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基础考研辅导班-中国新闻传播史讲义(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13


3、《对华北记者团谈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集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华北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12日,刘少奇在学习会上发表讲话,后被整理成《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主要内容是围绕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方针,论述了新闻事业在党和群众联系中的功能和新闻工作者应具的基本条件:1指出新闻事业在共产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和坚持真理的精神;3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独立审慎的做艰苦工作、有马列理论修养、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4、《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解放区新闻事业经过反客里空(右)和反左两条战线的斗争后,毛泽东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村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重要讲话,后被整理为《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内容,对《晋绥日报》自四七年以来的土地改革宣传中的经验教训作了系统分析,结合《晋》实践,论述了新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总结了解放区ES《晋》反左反右两条战线的经验教训;阐明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论述了无产阶级办报应有的方针和风格—全党办报与群众办报相结合的方针;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加强学习—向群众和实际学习。5、“拒检运动”: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从掌权之日起就一直实行严厉的新闻统制,抗战时期制订了一系列新闻出版审查条例,实行原稿送审和战时新闻检查,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新闻工作者为争取和平民主自由,展开了“拒检运动”。1945年,国民参政会六位参政员付延安访问,黄炎培将其见闻写成《延安归来》一书,拒检出版,拉开拒检运动的序幕;8月重庆《宪政》《国讯》等十六家杂志社联合声明,自9、1起不再送检;重庆杂志界联谊会所属33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拒检;9月1日《新华日报》发表《为笔的解放而斗争》,号召新闻界联合起来,参加拒检斗争,拒检运动蓬勃兴起。影响:国民党中央于十一被迫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撤销战时新闻检查机构;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纲领》,规定废除战时新闻出版检查办法,修正《出版法》,废止一系列压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6、反客里空运动:背景:1946年始,解放区新闻界开始宣传土地改革,出现了“右”的表现,没有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反而过分渲染了地主“献地”的行动,偏离了我党彻底的土地革命路线。为纠正这种倾向,1947年6月《晋绥日报》发动,解放区新闻事业开始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人物,是个捏造事实、品质恶劣的战地记者。过程:1《晋》编者按指出,我们的编者和著者应警惕,勇敢严格检讨自已不正确的采访编写作风,同时请读者揭发客里空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界清除客里空。2中共中宣部全面推广这一活动。中宣部长陆定一致信新华社,提倡反客里空运动,新华接受指示,发表了一系列社评,号召全区开展反客里运动。意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发扬新闻真实,实事求是,联系群众有重要意义。后期出现失误,助长了“左”的抬头。二、简述。1、简述抗战后国民党如何重建其新闻事业网并不断强化新闻统治的?2、简述新华通讯社的转移及其军事报道。   **关注新华社的发展,可扩展论述题,参看综合题。3、简述中共中央如何处理新解放城市中国中旧有新闻事业和加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三、论述1、试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及对“左”倾宣传的纠正。2、试述解放战争时期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及新闻思想的发展。                       第十章 建国后部分一、名词解释。1、《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48年河北平山创,时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49年于北平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从地方性报纸转为全国性报纸,日出由四、六版扩为八版,发行量大大提高,范围遍及国内外。首任社长胡乔木,范长江继任,第一总编邓拓。主要内容: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思想、政策;介绍首都及全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工作和问题的讨论;发表读者来信及解答。作用:党政各部积极运用人民日报宣传政策、推行政令、传播经验,较好的发挥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作用。2、中央电视台:前身是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是40年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9年迁入北平,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摘》《全国联播》有全国影响,50年起,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同年开办全国广播,呼号“北京广播电台”。50年4月,国家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大力发展基层收音站。