化工业来取代大众文化这已称谓,以表明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技术化、标准化等特点。大众文化不是为大众服务的,而是一种控制文化。
异化。。。。。。人们同化了娱乐(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
娱乐是媒体的超意识形态。。。。。。尼尔。波兹曼: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其表现形式来定义现实世界,特定的媒介形式偏好特定的内容和精神状态,这将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媒介即隐喻)《娱乐至死》
媚俗。。。。。。。媚俗在中国是一种商业行为
狂欢。。。。。。。
媒介资本化



公共新闻(civic journalism or public journalism)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闻学理论。其特点是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可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综合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公共新闻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关注公共事务,发动公众参与,组织公共讨论,谋求公共问题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特征:

虽研究者众,实践者多,但对“公共新闻”概念的学术界定却尚未形成定论。
强调全程追踪某一问题或事件。
积极地深入阐释规律性。
更关注理性的中间立场,远离偏激。
倡导理解与商讨的氛围。
对“公民”的关注,将公民作为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的一种决定性的资源。
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互动性和主动性。
在传播讯息方面,它对新闻的本质重新进行了诠释:新闻的本质不仅仅是反映新闻事实本身,还包括媒介对社会生活的主动介入和能动性改变。
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是强调结果的客观(objectivity of result),而公共新闻则更加重视方法的客观(objectivity of method)。
从运作方式分析,公共新闻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
作为一项运动,美国公共新闻在进入新世纪后已基本停息下来;但作为一种理念,却借助新兴的网络博客等形式和新的传播现象,不断得以延伸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发轫,到90年代盛极一时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大批新闻传播研究者、新闻从业者、新闻教育工作者联合行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无论是对美国社会还是对当时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纽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杰•罗森(Jay Rosen)教授被认为是“公共新闻”运动的学术领袖,他第一个提出“公共新闻(Public/Civic Journalism)”概念并对这场运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兴起,主要是以199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契机,针对当时民众对于政治与媒体的失望、报纸发行量长期下滑以及美国公共生活的衰退而在新闻业内部所自发组织的一系列的改革策略。新闻媒体机构在实践中获得学界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这场运动无论是对美国新闻媒体还是对美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8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之间唇枪舌剑,却缺乏对实质政策的辩论与主张。而当时媒体的报道也让受众倒足了胃口:它们不是对候选人之间的恶言恶语进行火上浇油的报道,就是抱着冷眼旁观的心态进行冷嘲热讽。媒体的做法招致各方的批评,报纸发行量锐减,人们对于政治和公共事务愈加疏离。在多重压力下,一场以“重振社区精神”为口号,旨在“提高报纸的阅读率、增强读者的社区联系感、改善民主运作的品质”的新闻改革拉开了序幕。

1993年,罗森教授和《维奇塔鹰报》的编辑梅里特(Merritt)正式把新闻改革称之为“公共新闻”运动。在一些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参与这场运动的媒体遍及美国,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有学者将公共新闻的报道模式归纳为如下几种:
媒体→针对特定议题进行民调、访谈→形成公共意见→要求权责机构回应
媒体→召开社区会议→针对特定议题进行公众审议→作出决策,处理社区问题
媒体→选举时期进行民调→建立公共议程→代表公民提问,请候选人回应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公共新闻又与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结合向着一种为“互动新闻”或“参与式新闻”(Interactive/Participatory Journalism)的方向发展。



补充:美国新闻史上有四个时期值得关注,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报道煽情主义与商业主义的合流促使新闻专业主义初步形成;二是20世纪20年代政治权力与商业主义的合流促成了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客观性原则的确立;三是20世纪40年代末新闻业过于放任自由,滥用新闻自由,从而促使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第四个时期便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公共新闻运动,“它对传统新闻规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新闻专业的替代性规范地位更加巩固。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业的传播生态,“公共新闻”也从上个世纪由媒体发动公众讨论、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模式,进入到普通公众可以不依赖大众媒体,自主发表观点,形成舆论甚至组织,进而影响媒体、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新的阶段。

何谓“公民新闻”?各实践机构有不同的解读。例如公民新闻网站的先驱———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记者”,强调普通公众对于新闻信息报道的参与;美国公民新闻网站NewWest则选择用“未经过滤的”这个字眼来形容由受众投稿发布的信息,以此强调这个网站和传统媒体新闻发稿机制的不同,并对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属性进行了界定。除此之外,网站还为新闻提供者制定了一套规则,号召大家“不要被‘公民新闻’这个字眼吓倒。你发布的信息也没有必要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编排好的文章。它可以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可以是对某一事件的大声疾呼;它可以是一篇短小的评论,也可以是一篇小说,任何你想写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进行发布。我们就是要听到你们心中最真实的声音”。④
在美国一位研究新媒体的专栏作家马克格•拉泽(Mark Glaser)眼中,“‘公民新闻’就是让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网络全球传播的特点来创作新闻信息,在为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增加新的素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证和检验。这些工作可能由某个人自己来完成,也可能由很多人共同完成。

