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随园辅导班讲义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8-28
不到《上》的三分之一。
2《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航运消息、商业信息、货价及一部分新闻。相对枯燥
单调,可读性不强。
《申》很快开设文艺栏目,受读者欢迎。
3《上》极少发表论说。《申》则每天一篇“言论”。而且都发在头版。
竞争结果:《上》难以为继,1872年12月31日自动停刊。
《申》和《上》的竞争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具有影响力的报业竞争。
8.《新闻报》
㈠初创阶段
1893年2月17日创刊于上海,有中外商人合办。
这一阶段的《新闻报》没有特别明显的建树。但有些值得介绍的经营思路:
一是每份报纸以低于《申报》的价格出售;
二是将自己的发行及地方在苏锡常一带;
三是利用一切方法获取广告。
㈡福开森时期的《新闻报》
1899年11月4日,美商福开森接手《新闻报》。聘汪汉溪为总经理,运用企业化经营方式管理报社,并以《申报》为竞争对象。
《新》确定自己的读者对象为工商界,提出“在商言商”、“经济独立”的办报口号,它密切注意商情的报道,努力适应商业需求,使得《新闻报》发行量不断上升。在上海报界成为极具特色的报纸,从而对《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申》逐渐实现了出版系列化、企业化,实力日渐雄厚时,《新》也明确提出报纸企业化的口号与之对抗。同时,《新》率先开设“经济新闻”专栏,在商业界赢得了大量的订户。
㈢《新闻报》的企业化阶段
第七章补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的兴起
第一节.国人报刊功能的思考和早期的办报活动
1.“澳门新闻纸”
我国新闻史上翻译外国报刊的开端。
是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时,下令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澳门出版的各种报刊,组织专人翻译澳门出版的外报,借以“采访夷情”,译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当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报道。
所译材料,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
“澳门新闻纸”的出现,足以说明林则徐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了一定认识。
2.《昭文新报》
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
1873年8月由艾小梅创办于汉口。
因销路不畅,出刊仅数月。此报现已失传。
3.《香港中外新报》
前身为《香港船头货价纸》。
《香港船头货价纸》作为《子子剌报》的中文版,创刊于1857年11月3日,每周二、四、六出版。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家以商业新闻为中心的报纸。
1864年到1865年间更名为《香港中外新报》,由华人黄胜和伍廷芳主持。是一份商业性报刊。1919年停刊。
4.《香港华字日报》
前身为《中外新闻七日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作为《德臣报》的中文专页,1871年3月11日创刊于香港。1872年4月停刊,改出《香港华字日报》,由华人陈蔼亭任主笔。
据说该报虽由英人报馆出版发行,但报纸方针与文字工作主要由英国人负责。因此,该报时刻努力体现华人的立场与见地。1941年该报停刊。
*《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华字日报》均由华人主持笔政,可以说是国人自办报纸的学步,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5.《循环日报》
我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报刊中第一家影响最大的报纸。
1874年2月4日,由王韬创办。
该报也是中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仿西方报纸体列,几乎每天有论说一篇,“中外新闻”栏的头条位置每日登一篇评论。初期多为王韬主笔。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故出变法自强,提倡君主立宪,要求发展民族工业。
《循环》开我国政论报章的先河,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1883年,王韬的政论文章被选辑成书,名为《韬园文录外编》,这是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循环》出至1959年终刊,使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国人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
6.王韬的办报思想
1办报的目的在于“立言”,即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当时,即指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思想。希望办报既能抵御外侮,又能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文化,以求中国“自强”。
2重视报纸的职能。
王韬认为报纸应具有交流、沟通君民与中外信息的作用。
他还认为,报纸能“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是国内人能通过报纸学习西方之长,也能用报纸作为与西人交涉、捍卫本国主权的武器。
7.王韬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国人在办报纸中最早的报纸之一。
2 他在该报上发表了数百篇政论文章,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同时为中国报界开创了一种以政论为主体的新式报刊。
3 王韬的政论文体,还在形式上冲破了封建的僵化的文章格式,开创了不拘一格直抒胸臆的报刊文风。
④ 总的说来,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开创了我国报刊的政论文体。在他的影响下,政论文章风靡一时,形成了我国近代报刊以政论文章为主体的特点,同时他也是我国近代办报思想的启蒙者之一。
第三部分
第二节.政论报刊与维新变法运动
1.第一次办报高潮
