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考研•中国新闻史讲义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主要作用是为了传播。
2 石刻与秦汉以后取代了金文在传播史上的地位。原因是它不仅具有金文的优
势,还具备了金文没有的取材方便、价值较低、大小随意且便于传播的诸多
优点。
另外石刻的功用也渐趋扩大:首先歌功颂德的对象不限于帝王:其次石刻的
内容也极其广泛,不限于赞颂。
㈡ 写经修史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经史,他们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
1讲经及注经自古就是传播学术文化的主要形式。
2 史学在中国的地位仅次于经学。从《尚书》到《史记》,到《明史》,到《清史稿》,中国的史学文字记载从未中断。史学既是中国知识文化之源,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2.“露布”——古代军事长官发布战报的手写新闻形式。
1 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那时的露布是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露布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方式不变,传播的内容主要用
于宣传战绩和发布捷报,即具有了军事新闻的性质。
3 露布的书写方式及传递形式,能保证其在当时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传播,因此,露布可以称得上时效性强、传播广泛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
3.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
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4.邸报的内容及其意义
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
2 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
3 臣僚的奏、疏
④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邸报所载信息来源主题是官方的,其渠道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它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报纸。但它又不同于官方文件,对各级官府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同时内容带有新闻性,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即古代报纸。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5.邸报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情况:
㈠唐代进奏院状与“开元杂报”
唐代开元年间,“邸”成为上都留后院,后改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
唐代邸报此时称为“进奏院状”或“状报”、“邸吏状”。是各地方进奏官根据朝廷发布的信息,采集、传发给地方长官的官报。
唐代进奏院状有两份尚存于世。因曾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进奏院状”、“敦煌邸报”。是世界上仅存的最早的原始报纸。
“开元杂报”一词见于孙樵的著作《经纬集》。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孙樵叙述自己所见到的开元年间的官报,使有关开元杂报最为详细地记载。开元杂报石孙樵给当时所见的“数十幅书”的一种称呼,并非真正报名。
㈡宋代“邸报”、“朝报”、“进奏院状报”
邸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宋朝。同时也有许多其它称呼。如“朝报”、“进奏院状报”、“邸状”、“报”等。
宋代的进奏院状由唐代的“地方报”变成了朝廷的“中央报”。
宋代的朝廷官报比唐代有了较大的扩充,不仅仅只限于诏旨奏章、皇室起居等,还记载了一些皇族生活情况、仕官升迁、朝廷政事动态等。
与前朝相比,传播面也更为广泛。一些知识分子已经将其视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印刷的邸报。
㈢元、明、清三代的“邸报”、“朝报”
关于元代是否存在“邸报”,学界一直有两种意见,没有一致的结论。
明代不设进奏院,但官报仍按习惯称为邸报。由明政府设立的通政司管辖。直接由中央机关向全国各级行政机关传递,抄、发、传制度非常严格。内容大体仍包括皇帝谕旨、皇室动态、官员任免、臣僚的奏疏、军事信息等内容,偶有类似社会新闻的信息出现。
值得提到的是,明代邸报已开始出现活字印刷。这一变化所以显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变更,更说明报纸在此时的读者增多,需求量增大。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件重要的事。
清代邸报与明代内容相似。从形式上来看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疏。
6.邸报的作用及价值
作为封建时期产生的中国古代报纸,邸报自始至终都是封建王朝维护其专制制度的工具。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邸报仍然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他所提供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信息。这与控制它的机关有关,同时与读者群也有一定关系。
由于邸报大量登载官方文件,他在政治和学术上也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7.小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民间私自发行的非法报纸。估计约产生于北宋,盛于南宋,直至元、明清各朝,仍有小报存在。
小报并非报名,只是宋代读者对区别于邸报的非法传播物的称谓。是比邸报更具新闻时效性的、被政府查禁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的内容以新闻与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也主要等在皇帝谕旨、大臣奏议、台谏章疏、官吏升迁任免等。
不同于官报之处在于:一是其时效性比较强;二是传播信息中有许多是官方尚未公布或禁止公布的消息。