“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的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之比照
首先,“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缘于不同的动因。
“公共新闻”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针对美国民众对于政治的疏离和报纸阅读率下降,由业界、学界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的一场旨在“重振社区精神”的新闻改革运动,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导的新闻创新实践。而“公民新闻”的勃兴主要依赖于强大的技术推动力,摄像手机、DV等新闻采集工具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普通公众可以脱离大众媒体的操控,主动地、自发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第二,普通公众在这两类新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在公共新闻运动中,虽然公众参与媒体讨论的机会增多了,但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公共讨论和调研的内容是由媒体确定的,整个报道过程也是由媒体组织并控制的。而公民新闻的主体已转向普通民众,公民将自己所关注或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方式进行公开
报道,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第三,两类新闻的特征不同。
“公共新闻”以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的双重“公共性”为特征,“公共”一词,既指报道对象是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或问题,又指报道方式为“公众参与式”。而“公民新闻”是指普通公民作为新闻报道者传播新闻,“公民”一词主要界定报道主体,而非界定报道内容。换句话说,“公民新闻”的内容不一定都具有“公共性”,它既可以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或事件,也可以表达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琐事或感受。

当然,“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确有某些相似之处,并且可以产生相互间的联系。如它们都有公众的参与并能表达公众的意见,这也是人们容易将其混为一谈的原因。而且,公共新闻运动发展到后期,已经体现出“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相结合的特点。2004年8月,“公共新闻兴趣小组”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年会
时,决定将“公共新闻”改称为“公共与参与式新闻”(Public and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⑥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的是与非
民生新闻的热潮兴起于2002年,以江苏电视塔新闻频道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引起社会的关注,随后引发所谓“民生新闻现象”。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学界和业界迄今尚无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①
有的文章称民生新闻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编辑记者们走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身边的麻烦事、新鲜事,映射出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监督政府和各行业的不正之风,为百姓排忧解难,也批评市民生活中种种不文明行为;在形式上,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广泛使用同期声、热线电话等互动形式,尊重百姓的话语权。
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一味追逐商业逻辑,追求轰动效应,追求高收视率,使民生新闻的发展走入误区。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1.孤立地报道琐碎小事,如停水、停电、邻里纠纷等等,传媒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
2.单纯大量报道车祸、凶杀、夫妻反目、第三者插足之类的内容,传媒缺乏总体上引导舆论的正确理念,反而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和猎奇欲望。

相关话题/传播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 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 小约翰 第一章 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 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知识 北京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 第一天:传播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 * 第二天:传播学历年真题分析 * 第三天:传播学热点重点问题分析 * 第四天:模拟考试 * 第五天:讲解试题,解答疑问,聚餐 传播学基础问题 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5
  • 南昌大学2017新闻传播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17新传学硕考研真题回忆 【南昌大学】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文艺春秋 2.BBC 3. 东方风来满眼春 4. 开、好、管 5. 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 1. 简述新闻舆论形成的条件 2. 简述《民报》的主要内容 3. 简述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理原则 4. 甘地的新闻思想 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7
  • 2007-201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 1、___开始,纸张在传播中开始独占鳌头:我国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是孙樵《___》卷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2、1815年,《___》在马六甲创办。____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办;1822年,在澳门创办的第一份葡萄牙文报刊是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7
  • 2019考研:新闻传播学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
  • 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 书脊 2. 传播流 3. 空符号 4.DAGMAR 5. 威尼斯手抄小报 6. 涵化理论 7. 知识劳工 8. 后真相 二、简答题 1. 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 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 介绍罗兰巴尔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浙江大学 学硕:807新闻与传播实务 1. 声画组合的基本模式(又称稳定模式)是什么?每个要素发挥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论证。 2. 新闻专业主义防止商业逻辑侵犯新闻逻辑,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3. 网络时代还需要新闻的专业堡垒吗?为什么?举例论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 学硕: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多选不给分) 1. 《新闻学大意》 2. 舰队街 3. 舆论反转 4. 首因效应 5. 网络直播 6. 长尾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 2. 简述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学硕: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报刊的有机运动 2. 《每周评论》 3. 王韬 4. 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5. 信息茧房 二、简答 1. 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 2. 美国分别在1984年,2017年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谈你的看法 3. 新闻界对真理标准讨论的作用 三、论述 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4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9
  •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传播学原理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传播学原理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杜威:这个是芝加哥学派的学者。这题估计死了很多人,我也是蒙的,隐约感觉他MS这个学派的果然真是。符号:这个是以前的概念重复考,所以建议大家真的要把以前的名词解释全部背熟刺激反应理论:这个是很基本的理论发展传播学女性主义研究发现名词解释每年基本都有个人名,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简答1.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楚辞 :北方民歌的形式和楚国方言, 代表作有屈原的离骚第二个我死活想不起来,如果有其他人想起来了斑竹帮忙补充下吧- -沈从文: 湖南凤凰人,著名文学家,作家,代表作,边城 丁香姑娘义和团运动:要说山东兴起,然后发展到北京,清政府先是支持后和外国侵越者一起绞杀,此运动GC是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区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武汉大学2010年传播学综合知识考研试题(回忆版)
    文学部分一、简答 10分*31、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的背景、思想感情和构思方式。2、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3、闻一多分《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二、论述 15分*2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之感情与南方之想像的合而为一”,联系屈原相关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