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考研复习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9-01
2、但是智者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
3、智者正是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时尚这两方面的需要出现的。
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1、智者的思想带有强烈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1)怀疑主义是他们进行诘难和批判的工具;相对主义则是怀疑的依据和结论
(2)它们认为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
2、自然说
(1)自然说认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的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3、约定说
约定说强调人和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
(2)普罗泰戈拉的约定说代表了民主派的政治观点
智者的功过
功劳
1、智者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的范围和影响十分的广泛
2、智者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最初的“自然”转向人和事
过错
1、智者怀疑一切,它们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想对哲学成果具有破坏的作用,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一定的威胁
智者的代表人物
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2、高尔吉亚------“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们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第三节 苏格拉底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1、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认识你自己
1、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
(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2、但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完全摆脱智者思潮的影响
(1)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
3、命题的含义
(1)“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途径研究自然
(2)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的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灵魂是人认识外部事物的中介
苏格拉底说,为了使灵魂不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在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相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德性就是知识(重点)
1、内在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德性”
2、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3、“德性就是知识”和“认识你自己”是连个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认识”
2、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1)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德性就是知识”最好的注释。
苏格拉底方法
1、苏格拉底方法的形式:与人对话
(1)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传授知识,只是与人对话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承认知己无知
(1)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承认自己无知正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所在
3、苏格拉底式的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我们从两方面分析它的作用
(1)第一,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者,这样便能够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一个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2)第二,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地位。
4、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见解和知识变成定论信条,它们只是对话的催化剂
5、苏格拉底方法的名称:助产术
(1)苏格拉底的对话不宣布正确答案,正如助产任务是帮助产妇助产
(2)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就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
(3)对话的结果是在对话者的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在自己体内产生新生命
6、苏格拉底方法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这是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
7、“真理”有除蔽之意
(1)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但人们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
(2)反诘的作用在于清楚蒙蔽,但不制造真理。
(3)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无需别人越俎代庖的教导什么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第二节 两个领域的区分
分离说的论证 “四线段”的比喻 太阳的比喻 洞穴的比喻
第三节 理念论
何谓理念 分有和摹仿 “分有说的困难” 通种论 两分法
第四节 灵魂学说
灵魂的三重区分 灵魂回忆说 “国家是大写的人” 政治哲学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是柏拉图只是把心灵内在的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普遍定义适用的对象显然不能与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分离而单独存在
2、他的理念论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并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他的基本观点是
(1)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
(2)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他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解释的知识
3、他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两个领域的区分
分离说的论证
1、“分离学说”是柏拉图主义的要义,它肯定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2、论证过程
(1)知识---是者,相对应
(2)意见是对某些东西的意见,而非是者不能归结于某一些东西,只能被当做无
(3)意见的对象,即不是是者,也不是非是者,它在两者之间,“即是又不是”。
(4)对意见对象的认识,不是知识、真理,而是意见
(5)意见对象的运动变化决定了意见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6)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
3、柏拉图的结论是:“知识所知道存在的东西,不同于意见所认识的东西”
(1)可感领域不是真正的是者,但也不完全是非是者
(2)真正的是者是知识所确定的对象,属于理智的领域
4、可感的与理智的是两个分离的领域-----分离学说
“四线段”的比喻
1、“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
4、理智最终认识的本原就是统摄一切的原则---善
太阳的比喻
1、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的原则外在化为世界的本原,用太阳比喻善
按照柏拉图一贯坚持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从两方面进行比较
2、在认识能力方面
(1)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眼睛通过媒介-太阳发出的光,看见可视对象
(2)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善为理智提供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3、在认识对象方面,
(1)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是可感对象现实出来
(2)善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对象的自身存在或者具有的本性),使之向心灵显示(显示就是真理的意思)
4、柏拉图说:“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认识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
5、但是柏拉图又说:善高于理念
6、善是不是一个理念,就好比太阳是不是一个东西一样。
(1)就善与理智的关系而言,善是一个理念,并且是最高的理念
(2)就善与整个可知领域的关系而言,善是安排、规定一切的外在原则和原因
7、作为爱的目标的真善美是统一的,是神秘情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洞穴的比喻
1、柏拉图对两个领域的区分,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寄托着哲学家的使命感和政治理想。
2、他用“洞穴”的比喻说明了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
3、柏拉图借囚徒失败的故事来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
4、按照柏拉图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应该在可知的理念,追求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善
5、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为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察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
6、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主张,认为只有哲学家当王才能符合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否则国家和人类的灾难将永没有尽头。