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展开,政论报刊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及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技的报刊、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报刊、有通俗报刊、有妇孺报,也有行业报。这众多国人自办的刊物,打破了近代史上由外报垄断中国新闻界的局面,这就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此时的报刊有一些共同点,即报刊以政论为主,新闻反居次席;此外,报纸与杂志合一,同时,时人重杂志而轻日报。
2.《中外纪闻》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
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倡导并出资在北京创办。梁启超、麦孟华为编辑。
初创时名为《万国公报》,因与林乐之主编的《万》重名,当年12月16日更名为《中外纪闻》。同年11月,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该报以官僚士绅为发行对象,隔天出版,形式与京报相同。
每册刊登论说一篇,主要内容是宣传变法,提倡创办学校。
每期内容还有“上谕”、“外电”等。
《中》的出版发行,为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强学会的成立于《中外纪闻》的出版,遭到了在京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查禁,于是《中外纪闻》在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刊。
3.《强学报》
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
1986年1月12日创刊,徐勤、何树龄主持。
《强学报》与托古以改今制,希望光大维新,人人昌言新法,还提出了开设议院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很大。
仅出至第三期,便被勒令停刊了。
4.《时务报》
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旬刊。1898年8月8日停刊。
黄遵宪主持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
内容分为论说、奏折录要、京外近事等栏目。
《时务报》出版不久,就因文体新颖,议论独到,见解精辟,很快风靡海内。并成为当时发行量最高的报刊。
《时务报》的发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在《时务报》的宣传影响下,改良派政治团体在全国纷纷建立,维新运动也在各省市先后开展起来,各地维新报纸也纷纷创刊。
5.“时务文体”
自梁启超始,通俗自由、自成一格的政论文随着《时务报》畅销全国,遂使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应时而生,时称“新文体”。因这种文体是梁在主办《时务报》时所开创,故又被称作“时务文体”。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
1内容切中时弊,针对当时的政治现状,有感而发;
2打破传统戒律,不守桐城派的章法、义法,自成一家;
3力求平易畅达,以浅近文言文为主,杂以新名词、新术词、民间口语入文;
④感情充沛,赋予煽动性。
6.《湘学新报》
湖南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
1897年4月22日由湖南维新党人创办。旬刊。第21期起改名为《湘学报》。
1898年8月28日停刊。
唐才常、陈为镒任主编。
《湘》以倡导新学、开启民智、培育人才、鼓吹变法为宗旨。系统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也宣传湖南新政,传播维新派的主张。
7.《湘报》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维新派人士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10月《湘报》被迫停刊。
该报社由董事会。唐才常任主笔,谭嗣同等人为该报主要撰稿人。
《湘报》每日出版,内容有论说、奏疏、各国时事等。
《湘报》的论说有声有色,锋芒毕露,发表了一系列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宣传西学、宣传变法的文章。
此外,《湘报》还大量刊登省内外变法的新闻以及中外报刊对维新运动的评论。
由于《湘报》和《湘学新报》的共同宣传与推动,是湖南省成为维新时期创办新政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8.谭嗣同的办报思想
1主张办报求日新。
他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中国必须每天跟上时代步伐。因此要在书以外,创办报纸,以求日新。
2主张报纸为“民史”、“民口”。
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民主性。
9.《国闻报》
维新派华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
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人严复。
内容上偏重京、津和北方地区的新闻报道,对东南各省新闻不作报道。设有本地新闻、京城新闻等栏目。
《国闻报》在北方舆论界堪称一支独秀,对维新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百日维新期间,《国闻报》登载了光绪关于变法的全部上谕及维新派上奏的全部条陈,并配有评论为之鼓吹。这些报道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鼓舞维新者斗志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898年戊戌政变后,《国闻报》报道了“戊戌六君子”遇难的消息后,“奉旨”停刊。后卖于日本人。
10.《国闻汇编》
国闻报馆出版的旬刊。
1897年12月8日创刊,只出了六期便停刊了。
《国闻汇编》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介绍国外学术著作。
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发表了《天演论》和《群学肆言》的部分译文,第一次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进化论的思想。
11.严复的办报思想
集中体现在《国闻报缘起》文中。
1 办报的目的是“开民智”,报纸的作用是“将以求通”。
2 在各国并立之时,引进外来思想是开民智的主要方法。因此,严复注重引进西学,他组织人力收集、翻译外国报刊。
3 介绍给国人进化论和社会改良学说。进化论的思想也成为维新人士办报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港澳及海外的报刊活动
1.《知新报》
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是戊戌政变后唯一幸存的维新派报刊。