小报的发行人有两种:一种兼职者,主要为邸吏等政府官员。二为专职者,大多为印卖书籍者。两种发行人,目的均是商业性的,这是小报有别于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
小报的发行,受到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野的官僚等读者的欢迎。一来因为小报在发行速度上比邸报快,时效性强,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而来因为有些不可能从官方邸报中获得的机密,有时能从小报中了解。
小报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打破了官报垄断地位,开始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
8.京报
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合法的非官方报纸。大约在明朝末期出现。
内容:京报以刊载邸报为主要内容,因此它基本上是官报的翻版,偶有一些自己采写的新闻,其中有少量的社会新闻。
发行:京报有自己的报房,报房负责编印、发行、销售报纸。完全脱离朝廷官报
的发行系统。
形式:至清代已有较为固定的刊期和报名,一般为日刊,也有两日刊。并开始呈
现出某些大众传播工具的性质,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
发行范围和社会作用:
京报公开发行,发行范围很广。在京城和各省拥有大批读者群。买京报、读京报
已经是常见的现象。
京报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以商品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所以作用就大大超过
了朝廷官报。因其公开发售,其影响也大大超过非法民报。
第二章 近代报刊之始
第一节.概说
中国近代报业始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1840年以前,以英国为首的殖民主义,对中国采用了鸦片贸易和文化渗透两种
手段,后者主要是企图通过创办报刊、传播教义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一开始,
办报就是传教士的基本宣传手段。
1815年,第一批来中国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以华人为发行
对象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这封报刊也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第一份在华出版的外文报纸是《蜜蜂华报》,该报1822年9月12日创刊于澳门,
葡萄牙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
中国境内的外文报刊在这一时期发展远超过中文报刊。其中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
于1883年主编的《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1840年鸦片战争是外报在中国发展的分界点。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进入半殖半封社会形态。海禁大开,大批外国传教士、商人
涌入中国本土。外报也由沿海向通商口岸扩张。这些报刊宗教色彩渐淡,并很快
成为外国殖民主义者在华报刊的主要力量。主要分为中文商业报刊和外文商业报
刊两类。
在华外报的出现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文化侵略有密切的联系,
它是列强侵华的产物,但同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交流、引导西方近
代报刊制度、办报思想、方式进入中国的作用。
第二节.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
1815年8月5日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米怜主编。
1821年6月停刊。
《察》是一份宗教报刊,木刻雕印,基本每月一册。 免费发行。以我国侨商聚
集的南洋一带为主要发行地,也发往内地。
《察》的内容包括宗教宣传、阐述伦理道德、西学介绍等。其中,直接宣传教义
的文章约占80%,其次为宣传伦理道德,再次为科学知识介绍。后两项内容不仅
所占比例小,而且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从西学传播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科
学知识部分的内容非常少,却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科学知识较多涉及天文学。
该刊登载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条新闻即与天文知识有关。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特点
《察世俗》的重要特点是十分注重迎合读者的心理:
1常以儒家学说来阐明基督教教义,用附会的手法缩短宣传内容与读者之间的距
离,达到宣传效果。
2在刊物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的式样
3在文章的结构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方法
④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米怜强调要增强文章的“彩色”,即文章要注重读者口味,
应有可读性趣味性
照顾读者接受能力,注重文章的通俗易懂也是该刊的特点。
《察世俗》以贫苦者和工作者为宣传对象,因此文章短小和易懂十分重要。
3.《察世俗》的意义
1从当时的社会影响来看,《察世俗》传教的作用不大。
2马礼逊和米怜的办报目的虽然不是立足于新闻传播,但其关注受众的思想、运
用大众传媒的能力,体现出他们已具有近现代大众传播的观念,所以《察世俗》
虽然是宗教杂志,但以之为近代报刊之发轫,是当之无愧的。
3马、米二人在创办《察世俗》时不避艰难,不顾生死的执著精神,同样值得后
世报人以为榜样。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
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经历两次休刊和复刊,于
1838年停刊。
《东西洋考》虽为宗教报刊,但它的内容却比较广泛,有科学知识、宗教、道德
等,设有言论、新闻专栏。
郭士立是以传播教义为出发点,达到用西方文明征服中国的目的。
5.《东西洋考》与《察世俗》的异同
两种刊物均为基督教传教士所创办,形式上均为中国线装书式,刊名相似,封面
设计也相似,但由于创办者的办报宗旨有异,两者差异也显而易见。