7、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的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取幸福,途径是启蒙教育。
第三节 理念论
何谓理念
1、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
2、他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额眼睛看到的东西”可译为“理念”或“型相”
3、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这是柏拉图学说的之歌鲜明的特点
分有和摹仿
“分有说的困难”
通种论
两分法
第四节 灵魂学说
灵魂的三重区分
灵魂回忆说
“国家是大写的人”
政治哲学
1、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真正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物理学
“自然”的概念 三本原说 现实与潜在 四因说 目的论 位移运动 时间
连续性和无限性 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第三节 形而上学
对理念论的批判 形而上学的对象 系词“是”的逻辑功能 “是者”的实体意义
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 具体实体 神学
第四节 灵魂学说
灵魂的性质 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灵魂的感觉活动 灵魂的理性认识
第五节 实践科学
善和幸福 有意与无意的行为 实践智慧 中道学说 城邦国家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相传亚里士多德的格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明确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力图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第二节 物理学
“自然”的概念
1、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它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形态
2、亚里士多德把所有事物分为两类:
(1)一类,依自身本性而存在
(2)另一类依其他原因而存在,这主要是指人工产品
3、“自然”定义:是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
三本原说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原不是一个是三个本原:形式、缺乏和质料
(1)质料是运动的载体,他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2)形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
(3)缺乏决定运动中所朝向的状态;
形式和缺乏是两个对立的本原,质料是它们共同的载体
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是尚未有的形式
事物拥有了他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从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运动个过程
3、事物的运动: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的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
现实与潜在
1、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
(1)潜在性相当于缺乏
2、亚里士多德通过于现实和潜在表达的思想
(1)缺乏不但决定了运动的朝向,而且是朝着这一方向运动的潜能;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2)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一个潜在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3)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每一阶段的运动都不能完全实现潜在的因素。
(4)潜在又相当于不变的质料;载体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因而它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3、现实和潜在是运动的两重本质,“两本质”“三本原”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运动现象得出的结果
(1)“三本原”基于逻辑分析
(2)“两本质”更多的来自于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大到成熟、衰老、小到减肥、行走、所有的自然活动,包括人的身体活动和思想活动,都被归结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
四因说
1、亚里士多德的“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
2、对于一个对象我们能提出多少为什么的问题,它就有多少原因
3、关于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四个原因
(1)质料因
问题: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回答:因为它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即质料因
(2)形式因
问题: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
回答:因为他们有各自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
(3)动力因
问题: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
回答:因为它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
(4)目的因
问题: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回答:因为它们由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运动朝向目的的理由即目的因
比如:雕塑活动的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就是雕像的完成
4、四因 通常是一致的,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统一于形式这个概念
6、亚里士多德最终把“四因”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的区分,这样的运动的本原、原因和本质就都可以用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加以说明了
7、“三本原说”“现实与潜在的关系”“四因说”都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运动中事物的质料与形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它们是将分析方法运用于运动现象所得到的产物。
目的论
1、四因说是对以前哲学的总结,但是目的因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自己独创的发现。
2、亚里士多德主张把自然看做有目的的活动。他说: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之事
3、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目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
4、有目的之自然倾向受到阻碍也是自发性和偶然巧合的原因。
5、亚里士多德把“自发性”和“目的性”当做两个矛盾的概念使用
把“必然性”和“目的性”当做两个相近的概念使用
6、他的目的论是内在的目的论
位移运动
1、运动包括三类:性质的、数量的、位置的
2、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才发生的。
(1)由此,说明直线运动不可能是匀速的:事物在朝向自然位置运动时做加速运动,如重物下落;事物在背离自然位置运动时做减速运动,如重物上抛
3、从亚里士多德的位置移动观中引出来的推论
(1)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形
(2)宇宙没有虚空
4、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后来成为阻碍近代物理学的羁绊
时间
1、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定义: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2、按照这个定义,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3、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时间的单元分析为“现在”,把实践解释为由“现在”所构成的连续的系列。
4、这种以“现在”为基础的时空观,比较完满地解释 时间的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不停驻的连续性等特点,成为长期统治西方人思想的经典时间说。
连续性和无限性
1、连续性是与位置和时间相关的一种性质
2、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些连续系列是无限的,有一些则是有限的。
他讨论了三种情况(1)体积---不能无限扩展,但是能无限被分割(有最大,没最小)
(2)数目---可以无限扩展,但不能无限被分割
(3)时间---即能无限扩展,又能无限被分割
(4)无限性不是现实的无限性,而只是一种潜在的无限性
3、“恶无限”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芝诺否认运动的悖论
4、亚里士多德指出,芝诺的错误在于把时间和距离无限可分割的可能性(潜在)偷换为现实。
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1、亚里士多德把移动分为两大类:直线运动、圆周运动
2、他认为只有圆周运动才是连续的、均匀的。
3、地界
(1)地界即地球的位置,被气、火、水、土四种元素所占据,思元素朝向或偏离自己的自然位置的移动是直线运动。
(2)因此,它们所构成的事物按照本性做直线运动、
(3)直线运动是连续的、暂时的、这些事物也是可朽的
2、天界
(1)即地球之外的位置,被称为“以太”的第五种元素充满天界,以太做匀速圆周运动,
(2)因此,天界以及由以太构成的天体都是球形。
(3)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永恒的,因此天体也是不朽的。
(4)天界的圆周运动需要一个推动者才能开始运动,但是这“第一个推动者”本身是不运动的。
(5)这个不运动的第一个推动者又被称之为神,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
第三节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时“人在本性上是求知的”接着说明了人们追求知识的由低到高的等级,从感觉到理智从个别的、具体的到普通的、抽象的对象,最后到达最高的知识,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和“神学”
对理念论的批判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形而上学的对象
1、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是者”
2、他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
3、只有第一哲学研究的是“是者”自身和本质属性
系词“是”的逻辑功能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秘密在于逻辑学
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
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
(1)判断的联结词。