初为五日刊、后改旬刊、半月刊。
有何廷光、康广仁任经理,何树龄、梁启超、徐勤等为撰述。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保留了不少维新运动的文史资料。
1901年1月自动停刊。
2.《清议报》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实际主编梁启超。出版后风行海外。
《清议报》以强调“清议”与增进国人学识为宗旨,概括起来就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清议报》前后出版3年,共设30多个栏目。第25期开始,在作者栏中第一次出现了“记者”字样,这在报界属首次。
《清议报》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民族危亡的警钟,做救亡图存的呼喊。二是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1901年12月22日,因报馆失火,《清议报》停刊。
3.《新民丛报》
改良派在海外最重要的一份机关报。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半月刊。
该报前期办报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
从1902年到1903年,《新民丛报》作了大量的启蒙宣传。它介绍西方学说,政治、军事、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无所不包。同时反对旧的传统道德,介绍一些在当时还很新鲜的资产阶级社会道德观。
《新民丛报》的这些介绍改变了中国思想界的闭塞状态,打开了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知识分子的眼界,启发了他们民主革命的觉悟,给他们提供了反封建的斗争武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尚未自觉承担起这些宣传工作时,《新民丛报》在思想上起到了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
补遗
1.梁启超的办报活动
《时务报》主笔;《知新报》撰述;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办《新小说》、《政论》、《国风》,参与创办《时报》。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㈠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
此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核心是以报纸为“去塞求通”的工具。
1 所谓“通”,主要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思想一方面表达了要求清政府改变闭关自守、向西方学习、救国于危亡的爱国热忱,另一方面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期望参与国政,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
2 梁启超还将“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他将社会比之于人,把报馆的作用比作一个人的耳目喉舌。
㈡维新派海外办报时期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国风报叙例》等文章中。
1 报刊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2 一份完善的报纸,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速而确”。
3 确定了消息与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他认为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④ 从传媒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报刊宣传的两种方式——“浸润”和“煽动”。
对于两种方式,梁启超赞同并用。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3.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
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
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子,我国报刊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人物。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与《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
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的机关报。社长兼主编陈少白。
《中》每日4开两张,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与评论为主。
创刊之初,言论并不激进。从1900年8月起,开始登载排满文章,且言论激烈。主要宣传内容为反清、提倡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斗争,与保皇党的报刊进行论战等。在反种族压迫、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宣传上,该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版式上,《中国日报》也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它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题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的报纸。
因此,《中国日报》被国民党报人称为“党报元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报》不仅是宣传机关,还是革命党南方党务军务的总机关,兼宣传与组织双重功能。
《中》出版两月后,又出版约一年的《中国旬报》。《旬报》的“杂俎”专栏改名“鼓吹录”并入《日报》,成为《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我国最早的副刊之一。
《中国日报》的出版改变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的宣传方式,并使革命的宣传从此进入了一个大众传播的新阶段。
第二节.上海等地区的革命报刊
1.《苏报》案