1 从内容上看,两者均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知识三部分组成。
所不同的是三者的比重,《东西洋考》中,宗教内容比重大大下降,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目的是显示西方文明的优势。《察世俗》科学知识较少且偏重天文,以显示上帝造万物之功。
2 《东西洋考》对时事政治很关注,具体表现是注重新闻和言论。从《察世俗》
的一条新闻开始到《东西洋考》的新闻专栏,体现了报刊业务近代化的发展
趋势。
3 与《察世俗》相比较,《东西洋考》的新闻文体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④《东西洋考》有了固定的言论栏目。此时的言论栏目摆脱了《察世俗》时期单
纯阐发教义的状况,而是开始涌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
⑤ 《东西洋考》还登载过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第一篇论述西方报纸的专文《新闻
纸略论》。
6.《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7月在巴达维亚创办。1826年停刊。
该看形式与内容都与《察世俗》基本相似,实际上是《察世俗》的续刊。
7.《天下新闻》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吉德于1828年在马六甲创办。1829年停刊。
这份月刊以单张活字印刷方式出现,与今天报纸很相似。
内容除中外新闻外,还登载了许多西方科学知识,发表历史、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章。但总体来看仍是一份宗教刊物。
8.《各国消息》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之一。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奚礼尔等于1838年在广州创办。停刊日期不详。
该刊不登载宗教文章,是一份以介绍各国国情、航运消息及商业行情为报道内容的刊物。
9.《万国公报》(1868——1883,1889——1907)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一份周刊。
1868年9月5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并任主编。
㈠发展经过:
该报初名《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9月5日出第301期时更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休刊。1889年以广学会机关报身份复刊,并改为月刊。1907年5月,主编林乐知突然病逝,7月,《万》停刊。
㈡主要内容:
在《中国教会新报》时期,主要以传教、联系教友、报道教会活动等为目的。
更名后,宗教内容减少,介绍西方科学与政治、评论时事等内容大量增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时事争论刊物。
㈢地位及影响:
甲午海战前《万》在中国影响很小。到甲午海战清廷失利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与科学。而《万》热心介绍西学,这恰好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维新运动相适应,于是《万》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且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该报前后发行近40年,创当时中国报刊发行量之最。读者对象是中国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当权人物和一般知识分子。
㈣突出特点:
《万》对于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使它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
1变法宣传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内容虽有关于宗教宣传的,但并不占主要地位,
而增设的论说立论范围广,并鼓吹变法革新和传播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的维新
便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甲午海战后,有关时政和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就明显增多。林乐知和李提摩太都
写了不少涉及外交、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文章,强调变通之法。
《万》的变法宣传在中国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此后中国维新之士都醉心于变法,
全国兴起维新变法的思潮。
从表面上看,《万》的变法宣传与中国爱国志士的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一致的,但
实质上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为了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促
使中国日益强盛,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而《万》所宣传的变法主张是建立在
殖民主义利益基础上的。他们希望中国走殖民地而非资本主义的道路。
2西学介绍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后,每期都有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传播
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事,《万》最早将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
另外,在促进中国教育西式化方面,《万》也起了很大作用。
《万国公报》的变法宣传和西学介绍,启迪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思想,推动了中
国的维新运动,促进了西式教育的兴起,在当时的确起到了将西学传播到东方的
媒介作用。
10.《遐迩贯珍》
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份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1853年8月由香港马礼逊教育协会出资在香港创办的一份月刊,主编麦都思。