4、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1952年成立于北京,是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的通讯社,金仲华任社长。初编在新华社内,为华侨广播组,57年脱离新华社独立,在粤沪闽地设分社,规模日大。内容:照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方针,报道祖国政经文教等建设成就,闽粤要闻、侨乡情况,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每日广播5000—8000字,同时向海外航寄新闻稿《中国新闻》,后渐增加业务,发行图片,供应文字特稿、摄制电影、制作唱片、出版画报等业务。5、“左叶事件”:发生于1957年共产党整风时期,当时新闻界正在积极“鸣放”。左叶时任农业部助理,4月17日刘少奇陪同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参观全国农展会时,左叶因维持秩序与记者争吵,左叶出言不逊,引起记者反感。第二天《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以“记者专电”报道此事,后新华社发通稿,影响扩大,引起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工作者地位与官僚主义大讨论,使得新闻界自身的“鸣放”和整风运动进一步升温6、胡乔木:中国新闻宣传工作领导人之一、政论家。江苏盐城人,1932年加入中共,30年代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化运动,37年到延安,曾主编《中国青年》,41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49年起兼任新华社社长,同年任中央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首任社长。50年起长期供职中共中央,分管新闻宣传工作,为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和新闻。7、胡愈之:中国新闻出版家。浙江上虞人,五四时《东方杂志》主编;33年加入共产党,协助邹韬奋发展《生活》周刊及生活书店事业,创办《世界知识》;抗战时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编辑出版《团结》《上海人报》等“孤岛”抗日报刊,译出版《西行漫记》《鲁迅》;发起组织国际新闻社;40年底赴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南侨日报》主编社长;49年起任《光明日报》第一任主编,国家出版总署署长。8、邓拓::中国报刊活动家,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建人之一。1949—1958,任《人民日报》总编、社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宣传党的路线,建设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9、《光明日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创办的机关报,1949年创于北平,53年改组为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华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主办的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章伯钧、胡愈之为首任社长、总编。内容:传播国内外重大新闻,宣传报道文教界、统一战线方面的动态、经教。《史学》《文学遗产》《哲学》等多种学术专刊,繁荣了学术。                              第十一章 港澳台新闻事业一、名词解释。1、《华商报》:1941年4月8日创于香港,筹办人是廖承志、邓文田任总经理,范长江任副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总编胡仲持,编辑主任廖沫沙,总主笔张友渔。该报宣传方针,是对内要求团结、民主、抗战,反对分裂、独裁、投降,对外反对法西斯侵略,批评英美对日本妥协的绥靖政策。同年12月12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停刊。2、“一报三禁”:南京国民政府迁台后,为了加强对新闻事业,特别是报刊的控制,作出了“限证”“限张”“限印”的规定,称为“一报三禁”。限证——1951年台湾行政院据《国家总动员法》宣布,为节约用纸,今后新申请登记之报社杂志通讯社,应从严限制登记。对报纸影响较大,限制了新报出版,也保护了官方半官方报纸的垄断地位。限张——限制报纸的张数,1952年《新闻用纸供应办法》,根据各报申办的报纸张数核实后优惠供纸,由于纸张短缺,得不到廉价配纸,报纸业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限印——1952年《出版法》规定,每一家报纸只能有一个印刷所及发行所,而且必须在原登记的印刷和发行地点发行,不得随意变更,给南北发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3、《自由中国》案:《自由中国》创刊于1950年,初胡适任发行人,59年由雷震接任。在其主持下,《自由中国》上发表过不少反军队党化、反特务统治、反对成立“中国青年反共救国会”的社论,主张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使中华民国成为自由的中国,代表了国民党中一部分自由主义分子的观点。60年代初准备另组新党,接连在刊物上发表《反共不是黑暗统治的护符》《蒋总统如何向历史交代》等社论,引起当局忌恨,以“涉嫌判乱”为名被送上军事法庭,处10年徒刑。                           第十二章 综合论述一、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状况。二、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三、中国通讯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四、试论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五四前)五、试述近代报刊在上海的产生与发展。(武昌起义前)六、试述清末政府、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及性质。七、试述我国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抗战前)八、试述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九、试述新华社的产生和发展。(建国前)十、试述中共新闻理论思想的发展。(建国前)十一、试述我国新闻教育研究产生与发展。