《苏报》创刊于1896年6月26日。由胡璋经营。后因经营不善,于1900年售予陈范。
陈范接手《苏报》的初期,《苏报》言论同情变法,1902年以后,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陈范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同情改良逐渐转向同情革命。
1902年冬,《苏报》专辟“学界风潮”栏目,报道并支持爱国学生运动,从此为学界所关注。
1903年5月27日,陈范正式聘请爱国学社的章士钊担任主笔。此时《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社的机关报。
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后,每天的《苏报》几乎都会发表一些言词犀利、宣传革命的政论文章。
1903年6月9日,《苏报》在“新书介绍”栏中热情介绍了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10日又发表章太炎的《<革命军>序》。6月29日,发表了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驳斥康有为只可保皇立宪,不可革命的论调。并在文中称光绪帝为“载湉小丑”。
这些大张旗鼓的革命宣传与激烈的言论,震撼了全国,也触怒了清廷,清政府决心镇压革命党人。6月30日,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等人,邹容自动投案。此时由于章士钊未列入黑名单,所以仍在主编《苏报》,同时还发表了章太炎在狱中所写的《狱中答新闻报记者》。7月7日,《苏报》被封。
章、邹被捕后,清政府要求引渡二人。上海租界当局一方面为维护治外法权,一方面也迫于舆论,不敢将二人引渡给清廷,故组成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对此案进行会审。
当年12月24日,判决章、邹永远监禁。由于受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1904年5月改判章监禁三年,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称“苏报案”。
苏报案的发生,打击和削弱了清政府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力量,革命派报刊声望大增。
2.“沈荩案”
1903年初,记者沈荩将探访所得清政府与沙俄的密约公布于报纸,由此使拒俄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7月19日,清政府将沈荩拘捕,慈禧下令杖毙,造成骇人听闻的“沈荩案”
此时震惊中外,革命派曾在上海举行数百人参加的追悼会,表示抗议。外报的舆论反响也很强烈。
同时,这件事的发生间接影响到了对“苏报案”的处理,它使清政府引渡和处死章、邹的要求遭到拒绝。
3.《国民日日报》
1903年8月7日,章士钊等创办。此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办报方针,被称为“《苏报》第二”。但因内部矛盾,1903年12月1日自动停刊。
4.《警钟日报》
前身为1903年12月15日“对俄同志会”创办的《俄事警文》日报,蔡元培主编,为拒俄运动作宣传工作。
1904年2月26日,改为《警钟日报》,以抵制外侮恢复国权为宣传宗旨。
1905年3月25日被强行封禁。
5.《中国白话报》
1903年12月19日在上海创刊,林白水主编。初为半月刊,后为旬刊,用白话进行革命宣传。该刊特点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民众宣传政治、报道时事。
1904年10月8日停刊。
6.《中国女报》
1907年1月14日在上海创刊,秋瑾自任主编和发行人。
《中国女报》以白话为文,月刊。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为宗旨。
此报虽然仅出版两期,但在新闻史与妇女运动史上却有其积极意义。
7.《神州日报》
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张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社长于右任,总主笔杨笃生。
该报日出对开3大张,广告与文字各占一半。
此报鉴于《苏报》被禁的教训,不明言革命。采用旁敲侧击、迂回宣传的方式,新闻报道主张“有文必录”。但其革命倾向极为明显。
创刊不久《神州日报》就成为当时上海最畅销的报纸。
不过于仅主持该报80天,就因报馆失火,人事失和而宣布辞职。《神州》由他人接办。一年后杨笃生也离开报社。此后《神州》与革命组织的关系不及前期密切。
民国后,这张报纸几易其主,前后历时40年,虽仍以《神州日报》为名,但宗旨已与昔日传播革命思想的《神州日报》大相径庭。
8.“竖三民”
1《民呼日报》
1909年5月15日在上海创刊,于右任自任社长,范光启、徐血儿、戴天仇等人撰述。以“为民请命,大声疾呼”为宗旨,言论比《神州》激烈。该报批评时政,抨击贪官污吏,揭露官场黑幕,故而引起当权者的仇恨。于右任遭陕甘官吏的诬告,被捕入狱。《民呼日报》也于1909年8月14日被迫停刊。
2《民吁日报》
1909年10月3日在上海创刊,实际负责人仍是于右任。但由于他被租界当局驱逐,不能公开出面,所以形式发行人朱少屏,社长范光启。
《民吁日报》创刊时,正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到中国。《民吁》连苏发表报道、评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行径。伊藤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民吁》连续发表数十篇报道和评论,对安重根的行为表示赞赏与歌颂。日本驻沪领事要求上海道查处,上海道遂与租界勾结,查封了该报。《民吁日报》前后仅出版48天。
3《民立报》
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法租界创办。社长于右任。
1911年同盟会中部总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也成为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点。
此时该报人才济济,宋教仁被于右任聘为总主笔,是主要的社论撰写人,并由此名噪一时,成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当时以“四捷”著称的陈其美以及近代著名的报刊评论家张季鸾也都参加过该报的工作,并在这个时期显示了他们的才能。
同时该报还很重视国际新闻的报道,聘请了一些在国外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做他们的兼职记者。
该报创刊之初,较为稳健内敛,站稳脚跟后,言论转趋激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竭力封锁消息。但仅隔两天,《民立报》便用极大篇幅对起义进程进行了报道,同时发表有关时局的短评。读者竞相购买,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报纸。