由香港英华书院负责印刷发行。1856年3月停刊。
全刊以三分之二篇幅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医学、地理等知识,三分之一篇幅报
道新闻。
11.《六合丛谈》
上海地区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
1857年1月创刊。月刊。主编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1858年终刊。
内容与《遐迩贯珍》相似。主要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12.《中外新闻七日录》
中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
1865年英国传教士湛约翰在广州创办。1868年停刊。
内容以新闻、西方科学知识为主。
13.《益文录》
1879年3月创办于上海。
主编李木大,是第一个担任外国教会报刊主编的中国人。
该刊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时事新闻为主。
1898年与《格致新报》合并,易名为《格致益文汇报》
第二部分
第三节.在华外商报刊
1.香港四家有影响的英文报纸
1《中国之友》
周报。1842年3月17日由英商奥斯威尔德在澳门创办。同月24日迁香港。并
《香港公报》。1869年停刊。
2《香港纪录报》
周报。
前身为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广》是中国境内出版的
第一份英文报纸。创办人英商马地臣,第一任主编美商伍德。1839年迁澳门,
1843年迁香港,并更名。1863年停刊。
3《德臣报》(一译《中国邮报》)
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1845年2月20日,英商肖锐德在香港创办,并自任主笔。英商德臣任发行人,
故得名。1862年2月1日改为日报。1874年8月17日停刊。
④《子子剌报》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发行时间很长的英文报纸之一。
1857年10月1日美商赖德在香港创办。英商子子剌任主笔。1941年停刊。
2.《北华捷报》
上海第一份近代外文报刊。
1850年8月3日创刊。周刊。创办人英商奚安门。
1856年增出日刊《每日航运新闻》,1864年1月《每日》扩为独立出版的日报,
更名《字林西报》,《北华》转为《字林》的星期附刊。
3.《字林西报》
外文报刊中,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66年开始由字林洋行经营,发行到1951年3月31日止。
该刊创刊不久即被指定英国驻沪领事馆及商务公署的文告发表机关,并得到上海
工部局的经济资助。
《字林》重视言论,常就中外关系与中国时政发表观点,是政治性很强的报纸。
有时可以左右社会言论。
除言论之外,还大量登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
它报道内容广泛,资料丰富,且常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问
题,为当时的政府官员所注重,也为今天的中外史学家所重视。
4.《京津泰晤士报》(一译《天津时报》)
1894年3月创刊,英商贝令汉主办。
初为周刊,1902年改为日报。1948年前后停刊。
该报一些干涉中国内政的文章,常遭到当时进步报刊的反驳。
《京津》以英国在华舆论代表自居,天津英租界当局亦默认其为非正式的机关报,
并给以资助。凡有政府公告及消息,也先送该报登载。
5.《上海新报》
上海第一张中文商业报纸。
1861年创刊,由出版《北华》的报馆创办。 初为周刊,1862年改为周三刊,1872
年7月2日改为日刊。同年12月在与《申报》的竞争中失利,停刊。
该报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开中国报纸两面印刷之始。
《上》创办宗旨是为商业贸易服务。其刊载的中外新闻大多选自香港的报刊。创
办之初,刊载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况,很受时人关注。
该报虽为商业报纸,但历任主编的却都是传教士。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传教士伍德。
《上》在创刊后十来年里,使上海唯一的中文商报。直到1872年《申报》创刊。
6.《申报》
㈠早期的《申报》
1《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由美国商人美查等四人合资创办,后资本
归美查一人所有。首任主笔蒋芷湘。初创时为隔日刊,自第五号起改为日刊,周
日休刊。1879年4月27日开始,周日也出报。
早期《申报》的内容大致有:本馆高柏、本馆条例、论说;本埠新闻、外埠新闻;
广告及货物价表、船期。而且创刊不久就开设了文艺栏目。
2针对商业报纸不足所进行的改革
第一,重视言论,每日一篇“言论”,且都在头版。
第二,也重视新闻。
第三,改进新闻报道与写作。
当时各报的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常信笔点染,由传奇之风。《申报》一开始也未能免俗。后来《申》逐渐开始注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对几件特殊新闻的处理,使之声名大振,销量也随之上升。一是1873年对于“杨乃武案”的报道,前后长达三年。报道后其客观准确,仗义执言,有闻必录,在当时影响很大。这也是我国报纸最早采用连续报道方式报道的重大社会新闻。二是对于战事新闻的客观报道是《申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发行量也随之陡增。三是《申报》首先用电报传递谕旨及重要新闻。我国第一条电讯就是由申报于1882年1月16日刊出的。
第四,申报注重文艺与广告。且刊登的文艺作品内容渐次扩大,趋于综合性,成为副刊之祖。
第五,创刊后几天,就刊出长篇文章,宣传报纸广告作用,此后它刊登的广告,在版面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第六,扩大报社业务
美查以申报为基础,创办了一系列文化出版事业。
⑴编印综合性的月刊《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和《寰宇琐记》。三种月刊时间
相继,内容均为论说、小说、诗词、笔记类,都属于我国近代早期的文学期刊。
⑵办白话新闻报《民报》。
1876年3月30日创刊,每周二、四、六出版。专为妇孺、工人、小贩以及下
层劳动人民所设,可以算得上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白话报。
⑶编印画报。
1877年,《申报》创办了《寰瀛画报》,不定期刊,中国画报之祖。
1844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石印的著名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吴友如主编,