(内战前)十二、试述我国民营报纸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时期)1、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民营报业的发展出现两种趋势,上海商业报纸开始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发展,而北京的报纸受北洋军阀的控制,热衷政党之争,仅有少量报纸在曲折中缓慢发展A、上海a、历史背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无瑕东顾,中国酱主义得到暂时发展,上海是金融中心,加之租界特殊环境,民营报纸发展极快;b、《申报》:1912年史量才接办后,(1)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使广告成为该报赢利首要来源;(2)抓好发行环节,设立报纸推广科,并向外埠发展:(3)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使其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4)为避免政争牵连,该报实行政治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聘请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任驻京特派记者,用大量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不足,同时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c、《新闻报》:(1)汪汉溪任该报总经理后,摸出一条借款再借再还,;加快资金周转生财之道;(2)该报以工商界和普通市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着重开拓经济新闻;(3)该报设立电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抢先刊发,增强竞争力;(4)注意适应市民兴趣,扩大社会新闻报道,设有多种副刊、专栏,但一些低级趣味地广告充斥版面。d、以两报为代表的上海民营报业向现代企业发展,突出了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均从是否赢利为转移,但是,大报企业化标志着我国报业向现代报业迈步,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新闻界,为政党报纸提供了有益借鉴。B、北京:a、历史背景:北京各派军阀政客争权夺利,压迫收买报纸,充作他们政争的工具;b、绝大多数报纸在新文化运动中仍热衷政党之争而置身运动之外,报纸充满各派军阀互相攻忤,满纸荒唐,毫无生气;c、但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受时代潮流推动,为寻求报业改革和发展独立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努力,邵飘萍曾创立北京新闻编译社,以打破外国通讯社垄断,1918年,又创办《京报》,坚持评论时政,抨击列强侵略和军阀专制统治,成为北京影响巨大的舆论机关,但不断受到迫害;d、军阀统治下北京地区报纸发展状况表明,处于旧政治下的民营报纸,一般都与军阀势力既有联系又有矛盾,在艰难曲折中求生存,一些报人和报纸,虽然力求进步,但往往遭受迫害,难以为继。2、国内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报业仍有缓慢发展A、上海:a、新办《商报》主要刊登商业、金融、经济文章,成为上海大报之一;b、《申报》《新闻报》稳步发展,营业上升;两报注重扩大版面,增设专栏、专刊等到,报纸内容综合化杂志化,加大广告、商业经济、文化娱乐方面的版面,同时削减时事评论的篇幅,避免以言论取祸;B、北京:a、邵飘萍复刊《京报》后,努力向现代化报纸方向前进。先后在大中城市派驻访员,设立分馆,改进设备,努力改革业务,力求多发新闻,讲求时效,加强对时避的报道和评论,鲜明支持人民爱国反帝斗争;b、成舍我主持的《世界日报》开始形成报系,同时出版《世界晚报》《世界画报》等;C、天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奉行“四不”方针,向大报发展3、总结:民营报纸地位、影响。十三、试述清政府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1、清政府时期官办新闻事业(1)清代政府官报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政府将解禁后的强学会改为官书局,出版了《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这是较正式,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中央官报,其样式同报房《京报》,内容接近《中外纪闻》。此后,一些省份也起而效仿,但这些官报并未被授权公布政府法律、命令的机关,这和后来的《内阁官报》等清政府正式机关报又有所不同,这些报纸还基本上没有构成近代报刊要求之一的言论,在同时期的国人近代报刊中,思想内容最为保守,业务最落后。(2)戊戌政变后,官报均停办。但时隔不久,一些官方商务机构率先出版报刊,1899年武昌出版《湖北商务报》,1900年上海出版《江南商务报》,分别为汉口商务局和江南商务局主办,从内容到形式均向机关报前进一步。(3)20世纪初年,随着慈禧许诺实行新政,从1902至1905年,出现了20多种官报,其中大部分是各省出版的,并开始自称“官报”,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北洋官报》《湖北官报》等,一些部门也出版了部门官报,如《北洋学报》等,这一时期的官报出版活动中,中央落后于地方。(4)1906年,为了预备立宪,官报的出版更为踊跃,一时兴盛。清政府中央部门出版了一些部门官报,如《商务官报》,这是清政府第一种较为正式的中央官报,但还不是发布命令的机关,直到1911年该报改名为《内阁官报》,隶属“责任内阁”,被授权代表政府发布命令、法律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机关报。(5)20世纪初的官报刊期不一,但日刊逐渐增多,文字以文言为主,内容普遍官气十足,极为死板,不议论人物和时政。从19世纪70年代至武昌起义前,从洋务派官员开始,从地方开始,清政府越来越重视报刊宣传,先后出版90多种官报,妄图借官方权威操纵舆论,抵消民办报刊的影响。但随着清政府统治的衰退,官报虽越来越多,影响却越来越有限。2、北洋军阀官办新闻事业(1)袁世凯1912年窃取临时大总统后,非常重视控制舆论,创办了御用报纸,其中有影响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它打着民办的旗号,散布拥袁的反动言论(2)1925年,段祺瑞政府司法兼教育长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提倡封建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维护军阀统治。3、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1)官办新闻事业从规模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全国政权建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新闻传播事业网(2)《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宣传机构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中心;(3)此外,国民党还办有20多座地方广播电台,地方党部办了地区党报,政府机关报,各派系,大小军阀也都有自己的报纸,这样,国民党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事业网4、小结、简述其性质、作用。


相关话题/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