《民立报》出至1913年9月4日停刊。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报均以“民”字开头,又同为于右任所创办,在实践上蝉联,性质相同,因此被称为“竖三民”。
9.“大江报”案
1910年12月14日詹大悲与人合伙在汉口创办《大江白话报》。后因报纸报道英国人打死中国车夫,报纸出资人收回资金退出报社。詹大悲遂自筹资金,于1911年1日改出《大江报》。詹大悲为主编,何海鸣任副主编。
《大江报》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1911年7月,该报发表了两篇是它享誉一时的评论:何海鸣撰写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黄侃撰写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短文,倡言革命,标题新奇有刺激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清政府出动军警,查封报纸,捉拿主编。《大江报》被迫停刊,詹大悲等也被判刑。史称“大江报案”。
相关话题/中国新闻史
暨南大学2004年考研真题-中国新闻史笔记
中国新闻史笔记(有些内容丢失了,不过后面几章不重要的)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一 古代的信息传播:口语、烽烟、旗鼓、木铎(中国传播史上特有的媒介)、甲骨文、金文等二 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驿、邸、竹、帛、纸、露布、檄文、烽燧、童谣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考研专题
名词解释 进奏院状邸报定本制度《万历邸钞》 《急选报》报房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遐迩贯珍》 《字林西报》 王韬《循环日报》 《弢园文录外编》 《万国公报》(上海)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时务文体《知新报》苏报案《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黄远生戈公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范长江癸丑报灾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邵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0南京师范大学方晓红《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笔记
南师大考研中国新闻史讲义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第一节.古代新闻传播活动 1.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传播形式中,最具影响、传播信息通道最长的是: ㈠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5中国新闻史考研复习(大题)资料
主观题 1、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与特点。 答:《察世俗每月统纪传》(1)创办经过:最早来华办报的是传教士马礼逊,1807年9月到达广州,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1813年,米怜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协助马礼逊。1814年初,米怜前往南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4-04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答题要点分析 ※名词解释(或简述)。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首先,要回答出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第二,何年何地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3-19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103.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 绪论 突破中体西用: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0.1 复习笔记 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上编 八面来风:帝国晚期的新闻事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封面内容简介、编委目录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164.html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4南昌大学本科《中国新闻史》期末要点
名词解释:(性质、地位、时间、地点、谁创办的、特征、内容、是否变革)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蜜蜂华报》4《中国教会新报》5《新民丛报》6《国闻报》7实务文体8《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发起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钱的著名反清政治 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2016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中国新闻史结构图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复习讲义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厦门大学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1刘家林《中国新闻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5.html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3 考研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刘家林《中国新闻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5306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