旬刊。新闻性更强,内容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㈡应对《新闻报》挑战,《申报》的改革时期
《新闻报》极具威胁力的竞争,使《申报》感到了压力。
1905年,申报在2月7日的论说栏上,提出了12项改革措施,大致有以下内容:
1 更新宗旨
2 改良形式
3 革新设备与技术
④ 扩大信息来源
⑤ 强化时事评论
⑥ 增加新闻(包括国际、战事、政治、经济、地方新闻五个方面)
改革后,申报重新确立了在上海的地位。
㈢《申报》的席子佩时期
1907年春,美查将报纸售于席子佩。席子佩经办期间,对申报作了进一步改革。
1 文字运用了改良圈点法,方便了读者阅读。
2 1909年,报纸有单面印刷改为双面印刷,同时改变了过去书本式的版式。
3 1911年8月24日,《申报》开始刊登天气预报,同时开辟了副刊《自由谈》。第一任副刊主编王钝根。 由于副刊过于强调趣味性,加上当时整个社会风气缘故,所以《自由谈》很难保持较高格调。但是《申报》的《自由谈》是中国较早的副刊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报刊中创办时间最久的副刊。
㈣《申报》的史量才时期
第七章第八章补
《申报》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申报》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到1949年5月26日,《申报》停刊,前后共历时78个年头。特别应该提到的是,《申报》是以营利为宗旨的报纸,《申报》的主人将报纸作为企业来办。因此,他们把商业经营原则运用于报纸管理,这是我国近代商业报纸的一个重要发展。
7.《申报》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1《上》用上等白纸印刷,成本高。《申》用廉价的毛太纸印刷,成本低,售价
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随园辅导班讲义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8-28
相关话题/中国新闻史
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中国新闻史笔记
中国新闻史笔记(有些内容丢失了,不过后面几章不重要的)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一 古代的信息传播:口语、烽烟、旗鼓、木铎(中国传播史上特有的媒介)、甲骨文、金文等二 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驿、邸、竹、帛、纸、露布、檄文、烽燧、童谣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考研专题
名词解释 进奏院状邸报定本制度《万历邸钞》 《急选报》报房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遐迩贯珍》 《字林西报》 王韬《循环日报》 《弢园文录外编》 《万国公报》(上海)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时务文体《知新报》苏报案《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黄远生戈公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范长江癸丑报灾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邵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0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笔记
南师大考研中国新闻史讲义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5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大题)资料
主观题 1、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与特点。 答:《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创办经过:最早来华办报的是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9月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13年,米怜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协助马礼逊。1814年初,米怜前往南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4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答题要点分析 ※名词解释(或简述)。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首先,要回答出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第二,何年何地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3-19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3.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 绪论 突破中体西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0.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上编 八面来风:帝国晚期的新闻事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164.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南昌大学本科《中国新闻史》期末要点
名词解释:(性质、地位、时间、地点、谁创办的、特征、内容、是否变革)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蜜蜂华报》4《中国教会新报》5《新民丛报》6《国闻报》7实务文体8《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发起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钱的著名反清政治 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复习讲义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3 考研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