其形式是S是P。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
(2)指称主词自身
表示主词S是自身。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
定义形式是S是DF。定义与判断不同,被定义的词与定义的位置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如,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的动物是人。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是者”的实体意义
1、“是者”的哲学意义是“实体”,而实体每一种意义都可以通过对系动词“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得到
(1)实体与属性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是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
从这个意义上看“是者”表述的意义就是实体
“实体”的含义:
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
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
(3)第一实体与定义
认为本质和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
1、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第一实体是“这一个”那么他就是个别的事物;如果第一实体是“其所是”那么它就是普遍的形式;所以第一实体到底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2、“这一个”所指称的不是任何属性,而是事物的存在,而“其所是”表示的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本质的属性。
3、由此,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思想矛盾。对后世的形而上学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中世界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也与之有关。
具体实体
1、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实体与具体实体,他说:“实体是内在的形式,形式和质料在一起就是所谓具体实体的来源”
2、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是由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两方面因素构成的。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作“质型论”
3、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
(1)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就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越低;反之则处于在较高的等级。
4、《形而上学》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世界的等级。
(1)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
(2)第二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
(3)第三类是永恒的、不动的实体。
第一类是地界的个体,第二类实体是天体,这两类实体都是可感的、具体的物理实体。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第三类实体也是个别的,但不是可感的对象,也没有质料,它不属于经验世界,而是神学研究的神圣实体,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神”
神学
1、亚里士多德关于神的概念有三层意思
(1)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个推动者
(2)纯形式或纯活动
(3)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2、“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的物理实体的合理性而做出的理论决定
3、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神的观念继承了希腊哲学理论神的传统。
4、亚里士多德的“神学”是在物理领域之外设立了一个超自然的神圣领域,为形而上学与各种宗教的神学同盟开辟了道路
相关话题/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科目)考博真题(精确版)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哲学史科目)考博真题(精确版) 一、请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每题6分,共30分) 1.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2.志壹则动气,气一则动志。 3.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4.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5.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28辽宁大学2017哲学基础理论考研真题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26北京大学林建华:哲学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2018年8月13日上午,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拥有一百多年传统的全球最大规模哲学会议第一次来到中国。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北京市教工委书记林克庆,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席Dermot Moran教授,秘书长Luca M. Scarantino教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考研新闻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15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哲学硕士、理学硕士和建筑学硕士有什么区别?
课程和研究及学习方向有什么区别和共同之处? ...建筑学硕士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6-02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学科2018考研调剂信息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学科招生人数:未知招生简介华侨大学哲社院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六个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技哲学)预计均有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到我院学习深造。联系人:张老师邮箱:2379245614@qq.com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4-12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史学各专业硕士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生源。调剂专业、缺额和接收条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已有公布http://yz.kaoyan.com/cupl/tiaoji/5aaf2bed38e9b.html(关于2018年我校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的通知)。我院接收调剂志愿的要求完全根据此通知进行。为方便考生查看,现列表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262018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人类学调剂信息
我院人类学专业现招收调剂考生2名。一、调入考生需符合以下要求:1.调入考生的本科毕业学校应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符合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生复试分数线及国家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为社会学或人类学专业;4.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20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方案
拟接收调剂专业: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7宗教学一、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只接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哲学学院的考生;3、调入专业与原报考专业属于同一一级学科;4、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和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二、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3-122004-2014四川大学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20042014年哲学通论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一、理解与解释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192018年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学科考研调剂信息
招生简介华侨大学哲社院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六个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科技哲学)预计均有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到我院学习深造。联系人:张老师邮箱:2379245614@qq.com其他信息可以关注【华侨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网站】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2-092018年哈工大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复试指导
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2、复试笔 ...考研复试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06哲学硕士或文学硕士可以报考银行么?
15年各大银行投简历阶段刚结束,题主16年毕业,望给点建议,不胜感激,国行,商行皆可,thx关注者15被浏览3,6064 个回答伊登慢慢来 可以,去年刚参加校招,211法学硕士,本科省内财经学校。我后来参加了面试培训加上面试前和旁边的面试者聊天可以给题主一点建议。 1.银行网申一般为加分制,什么样条件加多少分,最后分数达 ...文学硕士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6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科学哲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